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韓國可能解除互聯網銀行持股限制,阿里騰訊競爭再起

韓國總統文在寅日前關於互聯網銀行管控的表態,被視為代表了韓國政界圍繞互聯網銀行可否打破“金產分離”限制之爭終告一段落。而隨著韓國可能解除互聯網銀行持股限制,已在韓國有所布局的中國兩大互聯網金融巨大——阿里和騰訊或將迎來擴張的新機遇。

結束解除限制之爭

8月7日,文在寅參加在韓國首爾市政府大廳舉行的“互聯網銀行管控革新”活動,在現場體驗了互聯網銀行的開戶、結算及支付功能。

他在隨後的演講中表示,“對於新興的產業,我們應該抱有全新的心態,在不違背(金產分離)根本原則的前提下,應當予以(互聯網銀行)更大幅度的發展空間。”

文在寅還向現場的高層公務員表示,“為了達到革新成長的目標,適當地解除部分限制,是急切且必要的,只有在敢於解除限制的情況下,才能夠主導第四次產業革命的發展。”

同時,他還高度評價韓國國內互聯網銀行對於韓國的金融體系、ICT(信息通信技術)產業所帶來的正面效果,認為“破除互聯網銀行的限制,正是強有力地打破限制壁壘的政策,並通過金融與ICT的相互融合,定將改變每一個韓國民眾對於金融服務的體驗,讓每一個民眾都享受到來自新興產業的紅利。”

此外,文在寅還在現場強調“政府將互聯網金融視為韓國取勝第四次產業革命的良藥秘方”,並敦促韓國國會與金融監管機構“共同行動起來,一起打開曾經緊閉的大門。”

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李國憲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當天的演講中,文在寅多次強調擁有先進技術及創新思維的IT企業能夠真正參與到互聯網銀行,才能夠主導金融與IT產業的真正融合,“這意味著韓國將時隔13年,終於著手改革飽受爭議的‘金產分離’制度,並結束了韓國高層對於互聯網銀行‘是否可以放開限制’的眾多爭議。”

據李國憲介紹,韓國獨有的“金產分離”,即將銀行業與金融非主業資本(產業資本)進行分離,依據的是韓國於1995年修訂的《銀行法》第16條,以及《關於改善金融產業構造的法律》第24條。

這條法律嚴格限制產業資本將銀行進行私有化,並規定金融非主業資本最多只可以擁有銀行4%的股份,即便投資金額超過4%,也只能擁有4%的表決決議權。

“在韓國國內,有關這條法律的紛爭一直沒有停止過:該法律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以大型財閥為代表的韓國產業資本對金融界造成過多影響,防止產業資本的不穩定性影響金融市場,穩定了韓國的金融體系;但另一層面,又阻礙了更多擁有技術的韓國企業進入金融產業,導致韓國金融服務的競爭力直線下降,尤其是近年來韓國銀行呈現出安分守己的營業形態,與金產分離法不無關聯。”李國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互聯網銀行觸發“金產分離”的爭議

一直以來,韓國國內對於是否修改“金產分離”制度有一定的爭議,韓國於2008年曾將金融非主業資本的銀行最高持股率從4%提高至10%,並曾提出將“徹底廢除金產分離”作為中長期目標,但由於受到韓國國內“經濟民主化”熱潮的影響,於2013年再次恢複為4%,並維持至今。

不過,這種爭議不休的情況,在2015年韓國首家互聯網銀行誕生之後,悄然發生了變化;由韓國KT通訊公司及KAKAO公司主導的兩家互聯網銀行先後面世,雖然韓國政府稍稍修改了針對互聯網銀行的金產分離制度,不過其股權仍然不能超過10%,因此,現階段兩家銀行的大股東皆為普通銀行。

在韓國一家互聯網銀行工作的金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事實上,互聯網銀行相較於傳統金融,更偏向於具有IT服務業的性質,畢竟與普通銀行相比,互聯網銀行在IT技術上更具優勢;但遺憾的是,受到相關法律的限制,現在的大股東則是‘潛在競爭對手’之一的銀行,許多主導項目的IT企業卻無法更深層次地參與,那麽互聯網銀行的長期發展從何而來?”

金先生還無奈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未成年人和外國人,仍然受到韓國政策上的限制,無法使用互聯網銀行。”

李國憲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前互聯網銀行曾因服務過於火爆,發生過資本金空缺的問題,而因為受到金產分離制度的影響,許多原本主導互聯網銀行的大型企業卻在猶豫是否註資,“雖然這個問題最後解決,但誰能夠保證,在制度不改革的情況下,韓國的互聯網銀行是否會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阿里騰訊競爭是否再起

曾經阻攔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攔路虎”之一,“金產分離”或將面臨解除,而作為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領頭羊,阿里系和騰訊系的下一步動作,同樣引發許多猜測。

公開資料顯示,韓國兩大互聯網銀行K-Bank以及KAKAO BANK背後均有中國企業的身影,並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截至2017年年底,騰訊擁有KAKAO BANK共4%的股權,同時,騰訊擁有該銀行的主導者之一,IT企業KAKAO公司8.28%的股權,而KAKAO公司則擁有該銀行10%的股權。

阿里系也在韓國進行了布局,2017年,螞蟻金服向宣布獨立運營的KAKAO系的另一款互聯網支付產品KAKAO PAY投資2300億韓元,但螞蟻金服方面並沒有公開在KAKAO PAY的股權比例;同時,螞蟻金服還投資了KAKAO BANK的競爭互聯網銀行K-BANK,並擁有一定的股權。

“KAKAO PAY和KAKAO BANK的關系,類似於中國的支付寶與網商銀行的關系,兩者的業務應當密切相連;可以說,阿里系和騰訊系的競爭,已經不僅局限在中國市場,也擴張到了包括韓國在內的全球市場,而韓國國內的金融、IT市場的特性,導致會發生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業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與此同時,一位要求匿名的韓國金融界監管人士也向第一財經記者承認,“我們在制定互聯網金融的政策之時,作為全球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國家,中國的政策及產業狀態成為了重點參照並研究的對象。”

而對於韓國互聯網銀行是否將在此後發生重大變化,乃至阿里系和騰訊系是否將迎著韓國制度改革的東風再次進行投資,第一財經記者見到的業界人士表達出了不同的意見。

“不過有兩點,相信每一個業界人士都會承認:第一,這次改革是否能夠成行,改革的規模如何,還將取決於此後韓國國內的進一步討論及紛爭;第二,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產業在韓國業界的借鑒、參考價值將越來越強,相信也會有更多的韓國人借此機會,認識到來自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工具。”李國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責編:陳天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0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