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研究部同門內訌
1 :
GS(14)@2011-09-29 10:54:28http://m.sharpdaily.hk/detail.ph ... 5307&category=daily
行業分析自有一套,可以因為某股份業務相對性,得出買入或沽出的結論。投資策略分析,則略有不同,策略報告的股份推介,往往側重股份本身是否超賣、估值是
否吸引,較少細心衡量公司本身業務性,亦之所以我們會見到同一大行分析員建議沽出的股份,策略分析員反而建議買入的現象。
近期,大行開始進入對股份盈利預測下調周期的第二波。成熟的投資者,會觀看報告內的理據,看分析員是否掌握行業最新資料;稍欠火喉的投資者,可能仍然側重股份目標價。
講到目標價,不難發現,近日屢見不鮮的是大部份股份被削目標少則兩成、多則一半或以上。目標價大削,某程度上是行業或公司經營前景轉差,亦可能是分析員睇
漏眼,好一段時間未有更新公司研究,更大程度是,既然股價已經插水,分析員將目標價定於貼近市價,說到底也只是一種自保策略。
現實中,任何大行報告及目標價,準繩度其實都好一般。更甚者,任何大行策略推介,若以高盛為例,幾乎全數零命中率。再引伸之前問題,大行意見有否需要統一
立場?我會說,既然大行推介錯的多對的少,投資者根本就有需要獲取多於一方的客觀分析,再去自行判斷。故此,在不出現大數據預測欠一致的大前提下,大行有
更多不同分析給予客戶,其實歡迎之至。環境複雜,我們尊重和而不同,小投資者亦無必要買單邊分析,對嗎?
2 :
idsdown(1658)@2011-09-29 11:10:53now前日有報導有關細魔對apple的自打咀巴報告
3 :
GS(14)@2011-09-29 11:12:34好似昨日生果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