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是一家以連接為己任的公司。
5月23日,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在騰訊雲+未來峰會上提出建設人聯網、物聯網和智聯網三張網,分別來連接人、物和服務。
人聯網、物聯網已經耳熟能詳,智聯網則是新概念,又被馬化騰稱為“超級大腦”,“雲時代要求做好雲到端的智慧連接,騰訊希望借助超級大腦來發展智聯網。”
這也意味著,作為雲服務受益者,這家互聯網公司開始把觸角伸向終端。
“雲到端的智慧連接”涉及到AI從業人士討論許久的話題:數據、算法和算力到底是部署在雲端還是終端,即發展雲端AI還是終端(嵌入式)AI。
雲端論者認為,AI的基礎是海量數據計算,終端設備節點分散,難以部署高效的算法和算力,雲端的優勢得以顯現,雲端計算和服務能力決定了AI的發展。
物聯網的發展誕生了終端論者。深圳一家AI公司創始人曾對第一財經表示,終端是萬物互聯的基礎,只有在終端把視頻圖像等非結構化信息進行結構化處理,雲端才可能對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和整合,在人工智能時代,“無終端不AI。”
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公司從傳統服務器廠商手中搶走生意,是雲服務的最大受益者。雲服務已經成了亞馬遜(一家電商公司)營收增長的主要引擎;直到2017年,阿里雲、騰訊雲收入同比上年依然翻倍,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動力。
但騰訊開站的是“連接”。馬化騰5月23日稱,雲端和邊緣(終端)並非互相排斥,而是相輔相成的,未來雲端和邊緣計算將借助超級大腦形成靈活調配資源和智能的“智聯網”。
“我們過去提出AI in All,意思是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這里的All既是指各行各業,也包括從雲到端的各個系統,包括我之前說的‘在雲端用AI處理大數據’,超級大腦可以看作是一個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的智能操作系統,它是智聯網的一個核心的能力。”馬化騰稱。
騰訊正在把觸角伸向終端,超級大腦正是布局終端的表現。
馬化騰舉例稱,騰訊在寧波的一個服裝小鎮幫助當地的消防部門做了一個預警系統,在小鎮各處部署了煙霧傳感器,通過窄帶的遠程網絡實時傳送數據,讓消防隊第一時間能收到預警,僅僅今年春節期間就排除了79起火災風險。
在雲端和終端連接上,騰訊也拉來了英特爾作為盟友。
英特爾爾數據中心事業部副總裁、雲計算事業部總經理Raejeanne Skillern也出現在騰訊雲+未來峰會上,介紹了一款名為“Movidius”的新產品。
Raejeanne Skillern稱,英特爾跟騰訊一起合作,把Movidius視覺處理單元放在邊緣的終端和設備當中,將這種包含人臉識別的技術應用在智慧零售或者是公共安全上。
再如能源領域。Raejeanne Skillern稱,英特爾支持騰訊提供首個能源雲解決方案,方案包含智能路由器,路由器能夠實時收集有價值的數據。
不管是馬化騰還是Raejeanne Skillern,他們舉的例子是傳統行業:安防,零售,能源。
雲服務誕生於互聯網,互聯網公司也是雲服務市場的先行者。但行業共識是,傳統行業有著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