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集聚機器人產業拓展工業應用,“上海制造”點亮新名片

“畫家機器人”能為觀眾畫像,“代步機器人”可自動調整行為,孔武有力的機器人手臂則可以“力頂千斤”——越來越智能的機器人紛紛上線,折射出了中國制造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大背景。

目前,上海已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最大的集聚地,機器人產業正在將自身打造為“上海制造”新的名片。

上海市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機器人行業協會會長戴柳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17年,上海整個機器人產業的產值同比2016年增長了98%,相當於翻了一番,產值比重占到了全國的40%,機器人產業正成為上海工業轉型升級新的亮點。

機器人產業集聚

依托上海雄厚的工業基礎,上海一早就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集中地,一系列政策的扶持更使得這種集聚態勢產生加速效應。

2017年5月底,上海發布“實體經濟50條”,明確提出未來五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目標,機器人和自動化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今年4月提出的《關於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下稱《意見》),更是加速了上海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壯大。

打響“上海制造”品牌,《意見》提出,加快邁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重點是深化創新轉型升級,加快建設世界級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加快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建設世界級制造品牌匯聚地,培育“上海制造”新優勢。

而作為上海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基礎設施”,機器人產業無疑迎來了更大發展良機。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有近百家的機器人相關企業,既有大型跨國公司、國內領軍企業,也有上海本土企業,形成了寶山、嘉定、松江、浦東等機器人企業聚集區。ABB、安川等國外機器人巨頭把上海作為占領中國機器人市場的戰略灘頭;新松、新時達等國內機器人領軍企業也把上海作為橋頭堡,紛紛設立工廠或分公司。

多家在滬機器人企業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輝煌的上海制造業,成功吸引了ABB、新松等國內外優秀機器人企業到上海生根發展。

ABB機器人市場部負責人陳越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05年初,基於對上海汽車工業大量需要機器人以提升產線自動化水平的現實考量,ABB決定將其機器人業務重心轉移到上海。同年3月,ABB將一條機器人生產線從歐洲轉移到上海,當月在上海制造的第一臺機器人下線。2006年初,ABB全球機器人業務總部正式遷駐上海,成為最早在華開展工業機器人研發和生產的國際企業之一。依托機器人總部,上海目前是ABB在華發展的重要基地,也是ABB在華員工數量最多的城市。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ABB在華銷售的機器人中,有超過95%是在中國開發、生產和運輸的。

ABB機器人業務中國區負責人李剛表示,ABB是跨國機器人企業中唯一一家實現從研發、制造、工程到服務的全價值鏈本土化的企業。

陳越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近年來,ABB更是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投入,分別在珠海、青島、重慶等地建立了機器人應用中心,形成了以上海為機器人業務母體,生產、應用擴展到全國的一體化網絡。

上海優秀的產業基礎和政策配套,不僅吸引了國外機器人企業,也對國內機器人企業產生了極強的吸引力。在落戶上海前,國內機器人領先企業新松以沈陽為總部,在華北、華東、華南等多個地區建立子公司。進軍上海,對於新松而言更有深意。

截至2017年,新松上海區域已經擁有新松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研究院、新松工業4.0綜研院與創新孵化三大平臺,標誌著新松在上海區域初步形成了三個業務板塊。依托於上海,新松陸續推出一批雙臂協作機器人、輕載複合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機器人產品,也收獲了行業內的高度認可。

國內外機器人企業紛紛將目光對準上海,得益於上海得天獨厚的制造業積澱。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平臺是新松將總部選在上海的首要理由。上海是中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城市,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科研能力,公司可與諸多高校建立產學研平臺,並且與上海企業形成上下遊合作。

如今,上海已成為國內機器人產業最為集聚的地區。ABB、發那科、庫卡、新松等機器人知名企業在上海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還帶來了產業鏈上下遊配套企業。上海已形成了機器人研發、生產(整機和零部件)、系統集成、檢測認證、服務應用等較為完整的全產業鏈。

同時,上海還制定了“2+X”的產業發展格局,即打造以康橋、金橋為核心的浦東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康橋工業園區主要依托國際機器人巨頭ABB公司打造上下遊產業鏈及協同創新,金橋開發區集聚的機器人公司則多以國內自主品牌為主,包括新松機器人、安翰光電等。

2012-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及增長率。圖片來源:《2017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

智慧工廠建設

隨著“智慧工廠”理念不斷深入,上海也正積極拓展機器人的應用場景。

今年3月,上海松江區發布《松江區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下稱《計劃》),深入推進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助力“上海制造”。

《計劃》顯示,至2020年末,松江區力爭創建智慧工廠50家,智能車間300家,新增工業機器人2000臺,新增創新發展應用項目60個;分行業培育以智能硬件、智能物聯、智慧安防、智慧芯片、智能檢測等為主的工業互聯網上下遊產業集群,力爭銷售收入突破520億元。

目前,新松上海區域在工程建設方面已形成了工業4.0綜研院+3個工程部的戰略布局,並且以工業4.0系統解決方案作為重點發展方向。

然而,要從傳統工廠演進到智慧工廠,不僅要實現物與物的連接,更需要實現物、服務與人的互聯。有效的數據采集只是第一步,只有實現“感知—分析—執行”的閉環,才能真正將數據的價值發揮出來。

智慧工廠的創建,離不開工業機器人的支持。ABB集團亞洲、中東及非洲區總裁顧純元博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ABB將通過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和定制化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全面實現自動化改造,並提供融合了物聯網、工業大數據和行業經驗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將生產效率和創新能力推向新的高度,攜手打造高效互聯的未來智能工廠。”

第一財經記者從ABB方面了解到,ABB在全球已經有7000多臺機器人連接到ABB AbilityTM互聯服務系統中,這為其打造智慧工廠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而在陳越姍眼中,ABB在中國不僅是生產、銷售機器人,“我們有非常強大的機器人應用集成能力,我們了解客戶的痛點,並可以針對這些痛點推出新產品及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陳越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ABB來到上海之後,除了繼續服務於汽車工業之外,也推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3C領域的機器人。事實上,自從將機器人總部遷到上海後,ABB已經陸續推出了7個系列的機器人,以加速中國工廠的“智慧化”。

稍早前,ABB 公司首席執行官史畢福曾表示,他們正在加速在中國的擴張,計劃將機器人生產能力提高一倍,其目標就是看中了中國工業轉型升級所釋放出來的巨大市場空間。

同樣,以機器人生產研發起家的新松,也並不滿足於僅僅作為一個產品提供商。通過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及相關工業應用平臺的打造,新松也在加速為其機器人產品找尋最佳的應用場景。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新松工業4.0綜研院的多個重大項目,如GDI裝配檢測生產線、電機整流橋裝配檢測生產線、複合機器人(ARV)等已經投入到多家國際知名企業的實際生產應用中,用新松自主研發的工業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完成生產目標,解決企業生產難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7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