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下半年國企改革再加速,分層分類推進混改

幾日來一直深受市場關註的國企改革下一步方案,終於亮相。

7月30日,國務院發布國資改革重磅文件《關於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首次明確了對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的政府直接授權模式,在原有的國資三層監管體制之外增加國資兩層監管體制,並首次明確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定位、職責和運營模式。

此前的7月26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下稱“領導小組”)召開首次會議,研究部署了近期國企改革重點任務。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國務委員王勇出任副組長,這份新的名單和一攬子改革任務意味著國企改革有望再加速。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擔任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會議明確了國企改革的重點任務: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分層分類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稱“混改”),加快中央企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推進信息公開打造“陽光央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加強黨的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30日在國資委媒體通氣會上表示,下半年按照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這一原則,突出重點、紮實推進國企改革。促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促使國有資本向涉及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的領域集聚,在改革過程中會更重視市場化運營機制,符合企業運行規律。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內外部環境不穩定性增加的情況下,強調穩不僅必要,而且必須。進是穩的目標和支撐,有三方面的含義。一是不斷推動國企改革向縱深化發展、向全方位突破,突出重點,在關鍵領域有作為有進取;二是從全局觀念研究探索國有經濟功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創新國企監管方式、公司治理模式和經營管理機制;三是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為導向,引導國企樹立長期發展理念,聚焦主業,主動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改革國資授權經營體制

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以管資本為主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的重要舉措。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第一財經稱,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是今年國資改革的重中之重,設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目的是在政府和企業之間設置隔離層,避免前者對後者的直接幹預,有利於實現政企分開、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這也是2018年國資改革的重大看點之一。

《意見》明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可采取改組和新設兩種方式設立。根據兩類公司的具體定位和發展需要,通過無償劃轉或市場化方式重組整合相關國有資本。

李錦表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了幾年,但試點意見一直沒有出來,十九大報告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了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試點企業采取改組和新設兩種方式設立,一定是行業里的龍頭公司。預測可能會出現五六十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運營公司試點可能會相對少一些。

近幾年來,兩類公司的試點不斷深化並擴容,已有誠通集團、中國國新等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以及國投集團、中糧集團、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中國寶武集團、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保利集團等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在省級國資委中,也有多家改組組建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李錦稱,試點企業通過推動相關產業和業務重組整合的辦法,推動國有資本有進有退,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試點的核心是授權,現在大家看到的更多是試點企業業務整合等具體做法,但是如何授權等核心的經驗看不到,接下來的試點就要觸及核心。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糧集團總裁於旭波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中糧集團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改革方案核心是回答關系厘清、架構清晰之後最重要的問題——如何管好資本。中糧集團黨組給出的回答是,像經營普通商品一樣經營資本,結合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完善資本運作機制,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有效流動,形成產業“能進能退”的格局,把投資公司資本管理、配置和投資運營功能真正落地。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此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則,各級國資委在落實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董事會職權的基礎上,需要在產權管理等方面明確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授權的內容、範圍和方式,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平臺作用,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提質增效。

胡遲建議,各級國資委要大力推進依法監管,著力創新監管方式和手段,應重點防止行政化,疊床架屋,增加管理鏈條;其次是防止簡單翻牌;再就是防止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被虛化等問題。

分層分類推進混改

領導小組首次會議提出“分層分類推進混改”。李錦分析說, 此次會議的表述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在政府工作報告“積極穩妥推進混改”的前面加上了“分層分類”,為混改明確了方向和路徑,下半年混改有望加速。

翁傑明在上述通氣會上表示,下半年國資委將積極穩妥地分層分類推進混改,推動集團層面的股權多元化,二三級企業的混改會更加尊重市場規律和企業自身特點,激發活力,增強競爭力。

國資委7月17日召開的央企、地方國資委負責人視頻會議明確,下半年要進一步增加部分重要領域混改、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數量,拓展試點內容,賦予試點企業更多自主權。下半年將穩妥推進2~3家央企集團層面實施股權多元化,推進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企開展混改。

李錦表示,混改下半年可能出現一些特點,比如試點數量更多、層次更高、內容更豐富、戰略投資更活躍、試點引領效果更突出、更註重混改企業經營機制等。

通氣會上,中國寶武集團副總經理劉翔披露了混改的進展和下一步打算。劉翔表示,下一階段中國寶武將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為契機,在新業務、新產業的新建企業設立伊始,就聯合各種市場主體,以多元化的方式推進混合所有制,實現共建共享。

目前,中國寶武在一級子公司層面全面推進混改。寶鋼股份和寶信軟件相繼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歐冶雲商實施第一輪股權開放計劃。發起成立的四源合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基金,正通過市場化、專業化運作,重點推進重鋼重組項目,進展順利,這種新模式將助力中國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出清僵屍企業。

關於如何“分層分類”推進混改,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在子公司層面改革的同時,探索集團公司層面的混改;在集團層面實現股權多元化,子公司層面有序推行混合所有制,孫公司層面鼓勵民營控股。

“在子公司層面,首先以研發創新、生產服務等實體企業為重點,引入非國有資本;其次,合理限定法人層級,有效壓縮管理層級;再者,明確股東的法律地位和股東在資本收益、企業重大決策、選擇管理者等方面的權利;最後,股東依法按出資比例和公司章程規定行權履職。”周麗莎說。

分類推進國企混改,則需要根據國企功能定位不同,將國企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企業,區別進行混改。

周麗莎表示,針對商業類企業,在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資本或各類非國有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並且以資本為紐帶完善混合所有制企業治理結構和管理方式,國有資本出資人和各類非國有資本出資人以股東身份履行權利和職責,使得混合所有制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國有資本參股。

地方國企混改也呈加速趨勢。深圳市國資委近日稱,力爭到2019年,商業類企業全部實現混改。此前,深圳市國資委對系統內1400余家法人企業逐一梳理,制定混改工作方案,確定了“不再試點、不限層級、應改盡改、能混盡混”的改革總目標。

截至目前,包括深圳交通中心、賽格物業、深圳市水務規劃設計院、全程物流服務、深圳市綜合交通設計研究院等在內的11家企業,已經完成混改。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任紹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7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