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文稱,已致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請督促相關部門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加強監督管理,及時妥善處置風險隱患,盡快與銀保監會建立並完善日常工作聯系和重大事件信息通報機制。
銀保監會還稱,各地應組織本地區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登錄全國融資租賃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商業保理業務信息系統、全國典當行業監督管理信息系統,真實、準確、完整填報信息,逐戶審核確認企業填報信息,結合實際開展摸底工作。
此前,2018年4月20日,商務部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完成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的經營規則和監督管理規則制定職責轉隸工作。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銀保監會的擴權,與中央防範金融風險有關。《2017年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融資租賃企業(不含單一項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購海外的公司)總數約為9090家。近年來行業在快速增長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空殼公司、通道公司。從整體來看,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最終來自金融機構。如果租賃公司沒有明確細則約束,一旦出現壞賬,則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第一財經註意到,經營監管規制從屬銀保監會,具體監管交給地方金融辦的模式在部分地區已經付諸實踐。例如,早在2017年12月15日,深圳市金融發展服務辦公室掛出“市金融辦(市金融監管局)主要職責”,其中就有提到“負責對全市轄區內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實施監管”。
近日,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也在公開場合表示,銀保監會要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方面有新作為。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要求,穩步推進風險防範工作,在思想方法上要堅持底線思維,做最壞打算,堅持穩中求進,防止處置風險的風險,抓住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