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或被聰明誤 方思捷
1 :
GS(14)@2011-02-12 17:30:372011-2-12 HT
撰文:方思捷
欄名:大河彼岸
「這是不可能的事吧!」聽朋友說他正考慮和內地一家企業合組公司,準備上市的計劃。我不是專家,但相信世事人情均離不開道理兩個字。
朋友是廠家,有一定的技術根基,生產的產品吸引了一家正在買他產品的企業。企業家說他的海外定單多,金額數以十億元計,但他只是 trader,要上市不行,故提出與朋友合作開公司,加上朋友的技術含量和生產經驗,新公司將甚有前景。
按目前的生產力和盈利能力計算,新公司的盈利將有一億五千萬至兩億元,預算以六十倍 PE 於深圳創業板上市,市值便超過一百億元。
這是個如意算盤。
朋友說,在深圳上市的公司都是幾十倍 PE 的。公司一上市,朋友帳面上便有幾十億元身家了,不可謂不吸引。
「誰是大股東?」「當然是他了。」「股權分配呢?」
「應該是六十、四十之分吧,他六十,我四十。」「還有甚麼股東呢?」
朋友說應該沒有,我說市值一百億元的上市公司,沒有相關行業的策略性投資者是不可能的,這是吸引機構性投資者的關鍵,其間包銷商的角色甚為重要。
我再問:「你認為這家新公司值那麼多錢嗎?」朋友沒有正面回答。
股票市場是淘金窩,以往許多人靠內幕交易賺錢,但是以身試法犯險。今天大家玩財技,於灰色地帶中游走,但一樣危險。很多時,損失最大的正是那些火中取栗的人。他們以為自己聰明,走得快,但替他們做跑腿駁腳的人,比替他們出謀獻策的人,設計的計劃更複雜、更聰明,走得更快,而他們自己卻被蒙在鼓裏。
總之,萬事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