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譚仔」兄弟決裂 三哥擺脫絕望創新菜

1 : GS(14)@2010-12-17 11:04:31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210/4/lpe2.html

【明報專訊】2011年米芝蓮美食指南的推介餐廳,背後有一段兄弟決裂的故事。憑麻辣米線打響名堂的「譚仔雲南米線」,最近有兩間分店獲選為「米芝蓮車胎人美食」餐廳。細看招牌  ,紅彤彤的「譚仔三哥」蓋在店名當眼位置。人稱「三哥」的食店創辦人譚澤群,終日躲在廚房鑽研新菜式,他得知消息深感欣慰,但強調「譚仔」於兩年前已分成兩派,「我才是譚仔靈魂人物!」

2011年米芝蓮美食指南中,評審員以「米芝蓮車胎人美食」為名,選出只需300港元或以下可享用3道菜式的優質食店。三哥經營的佐敦和深水埗「譚仔(三哥)雲南米線」,以配料選擇多及湯底多變而獲選為其中兩間推介食店。雖然未有星級,但三哥對地道米線獲老外點名支持感到驚喜。

本與六弟經營 四弟加盟現分歧

52歲的三哥原做三行工人,因愛煮食,加上當年建造業低潮而選擇轉行創業。三哥有6個兄弟姊妹,他與排第六的弟弟譚澤強16年前在長沙灣開設小麵店,專做拉麵。他又熱愛鑽研新菜式,被弟弟形容為極之「瘋狂」。早年麻辣火煱開始盛行,他便以麻辣醬汁試配麵線、公仔麵、拉麵和河粉等,找家人朋友當「白老鼠」試味,屢敗屢試,又多看烹飪書汲取靈感。經過數個月反覆試驗,最後發現米線的爽滑口感跟麻辣湯底最配合。三哥說﹕「要贏人,一定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六弟專責掌管行政推廣,兩兄弟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共同打天下,店舖由一間擴展至12間,員工過百。

辛苦經營的生意,在四弟和妹夫加盟後出現變化。三哥說,四弟當年遇上財政困難,他看在父母份上,與六弟無條件把店舖股份平均跟四弟及妹夫分配,連菜式製作的秘方也和盤托出,原以為可以一家同心繼續打天下。直到2008年,三哥與六弟卻被迫把辛苦建立的12間食店分一半出去,「譚仔」從此分裂成兩派,各走各路。

對分12店舖 鑽研新菜重振招牌

三哥無奈地說,自四弟加入後,彼此在做生意上出現分歧,為保店舖財務運作正常,寧願忍痛跟四弟與妹夫對分12間店舖,與六弟東山再起。三哥說時雙眼通紅﹕「我寧願分開也不想再見到這個人(四弟),只能說是信錯了人,我好自責!係我錯……」

分家不單對打擊生意,心靈上亦受到傷害,人生跌進低潮。之後,三哥與六弟把原本的「譚仔雲南米線」加了「三哥」標誌,但初時懂分辨的食客不多。為了重振事業,三哥費盡心思鑽研新口味,於2008年獨自遊遍重慶和成都等地找尋合適香料,可惜找了多個月也沒進展,途中遇上藏傳佛教的出家人,對方一席話令他茅塞頓開。

「當我走在大街上,那僧人問我是不是遇上障礙,當時我不明所以。他接著說,突破總是來自障礙,當你感到遇上瓶頸時,其實是突破的契機。」三哥回想僧人的說話,明白絕望的盡頭是希望的開始,堅持找下去,最後找到一種草本植物,炮製出全新的「糊辣米線」。究竟那是什麼香料?三哥笑言不能公開,但這香料令湯底有煙熏香味,有食客初試時會誤意為湯底煮燶,多嘗幾口便會愛上。

經過兩年多努力,兩兄弟把6間分店再擴張至13間,現時每間分店日賣150碗糊辣米線,另一招牌菜三哥酸辣湯底日賣250碗,員工約有200個。三哥表示,明年會再在荃灣  和東涌  開兩間分店,希望短期內進軍內地發展。

明報記者 彭碧珊
2 : GS(14)@2010-12-17 11:04:48

http://news.hkheadline.com/daily ... %C4%DD%C1p%2E%2E%2E

新聞故事——
三哥細說「譚仔」分家之謎
四哥親屬聯手組班拆夥
2010-12-16
「我絕不會說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不會承認我是第二。」手中一碗酸辣粉、口號氣勢逼人的三哥,一向是譚仔雲南米線的生招牌,一碗碗令無數人吃後讚不絕口的米線,除了載滿三哥十多年鑽研廚藝的心血,原來亦見證覑一份斷送了的手足之情、一百八十個失眠的晚上,「個心真係好酸……」那種酸,應該比任何一碗酸辣粉酸進心坎裏。記者莊菀婷

    光顧開譚仔雲南米線的食客都知道,全港九新界有近二十間譚仔雲南米線,一間招牌用小字標明「譚仔」、一間則寫明是「三哥」,兩間招牌菜式有近九成相似,但吃過的都會知,三哥那間總是有點說不出的優勝,今次入選「米芝蓮車胎人美食」的,亦正是三哥位於深水的十多年老店。

    譚仔米線早前分家,很多人都知是因為三哥與「親戚」意見不合,但親戚都有親疏之分,三哥鮮有向外提及這筆糊塗帳,原來因為會勾起一段兄弟為錢反目的家族恩怨情仇。

    助落難四哥種禍根

    多年來三哥譚澤群一直與六弟譚澤強合作,把譚仔搞得有聲有色,一家六兄弟姊妹,當年四哥落難,三哥想幫他一把,於是邀他合夥,讓他「入廚房」,傳授整間舖頭賴以維生的湯底秘方,想不到種下禍根。

    「
無條件幫鰦佢咁多,依家他(四哥)咁對我。」原想三兄弟拍住上,結果內訌。三哥指稱,新加入的「四哥」與親屬聯手,拉攏一些同事,暗地建立自己的班底,「所以他(四哥)一叫拆夥,就即刻可以分開。」

    事情發展像電視劇,令人想起《家好月圓》的情節,為金漆招牌,鬧得親情轉冷。「你點諗到,親人同親情,都可以不理。」事隔數載,鐵漢三哥談起,掩不住氣上心頭,雙眼通紅,幾乎說不下去。「個心真係好酸……」那種酸,應該比任何一碗酸辣粉酸進心坎裏。

    「全女班」上陣氣氛更好

    面對四哥與妹夫分庭抗禮,三哥當時失眠達半年之久,「唔係錢鮋問題,係親情被出賣,鰟種切膚之痛……」當時十二間店,三哥與對方對分,損失過千萬,生意及情義上,均斷了半臂。

    三年前的分家,令兩兄弟老死不相往來,六弟表示,失了一個兄弟,卻上了人生一課。「當係一個鞭策,我懐唔會向後望。」其後三哥和六弟,用了一年時間,才能重整旗鼓。

    六弟譚澤強表示,受過沉重打擊,但如今他們對人依然單純。的確,看覑譚仔三哥員工面上的笑容,就知道三哥沒有收起對人的信任。

    深水老店店長萍姐,跟了三哥已近十年,「佢懐畀好多自由度我懐,成班同事相處好融洽,返工真係好開心。」萍姐說,在譚仔三哥打工,沒有壓力,兩個老闆幾月都不落舖一次,放手讓員工打理,亦從未見過老闆鬧人。

    細心留意,不難發現譚仔由樓面到對廚房,「全女班」上陣,六弟表示,是他的特別安排。「你知廚房呢行,總有些唔係咁好的習慣,廚房佬,唔係嫖就係賭,賭會借糧,嫖會成唔見鰦人,仲有食煙飲酒等等,我唔想自己舖頭烏煙瘴氣。」他指訓練學歷、經驗較低的婦女,需要花較多時間。但全女班令整個環境比較純樸,氣氛融洽。

    本報記者多次致電給四哥的另一間譚仔,並多次留言邀約訪問,以了解他與三哥的紛爭,但四哥至截稿前仍沒有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0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