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凱迪生態或陷連環違約,凱迪債收益率飆至逾400%

進入2018年以來,信用違約事件相繼曝出。此前,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從基金和銀行處獲悉,凱迪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939,下稱“凱迪生態”)的中票“11凱迪MTN1”實質性違約,資金未在5月7日最終到賬日到位。

“這次違約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公司後續的幾筆債務大概率會出現違約,2個月內兌付估計也可能有問題。”持有凱迪債的某基金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上述人士同時表示,機構買債早前都相信重資產行業,包括造紙等過剩行業,但如今的環境下,投資邏輯生變,流動性為王。

此前,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從機構處獲得凱迪生態出具的未對外公示的書面文件顯示:“截至2018年5月7日終,我公司通過多途徑努力籌措本期債券本息兌付資金,但仍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已經構成實質性違約,該事情嚴重損害了債券持有人利益,在公開市場造成不良影響。在此,公司向‘11凱迪MTN1’持有人致歉。”就後續兌付安排,凱迪生態表示,公司將通過多途徑努力籌措償付資金,盡快兌付“11凱迪MTN1”本金以及利息,計劃將於2個月內兌付全部本息。

5月7日晚間,記者發現,中證估值已經對凱迪債做出估值調整。根據中證估值數據,“16凱迪02”到期收益率109.8%,“16凱迪03”到期收益率330.7%,“11凱迪債”收益率417%,“這也就意味著,如今買入這些債券,可以拿到百分之幾百的年化收益率,問題是,誰會接盤這些高於當年P2P年化收益率的違約在即的債券?”上述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

5月7日,中誠信將凱迪生態主體評級由“AA”調整為“C”,“16凱迪03”債項評級由“AA”調整為“C”。

也有不少機構人士對記者透露,多家債券基金其實都持有凱迪債,且倉位不輕,“近幾日凈值波動劇烈,在債基中其實很罕見。”

全程參與凱迪債事件協商的基金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凱迪生態違約原因主要是,幾個償債的途徑全部失效,即發新債借新還舊的做法也無法繼續,因為股票停牌,去杠桿階段投資者不會買這類新發行的債券,外加項目回款也沒有用來還債。

凱迪生態註冊地武漢,以生物質發電為主營業務,是一家兼顧風電、水電的清潔能源平臺型公司,從2010年以來公司的主體評級穩定地維持在AA,凱迪生態1993年在深圳主板掛牌,法定代表人李林芝,無實際控制人。眼下,企業核心資產包括生物質電廠、應收賬款等。

記者同時獲悉,此前在凱迪生態某次內部會議上透露出,凱迪生態面臨230億元債務,分別是銀行固貸32%、融資租賃17%、發債14%、信托非標17%、基金(5年以上)13%、ABS6%;待償付債券34億元,5月到期6.58億元,9月到期8億元,11月到期11.8億元,12月到期6億元。

就凱迪生態的固貸抵押物而言,目前相關投資機構對記者表示,尚無法悉數掌握,預計是工程項目的土地廠房設備。

至於債券違約的處置方案,有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尚無頭緒,“這類債券都是無抵押的信用債,目前似乎凱迪生態的母公司陽關凱迪也沒有表態,要怎麽處置、能不能拿回本息還很難說。”

知情人士透露,凱迪生態近期在與某省國資背景投資公司協商出資,未能談妥。

也不乏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國家及地方對新能源產業的政策鼓勵和支持,但近年來生物質發電的項目基本都呈現不同幅度虧損。某券商分析師就對記者指出,能源電力環保行業是民企弱勢較為明顯的行業。這些行業公共事業屬性比較強,民企要獲取優勢需要最大程度從成本端控制,而銷售端的價格受到國家管控,所以只有成本控制好的企業才能維持穩定盈利。

今年1月,東興證券分析指出,凱迪生態所處的能源行業市場競爭加劇,此外生物質電廠盈利不達預期。早前,由於政策扶持,也催生一批風能、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發電項目陸續上馬。但一如某些行業過度競爭帶來的惡果,新能源產業在紮堆上馬的推動下,重複建設、資源浪費和效益低下等發展難題開始顯現。在燃料成本高企、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以及政策扶持不到位等因素影響下,幾乎所有生物質發電項目一投產就陷於虧損的尷尬境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