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社論:地方機構改革時不我待

繼今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下稱《方案》)之後,日前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地方機構改革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並且強調:地方機構改革要抓緊啟動、壓茬推進。

按照《方案》,中央和國家機關機構改革要在2018年年底前落實到位。而省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報中央審批,在2018年年底前機構調整基本到位。省以下黨政機構改革,由省級黨委統一領導,在2018年年底前報中央備案。所有地方機構改革任務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從出臺《方案》到各級黨政機構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只有一年的時間。面對複雜的改革局面,尤其是改革關系到許多方面的利益,這個時間表從客觀上說有點緊;但從主觀方面看,如果充分認識到中央在改革上的巨大魄力及改革的迫切性,看到改革帶來的政治、社會、經濟效益,從而主動作為、敢於擔當,這個時間表完全可以實現。

事實上,中央層面的機構改革已經呈現出勢如破竹的良好局面。國家監察委及國務院新設立和整合之後的新部門陸續掛牌並開始運轉。地方機構改革也在積極探索、快步推進。比如上海正在積極推行的“一網通辦”,就契合了地方機構改革方面要“著眼於服務方便人民群眾、符合基層事務特點,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的要求。

遼寧也在本月4日召開省委深化機構改革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全省事業單位改革相關文件起草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小組設“雙組長”,從黨政兩個方面共同推進機構改革。

地方機構改革,“抓緊啟動”是要確保改革目標按時實現;“壓茬推進”則具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在機構設置方面,要與中央及地方的上級機構實現職能上的對接,保證在優化職責的基礎上,上下職責要能打得通、銜接得上,確保政令暢通;二是賦予省級及以下機構更多自主權。

其實,賦予省級及以下機構更多自主權,這正反映出在“全國一盤棋”的原則下分類指導的重要性。理順中央和地方職責關系,更好發揮中央和地方各自的積極性始終是工作的重點。為此,就要統籌優化地方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構建從中央到地方運行順暢、充滿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體系。

中央加強宏觀事務管理,地方在保證黨中央令行禁止的前提下管理好本地區事務;賦予省級及以下機構更多自主權,合理設置和配置各層級機構及其職能,增強地方治理能力,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這也是地方機構改革的重要一點。

在保證地方機構改革自主權的同時,中央也設定了“高壓線”。所有改革的難點,基本都是人的問題。這次中央明確規定:堅持總量控制,嚴禁超編進人、超限額設置機構、超職數配備領導幹部。結合全面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對編制進行整合規範,加大部門間、地區間編制統籌調配力度。

總之,地方機構改革的時間表是確定的,明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方向也是確定的,這就是賦予省級及以下機構更多自主權,允許地方因地制宜設置機構和配置職能;嚴格各級黨政機構限額管理,強化編制管理剛性約束;著眼於服務方便人民群眾、符合基層事務特點,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完善市場監管和執法體制。下面要看的就是地方上的決心和具體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2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