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走向無底線的區塊鏈炒作:亂象急需有效監管

在分享經濟、人工智能之後,區塊鏈顯然已經在互聯網領域超越了它們的火爆程度,成為當下最熱的風口之一。相比分享經濟,區塊鏈因為其天然的加密學特點,似乎更加神秘。但它們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在發展過程中,均是資本飛舞,亂象橫生,真假參雜,非法傳銷、非法集資甚至詐騙行為改頭換面,佯稱高科技,在其間魚龍混雜。

自2017年年底至今,區塊鏈領域,各類炒作噱頭已呈毫無底線之象。亂象之中,涉及區塊鏈的經營者或投資客,都在做著一夜暴富的黃粱美夢。

第一財經1℃記者通過持續調查發現,區塊鏈最嚴重的問題是,不良從業者造鏈造幣,而後操縱價格,圈錢集資,絕大部分普通投資者都面臨慘重經濟損失之風險。

多位區塊鏈知名從業人士反饋稱,亂象在圈內已不是秘密,很多炒作噱頭背後,已經出現了傳銷背景企業操控的明顯跡象。他們一個共同的認識是,在概念充分發展過後,目前區塊鏈項目將有99%死去。但他們也認為,未來區塊鏈將在技術應用層面會有所突破,這也是區塊鏈概念和理論存在的意義。他們建議,政府是時候需要再次出手強監管了。

空手套白狼

2017年年末,以多名資本界名人在公開演講中提及區塊鏈將是經濟的新風口為開端,資本紛紛進入區塊鏈領域,一時間這個領域形成萬眾矚目的火爆局面。

一家知名區塊鏈自媒體負責人馬俊(化名)告訴1℃記者,現在國內已經進入區塊鏈領域的從業者、投資者的數量還不明確,但粗略估計應該在300萬-500萬左右。絕對數字雖然還不大,但也可謂神速了。在馬俊看來,進入這個領域的門檻並不高。以從事技術開發為例,只要熟悉C語言、編程以及密碼學,就能進入技術開發領域。而投資區塊鏈更是門檻不高,擁有資金,能理解區塊鏈和虛擬代幣的基本含義和邏輯,就可以將資金投入這個領域。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只要投資客具備賭徒心態,就可以進來,哪怕連基本概念都不懂。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區塊鏈技術並不僅僅體現在各種各樣的幣上面,但現如今幣和鏈交織糾纏在一起,一些普通投資者即便分不起幣還是鏈,也可以勇敢地沖進去。

與之共生的一個問題就是,不高的門檻、虛假的繁榮和畸形的回報率必然導致行業發展出現嚴重亂象。2017年9月初,監管部門出臺規定,禁止了代幣發行融資——也就是ICO禁令。馬俊向1℃記者透露,這沒有阻擋住“幣圈”的發展。很多之前在國內開設的虛擬代幣交易所,紛紛轉到日本、新加坡等其他國家開設,對外公布的投資商會是所在國的公司,但實際出資的是國內的投資者,“這在圈子里不是秘密,幣圈都知道國內哪些資本在國外開設了哪些交易所”。在當下的主要交易平臺上,交易幣種比一年前豐富了很多,例如火幣、OKEX,目前市面上能找到的幣種超過了100種。但在2017年9月的ICO禁令之前,主要就是比特幣、萊特幣和以太坊這三種。

如果正常進行各種交易,也就是像炒股一樣“炒幣”,雖然有風險,但不會有大起大落。馬俊表示,但現在有些交易所被人為操控,可以在後臺控制價格,已經出現投資者血本無歸的事件,“拿著幾百萬進入圈子,短時間內就全部賠掉,賠了個傾家蕩產”。

區塊鏈的從業者是如何操縱價格的呢?實際上,答案並不新鮮。

首先,區塊鏈的從業者要進行技術開發,也就是造幣。這個技術開發現在已經變得價格低廉,2017年的開發價格大概在十幾萬元甚至更高,而現在,隨著一批程序員進來,市場競爭充分,價格在三五萬元甚至更低。也就是說,你只要有幾萬元的資金,隨便琢磨一個概念,就可以開發一個幣種了。

幣名確定了,你可以設計程序,這個程序可以決定發行的數量,可以是幾萬枚,也可以是幾億幾十億枚。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決定你自己持有的數量,這代表著的你的身價。

新幣沒有流量,也就意味著沒人購買。怎麽辦?送。最好能找一個合適的理由去送,以激勵的方式去送。

接著,就是回購。從業者一般不自己回購,找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第五方回購,價格隨便。比如,以一元人民幣的價格首次回購,再進行炒作,價格會翻番。從業者此時自己持有的數量假設是100萬枚,當幣價被炒作到每枚10元時,從業者的身價也就變成了1000萬。

這就是一枚區塊鏈項下幣價被炒作的基本流程。無論參雜進何種複雜元素和條件,基本的邏輯就是空手套白狼。

噱頭與傳銷

邢波(化名)也是一家知名區塊鏈自媒體的創始人,自媒體創辦僅一個多月,就獲得了千萬級的投資。邢波告訴1℃記者,目前各類區塊鏈類自媒體超過百家,可能還在增長。

他長期觀察幣鏈圈,他認為,整個幣鏈圈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整體還都是天使輪融資的發展層次”。發展程度的不高,也就必然導致各種亂象。

今年4月24日前後,在澳門舉辦了一場“世界區塊鏈大會”,多名一線演藝明星到場演出。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麽看似高科技的區塊鏈討論,會引入演藝明星?很簡單,幣種發行給誰?普通百姓,普通投資客,那麽誰最能直接吸引這些普通人?演藝明星。這就讓很多普通公眾知曉了區塊鏈發展的火爆。

在流出的現場圖片中,幾名“大媽”在簽到處擺出各種姿勢留影,更是讓普通公眾印象深刻。有媒體解讀為“連中年大媽都開始進入幣鏈圈,可見這個圈子的繁榮”。邢波對1℃記者表示,拿大媽出來吸引眼球,確實有炒作噱頭的成分,但是並不能單一認為這些大媽就是來幫著炒作的,“她們實際可能是掌握著大筆資金的,是一些資本的前臺代言人”。

由於幣鏈圈還是具備一定專業度,一些普通投資者缺乏信息渠道和甄別能力,有的機構就借助這種信息上的不對稱,在宣傳上做文章,甚至不惜使用各種制造噱頭的手段。目的在於消除投資者的陌生感。

邢波透露,在制造噱頭上,傳銷背景的企業具有天然的豐富的經驗,“傳銷的典型特征就是制造噱頭,往往這種手段的營銷效果卻很好”。這些帶有傳銷背景的企業,還會複制傳統傳銷模式,大肆借助政策去鼓吹,“可能主管部門對區塊鏈的一個簡單的支持表態,就會被這些企業無限放大,以蒙騙投資者”。在邢波看來,傳銷背景的企業進入幣鏈圈,意味著各類炒作噱頭以吸引眼球的情況還有可能不斷出現。

邢波的這一信息並非空穴來風。飛速發展僅僅半年多,確實已有傳銷企業打著區塊鏈的名義,欺詐普通投資者。

今年4月中旬,西安警方對外公布,成功破獲全國首例打著“區塊鏈”這一網紅概念,實則“新壺裝老酒”的特大網絡傳銷案。西安警方披露的案情顯示,該案涉及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涉案資金高達8600余萬元。這個傳銷團夥的頭目鄭某打著“區塊鏈”概念,通過網絡收音機平臺介紹新項目;在澳大利亞、柬埔寨、西安、寧波等城市召開“高大上”的推介會。團夥成員9人,從2017年10月起開始籌劃,借助西安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等城市利好,於2018年3月28日起以聚集性傳銷、網絡傳銷為手段,以每枚3元的價格在“消費時代”(DBTC)網絡平臺銷售虛擬的“大唐幣”,並自行操縱升值幅度,同時組織在國內外眾多城市召開推介會,吸納會員,根據會員發展下線情況,設置28級分管代理。截止到4月15日發案前,共發展註冊會員13000余人。

呼喚有效監管

總結區塊鏈領域的亂象並不簡單,首先是因為這個概念尚不明確。

在目前區塊鏈產品市場中,有些技術廠商號稱自己的產品是區塊鏈,可實際上,也許只是用了分布式存儲而已。比如區塊鏈養雞養豬養羊養牛,不管在養什麽,給人留下的印象,更像是他們在制造噱頭而已。離開激勵機制和幣種開發的區塊鏈,實際上就是物聯網的一種,而不具備區塊鏈的實質。但因為缺乏行業標準和對技術實際應用的預判,人們也很難給出有效鑒別的必要。

前述區塊鏈從業者告訴1℃記者,區塊鏈雖在數學上具有完備性,但目前發展還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隱患,例如算法方面,目前區塊鏈的算法是相對安全的。但是,隨著數學、密碼學和計算技術的發展會變得越來越脆弱。目前已經出現了很多案例:

2016年6月,黑客利用以太坊DAO合約漏洞對其進行攻擊,使價值6000萬美元的比特幣遭到劫持;此事過去兩個月後,世界知名交易所Bitfinex又因為多重簽名缺陷導致12萬個比特幣被盜,造成近7000萬美元的損失,類似的“事故”還有很多,即便是現在最成熟的區塊鏈應用比特幣,其交易所遭遇最大的危機都來自於技術風險。

無論如何,並不能否認區塊鏈技術的真實存在和價值所在。

目前進入幣鏈圈的,主要包括投資機構、行業自媒體、普通投資者,越來越多的地方在經濟發展戰略中也提出了發展區塊鏈,互聯網巨頭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京東等,也對外宣布將進入區塊鏈領域的開發和投資。前述區塊鏈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概念火爆、投資者爭相“炒幣”的同時,以技術為核心的區塊鏈項目也將逐步發展起來,“以前是互聯網+,未來也會出現區塊鏈+”。各類區塊鏈應用技術已經被提出來,包括了區塊鏈金融、交通,甚至區塊鏈農業。區塊鏈目前的應用主要分為三大類:數字貨幣;權益登記和轉移;常見的股權、債權、期貨期權合約、基金份額、理財產品等。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所長何寶宏曾表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將涵蓋資金端的貨幣、資產端的價值以及非金融端的信用,目前區塊鏈已經在跨境支付、現金存儲等領域得到了一些應用,但不得不說,如何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跟大眾息息相關的事情中,其發展前景尚不明確。

區塊鏈具有分布式、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匿名化等特點,應該使其會在金融領域率先落地。而已經相對成熟的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具體場景也將和區塊鏈技術結合在一起,形成區塊鏈更加具體化的應用。但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將複雜起來,從實體資產變為數字資產,“過去是線上線下交互,未來會是鏈上鏈下交互,這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馬俊向1℃記者展示的幾份區塊鏈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提出,區塊鏈安全問題也要提起註意,2017年一年,全球區塊鏈在實踐中造成的損失超過28億美元,2018年年初至今,損失額可能已經超過19億美元。而根據保守估計,全球區塊鏈從業者已經超過5000萬。

在各類亂象背後,監管問題應該被重視。

前述區塊鏈業內人士向1℃記者介紹說,目前在監管上確實還比較薄弱,業內實際上是歡迎有效監管措施的。監管的薄弱應該是造成目前幣鏈圈亂象的原因之一。幣和鏈緊密相連,但雜亂的ICO卻成為一些人謀取私利的工具,破壞社會秩序,扭曲公眾價值觀,特別是財富觀,“一夜暴富的心理在圈子里還是很有市場,把幣圈搞畸形了”。無底線的炒作噱頭,則讓一些普通投資者無所適從,明明知道可能在購買“空氣幣”,但依然敢於拿出全部資金去賭博,最終弄得傾家蕩產。

邢波最近非常關註主管部門對於區塊鏈自媒體的政策和監管方向,主要是區塊鏈內容的制作。幣鏈圈的自媒體數量呈現持續增加的趨勢,但是政策的不明,還是讓很多進入者有所顧慮,“傳統的政策可以作為監管依據,指出這個領域的自媒體發展的方向,但還是顧慮會不會出臺限制性的新政策”。邢波也關註各個地方政府對區塊鏈發展的各項政策,在他看來,整體方向是樂觀的,很多地方政府也希望借助區塊鏈,實現經濟的轉型發展,對於行業是利好消息。

前述區塊鏈業內人士建議,未來的監管方向可以首先下力氣治理各類亂象,如各類交易所操控價格,導致投資者資金損失。ICO已經在國內被禁止,但各類ICO和變相ICO轉向國外,應當加大警示力度和風險提示,提醒普通投資者不要盲目進入。此外,盡量淡化或杜絕這個圈子內的各類炒作,特別是類似一夜暴富這樣的盲目甚至錯誤觀念的肆意傳播。地方政府、行業組織可以更深入的研究、鼓勵區塊鏈技術發展,真正讓這一新技術實現應用方面的紮實落地,真正服務於經濟轉型,“區塊鏈技術本身是無辜的,在發展初期,會走一些彎路,所以希望有效的監管措施可以跟上,予以矯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