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浙江邁入高收入經濟體水平,人均GDP達1.36萬美元

作為民營經濟最為發達、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浙江的主要經濟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

浙江省委書記車俊近日在全省對外開放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從改革開放之初到2017年,全省對外貿易連續跨過三個千億美元臺階,出口占全國的比重達到12.7%;實際利用外資從132萬美元提高到179億美元,占全國的比重達到8.1%;境外投資從基本為零提高到96億美元,存量超過700億美元。

大開放有力地推動了大發展。車俊說,到2017年,浙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近5.2萬億元,相當於世界第18位的土耳其;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連續32年和16年居全國省區第一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36萬美元,成功邁進高收入經濟體行列。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浙江是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民營經濟最發達的省份,無論是勞動力要素、土地等制度創新都走在全國前列。浙江最早在全國實行省管縣體制,縣域經濟、鄉鎮經濟都十分發達,每個縣都有自己的產業集群,形成了強大的產業競爭力,城鄉之間的差距也最小。

近幾年,浙江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這其中,以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等為代表的新實體經濟、戰略新興產業對浙江省經濟轉型升級帶動效應十分明顯。數據顯示,2017年浙江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4853億元,增長16.7%,占生產總值的9.4%,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以信息經濟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的高速發展,也推動了浙江工業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方向演進,助力浙江實體經濟發展。尤其是,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里,浙江制造一直以小商品示人。不過,經過多年轉型升級後,這一格局已經發生顯著變化,高端制造業在浙江生根發芽。

早在2016年5月,浙江公布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6年-2018年)》提出,通過3年行動計劃的推進實施,加快提升浙江的本土制造能力和競爭力,努力推動本土制造邁向更高品質、更高水平,把“浙江制造”打造成中國制造的標桿。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按可比價格計算,浙江全部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高出同期全省GDP增速0.4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三個季度快於同期GDP。

從數據來看,去年第三季度,浙江工業增加值增速自2012年以來首次快於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超出0.04個百分點,表明浙江工業再次成為浙江經濟穩中向好的主引擎。2017年全年數據顯示,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8.1%,超過同期GDP增速0.3個百分點,增速差比前三季度擴大0.26個百分點。到今年一季度,增速差擴大到0.4個百分點。

浙江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浙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在規模以上工業中,一季度,高技術、高新技術、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均高於規模以上工業,所占比重分別為12.2%、43.6%、40.0%和31.2%,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4.2、4.2和3.9個百分點,醫藥、通信電子、汽車、儀器儀表、專用設備、電氣機械等行業分別增長20.5%、15.3%、14.5%、13.6%、11.4%和10.3%。

當前,電氣機械、電子信息、汽車等產業已分別躍升為浙江工業的第一、第三、第四大產業。海康威視、華三通信這樣的創新型企業最近幾年也脫穎而出,成為浙江著名的新興企業。

與此同時,浙江經濟運行也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浙江省統計局指出,總的來看,一季度浙江經濟延續平穩向好態勢,但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企業成本上升等問題仍困擾著一些企業,部分外貿企業匯兌損失擠占企業利潤,也影響企業後期訂單,同時還需防範互聯網金融和社會金融風險隱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