青笑怒罵:都是分析員惹的禍
1 :
GS(14)@2011-10-17 22:53:54http://m.sharpdaily.hk/detail.ph ... 5307&category=daily
問任何一位分析員,目前要做預測是睇淡容易睇好難。報告Call Buy有人睇,Call Sell無人理。的確市場龍蛇混雜,陰晴不定,夾雜於現實與憧憬之間,做任何恒指目標、股份目標價、或樓價預測都是浪費時間,因為命中率會比正常市況之下更加低。有見及此,稍為老練的分析員亦無謂自踩陷阱,自廢武功。
分析報告的可觀性,在於其論據及資料,而不是股價或市況走勢預測。立論分析獨特,就算預測錯誤,無人會怪。
不過,一旦分析立論出錯,整份報告可以掉落咸水海。明富環球陳昔典有關滙控(005)30元目標價的報告,引起市場爭議,之前我亦提及其立論過份不客觀。由於收到太多客戶查詢,陳先生在報告發表後近日再次作出了回應。
明富10月7日的報告,重點是假設滙控於歐豬五國持倉債務加貸款要全數100%撇賬之餘,同時要為其餘歐洲債務持倉及風險組合,做20%撇賬,從而合共得出319億美元的撇賬數字。
明富最新回應,只集中解釋歐豬五國合共104億美元的潛在撇賬。陳先生堅持,假設滙控要為希臘百分百撇賬是合理,並指就算按不同準則及國際最新評級標準,滙控要為葡萄牙撇賬五成,要為意大利撇賬三成,結論仍然與最初判斷的數字相若。
首先,他的最新解釋已經跟最初報告內提及滙控要為歐豬風險做百分百撇賬有出入。其次,陳先生仍然逃避將歐豬國貸款組合,計入潛在撇賬假設的理據。最後,他對原先整體319億美元撇賬預測之中,歐豬國以外要額外再做20%撇賬,選擇隻字不提。
所以由於報告立論混亂兼且草率,就算將來滙控股價不幸真的跌至30元,陳先生亦沒有資格去領功。
市況上落變化之大,令人容易自亂陣腳。股價估值太低,作為推銷員可以叫買,亦可以運用羊群效應,進一步唱淡,但在作推介前,都要有理有據。
大行報告發威,不少上市公司不知不覺屈服分析員面色,大如由環球金融地方智慧,到新世界一部份的滙控香港,中秋前趁本地公務員也大幅加薪超越通脹之際,仍要高調宣佈攞你命三千之世紀大裁員。
從數據出發,表面理據甚牽強,因香港成本佔收入比率全球最低;但反過來看,從分析員膚淺角度出發,又不難理解是上市公司想刻意迎合討好分析員。
內地有勞動法,歐美有工會,唯有揀香港開刀,望分析員手下留情的非理性行為,源自分析員盲從數據,導致上市公司盲追不切實際的股東回報,實在欺人太甚。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