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小企業融資如何選擇投資人?

1 : GS(14)@2010-09-05 20:46:09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04/148045.html
 編者按/ 創業投資研究機構清科集團的資料顯示,2010年上半年,共有31只可投資於中國的私募基金完成募資,募資總額達到190.26億美元,同比上漲616.9%,並已經超過2009年全年的募資總額。
   火熱的投資市場對於嗷嗷待哺的中小企業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而一些極具市場潛力的優質企業也成了被投資方四處爭搶的“香餑餑”。於是,已有業內 人士開始擔心:過火的行情是否會抬高投資的價格?一些優質的中小企業是否應該考慮什麼樣的投資適合自己?融資金額是否越多越好?風險投資方除帶來錢外,還 能給中小企業帶來哪些方面的價值?本期創業圈將圍繞這些焦點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困惑一:要多少錢最好?
  問題:每個企業都需要資金,但是好企業往往會碰上好幾撥投資人,這時候企業是不是誰給的錢多就接受誰的投資呢?企業到底應該如何確定融資額度呢?
  支招:有機會選擇時,一定要選擇志同道合的投資方。另外,對企業的估值不能太高,否則可能影響到後續幾輪的融資,企業被稀釋的股份也會過多,從而失去話語權。
   蔣國平:從風投那裡拿錢,是要付出代價的,比如股權的出讓等,這其實是一個交換的過程,也是雙方討價還價的過程。一般說來,中小企業看投資人是只要能給 錢就行,是不會挑的。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一些涉及核心技術的企業不會賣給境外公司,因為這可能會關係到民族品牌的聲譽等問題。
  李大 誠:投資人與企業其實就是甲乙方關係,風投投企業的價錢並沒有一個確定性的標準。風投在做規劃時,一般會根據企業的商業結構、商業模式,以及出賣什麼股權 (比如優先股權價格和一般股權價格可能不一樣)來綜合考察。不過,經過仲介包裝的企業,價格會比較高。還是那句老話:“一分錢一分貨”,對企業來說也是這 樣,並不是價格越高越好,基金也分三六九等,也有品牌價值。最專業的人一定要有平臺去支持,獲得品牌基金的錢,也會嫁接一個平臺為你服務。當然,企業也不 能吹得太離譜,否則價錢太高,壓力會更大,如果企業的發展跟不上,可能是“害人又害己”。
  孫陶然: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合理的估值很重 要,企業需要多少錢就拿多少錢,若是超額募集資金也是閒置,從而降低效益,因為基金投資是要講回報的,拿得越多,對企業的要求也就越高。風投往往會有自己 的模型來測算風險,也會根據企業的市場價值來綜合考慮。在很多時候,融資不成功的一個很大原因是企業本身的商業模式還不完善。另外,選擇志同道合的投資人 也非常重要。志同就是對企業的願景,把企業做成什麼樣,雙方的目標要一致,而道合就是要在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上達到一致。
  困惑二:增值服務“值”多少?
  問題:投資人常說,除了錢之外,我們還會帶來額外的價值。但這些額外的價值到底包括什麼呢?哪些價值對中小企業來說是最應該看中的?
  支招:風投機構入駐,對企業的治理結構、管理水準和市場拓展等方面都有大量實質性説明,尤其是財務規範方面及資本運作方面是風投機構的專長,他們可以對企業提供幫助。但由於水準參差不齊,企業拿到最緊缺的錢之後不能迷失,企業發展的關鍵還在於自身。
   李立新:現在專業化的基金管理人(GP)並不多,短期可以做Pre-IPO(上市前)項目,長期來看還得是有經驗的團隊才能對技術進行判斷,並給被投的 企業帶來增值的幫助,而過度的投資肯定會帶來問題和麻煩。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企業如果有機會篩選投資人,應該看看基金的背景,以及曾經投資過什麼,並為 這些投資企業做了些什麼。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觀點與理念是否一致,畢竟理念一致在公司的重大發展決策及溝通方面,會減少很多的摩擦。
  於 公:知名風投的吸引力在於增值服務這塊,這些增值服務包括:一是為投資企業上市作準備。無論是合作上市還是包裝上市,這些機構對資本市場遠比企業更熟悉。 二是説明企業建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中小企業隨著規模的擴大,管理結構也應做出相應的調整。三是企業獲得知名VC的認可,對企業的誠信度會有加分,更容易 被公眾所認可。而且投資方對企業在建設團隊、市場和管道方面,以及對行業政策的研判上都會有所説明。
何小鋒:風投確實能為企業帶來諸多的增值服務,比如給企業帶來國際視野、專業人才、上市過程的一系列幫助等方面。因為風投與企業是命運共同體,幫助企業能達到雙贏,這點與證券基金不同。
   蔣國平:風投基本的功能是提供資金,其他做得到就做,做不到的中小企業自己也會做。中小企業的老闆對企業和行業的瞭解是比較深的,風投做得到的只是幫助 企業走得更好而已。事實上,有這樣能力的風投太少了,對風投不要太苛刻。這主要看基金管理人有無豐富的知識、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及掌控所投資企業的行業動態 情況等能力,有這些方面能力時,它就會從多方面來幫助企業,比如提高管理水準,拓展經營水準,尋找新的架構及新合作夥伴,幫助企業在行業內進行並購重組, 這些都需要風投有獨到的眼光,而不僅僅有錢。
  俞振華:有些企業試圖通過投資人去拉訂單,這可以理解,但企業需要首先建立自身的商務能 力,投資人才能提供幫助。如果企業自己都找不來訂單,那說明企業本身是有問題的。事實上,投資人一般非常忙,他們也就是在董事會層面影響和幫助企業,如果 過多地佔用他們的時間,就會削弱企業對投資人的影響力。因此關鍵的問題還在於:企業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戰略,投資人才能對症下藥,並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務。
  困惑三:對賭條款怎麼簽?
  問題:股權融資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一種方式,並非所有企業都適合股權融資。中小企業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引進這種投資?如何降低可能存在的風險?
  支招:先考慮是否適合股權融資,然後找風投或顧問時擦亮眼睛,這極可能影響融資進度。另外,對引入投資後要喪失一部分管理權,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蔣國平:中小企業作為被投資的對象,它是接受錢的,只要有人給錢,中小企業是不會去關心投資人道德水準的高低的。值得注意的是,企業與投資方簽對賭協定 時應特別慎重。最近,出現一些原本發展很好的企業,在引入PE投資之後,卻陷入危機,以至最終破產收場,太子奶就是一個案例。PE是一把雙刃劍,誰都可以 用,而一旦被用於其他目的,破壞力也是巨大的。
  孫陶然:風投進來是要退出的,如果企業不想去上市就不用考慮。另外,風投在管理方面也會 有很多決策權和一票否決權,風投進來會對企業的發展期望很高,可能會揠苗助長,這些都可能產生矛盾。此外,對賭條款對企業的發展總的說來是不利的,企業是 一個綜合體,用一兩個財務指標去要求企業,會造成企業行動變形,即使達到了,對企業長遠發展也未必是有利的。企業什麼時候該發力,什麼時候該練內功,都有 其自身的規律。因此,沒有做好準備的企業,就先不要考慮引進風投。
  李大誠:太子奶的案例我參與過,我不能說太多,但可以說的是:企業在 引進投資者時,最應該合理考慮企業自身原發展情況,不要盲目樂觀。此外,企業在選擇投資者方面也面臨著新困境。現在中國GP(普通合夥人)和LP(有限合 夥人)沒有什麼界限,很亂,除非一些大的機構,很多小公司的合夥人並不專業,這主要是緣於國內做投資,幾乎沒有門檻,天使投資除外。但天使投資也是需要積 累經驗和打造自己的名聲的。現在市場上充滿了太多顧問占企業股份的現象,不僅很難拿到錢,還耽誤經營。
  俞振華:對於風險防範,我的經驗 還是需要謹慎選擇投資人。對賭條款在VC支援的早期高科技公司中出現得不多,風險階段對賭條款效果都不太好,會產生很多執行上的問題,PE的投資會用得比 較多。普能三輪融資都沒有對賭條款,除非企業要價太高或企業管理團隊不太專業,有些弱點需要克服,風險投資階段的投資人才會不得以用折中的方式簽對賭協 議。否則,投融資雙方都有可能遭遇不應該的損失。
  創可貼 “投資人”也需要被考察
  不同於國有企業,民營中小企業在起步時,天生就面臨著“缺錢”的困境。尤其是中小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越發展,缺錢的壓力就越大,這幾乎是普遍現象。而只要想“要錢”,就會存在風險。

北大縱橫管理諮詢公司合夥人王啟軍認為,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可能面臨的風險因素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風險就是股權結構的變動風險。投資方進入企業後, 往往會在股權結構方面做出新的約定,進而形成中小企業發展中的“陷阱”。比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轉向,但如果在約定中有“小股東不同意”條款,則企業轉 向就會成為難題。
  有時,中小企業為了實現“要錢”的目的,往往不考慮一些限制性條件,進而使企業的經營過程與股權形成“對架”。比如, 投資方進入後,往往會讓“相應的”人員進入公司管理層,這樣就有可能造成企業在發展方面不同的經營策略,從而形成管理矛盾,這對企業的正向發展顯然也是一 種阻力。比如,在投資合同或者契約生效後,迫於競爭形勢或投資人戰略的需要,投資人會提出改組管理層。對於創業者而言,如果嚴重的話,甚至有可能產生“被 出局”的危險。對此,美國聖克拉拉大學邁爾•斯塔特曼建議企業在引進投資前,可以先考察一下該投資方已經投資的企業的情形。如果投資方對這些企業偶爾的增 長放慢沒有激烈的反應,或者沒有對原創始人過多干涉,就是相對比較安全的投資人。
  招商局科技集團執行董事顧立基也建議:中小民營企業找 投資人應該找兩類,一類是有過這個行業或者這個細分行業創業經驗的;一類是公司當下發展中最缺的人。中國有一大批新的天使投資人正在湧現,他們當中很多人 有做企業的經驗,或者做市場的經驗,個人都有一定的財富。很多人年富力強,他們比國際性的投資機構更瞭解中國企業,也更容易給本地企業提供更為實用的經驗 與技能。
  另外,為防範不必要的風險,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最好請專業的融資服務機構全程跟蹤服務,或者請律師直接參與融資過程,事先對資金方的性質和真實性進行判斷,並在簽署協議前做足功課,從而將可能存在的融資風險降到最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6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