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區塊鏈投資降溫,從泡沫到革命還有多遠?

去年,區塊鏈概念火了,有人因此發了大財,也有人百萬投資化為泡影。區塊鏈,到底是泡沫還是革命?

看好區塊鏈前景的股權投資人將其比喻為早期的互聯網,並稱之為互聯網二次革命,“互聯網之前和之後的人類在未來再回過頭來看,就會分區塊鏈之前的人類和區塊鏈之後的人類”。

不過,依然有不少人對區塊鏈持謹慎觀望態度。數字貨幣價格的劇烈波動、大量區塊鏈項目的曇花一現、應用前景的不明朗、監管的逐漸收緊等等,使得區塊鏈成為了許多人眼中的“謎”。

相較2017年投資區塊鏈概念項目的火熱現象,2018年相對回歸理性。在近日召開的第十二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有創投人士認為,2017年是區塊鏈的投機年,今年成為投資分水嶺,進入價值投資年。事實真是如此嗎?

技術難落地仍舊是痛點

從2008年比特幣的白皮書和第一個創始計劃開始,至今已有10年的時間。去年開始,區塊鏈開始真正進入主流視野,但於大多數人而言依舊是“謎”一樣的存在。

投資界不少人談起區塊鏈,都將如今的區塊鏈所處的階段類比為互聯網的早期階段,並認為區塊鏈是互聯網的二次革命。兩者是否具有可比性目前來看仍要畫個問號,但是區塊鏈已經成為投資界避不開的一個探索領域。

“區塊鏈的發展與互聯網非常相近,只是區塊鏈發生的震蕩周期更短。”追夢者基金創始合夥人朱波就認為,現在是區塊鏈投資和創業的好時期,因為如今的區塊鏈就如同90年代末2000年初上網要撥號一樣,“那個時候你要看互聯網視頻和互聯網的多媒體是不可能的,就像在今天的公鏈上你想做一個大的生態應用是不可能的,因為整個的TPS也有很大的問題”。

說起區塊鏈的應用,星合資本董事長郭宇航認為,目前在某些場景中,區塊鏈的價值慢慢得到大家認可,比如第三方信息的存證,權屬的登記,房產的交易和個人信息的使用,如果在區塊鏈得到保護,可能個人的權益得到較好的張揚。

“我們最早最明確的應用就是轉帳。”NEO Global Capital創始合夥人朱威宇舉例稱,“如果操作順利,沒有任何誤會的情況下,做一筆跨國轉賬也要好幾天”,而數字貨幣在從中國轉賬到日本的跨國交易中,能在半小時內到賬。

但是,市場對此的質疑聲也較多,除了發幣,到底區塊鏈能幹什麽?有觀點指出,一個所謂的殺手級應用到今天都沒有,和十年前的互聯網相比遙不可及。

即便是看好區塊鏈前景的股權投資者們也深知這塊的痛點,區塊鏈技術在很多場景還無法落地。

“目前區塊鏈行業的應用也好,還是底層的基礎架構也好,都還是非常原始。不管是在區塊鏈本身的性能方面,還是在用戶的友好度以及開發者的友好度方面,都還有很多值得解密的問題。”朱威宇表示。

KIP韓投夥伴合夥人王平也認為,整個區塊鏈的確是一個非常早期的一個時間點,基本上還只能在B2B領域應用,進入C端很難。

“區塊鏈不是全新的技術,是多種技術的組合,而在技術方面它有非常多的難題還沒克服,比如說安全性和效率——在每秒交易頻次提高的情況下一定會犧牲安全性。”郭宇航認為。

除技術之外,永宣創投合夥人朱一凡認為,還有三個因素在阻礙區塊鏈的發展,一是方向的選擇,區塊鏈需要明確其應用方向到底是行業的生態平臺還是應用於商業的問題,“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項區塊鏈的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場景的選擇上,需要項目的場景接地氣,滿足真實的需求;另外需要進行共識協議的制訂。

當然,對數字貨幣的監管也是區塊鏈發展繞不開的問題。一方面,現在監管和區塊鏈創業者之間在代幣發行上很難達成共識;另一方面,面臨一定挑戰,行業亂像叢生。

“混亂的原因不是事情不好,是因為監管的缺失。我非常希望政府出臺政策,能夠真正管好區塊鏈,將區塊鏈變成一個有序地發展。”樂搏資本創始合夥人楊寧表示。

 

2018年降溫後如何投?

“在這樣一個階段,不成熟的階段,反而是投資者最高興的階段,因為一切東西都已經完美和完善了,我們還投什麽。所以我們還是要找到相對來講沒有那麽成熟的領域。”朱威宇道出投資的原因。

朱波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泡沫不可怕,在整個新的時代開始時,會有大量的泥沙俱下,剛一開始90%的項目不靠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價值投資和創始人進來,使得行業良幣驅劣幣。

除了怕錯過外,去年投資區跨鏈的高回報率、盲投或許也是其中原因。“我們投了12家區塊鏈企業,最熊的時候大概14倍,現在可能幾十倍了,因為又漲上來了。”ChainFunder(千方基金)董事長張銀海介紹稱。

清控銀杏創始合夥人/管理合夥人羅茁則分享了一個故事,2005年前後,有一個挑戰微軟霸權做系統的項目,之後被投了5000萬沒有發展起來,再後來被業內大佬買了,但也沒發展起來,最後被賤賣了,但是因為去年區塊鏈熱,這個項目融到了5億美元。

“去年是區塊鏈的投機年,大家不在意這個項目能否落下來。”朱波透露,今年再拿一個白皮書想募資的難度非常大了,很多投機的投資人和投資的創業者久而久之就離場了,但是“我看到更多的價值投資人入場,還有非常優秀的創業者入場,我覺得這是在2002年互聯網泡沫來前和來後”。

2018年到底是不是如業內所言的區塊鏈價值投資年,目前還尚待觀量。站在當前的位置,股權投資界大佬是如何看待2018年區塊鏈投資邏輯,也是一大參考。

“今年價格的泡沫是大家不會再見到的,反而是更好的時機,讓大家把性能,開發者的環境、模塊,用戶使用的體驗,合規以及幫助行業做自律的機制都慢慢培養起來,這是很有價值的事情。”朱威宇表示。

朱一凡認為,2018年見真招了,行業回歸理性,投資有兩大選擇,第一個是對於場景的選擇,第二是對於共識機制的選擇。

張銀海則表示,區塊鏈投資有4個檔次:第一個是技術有革命性創新,團隊可靠;第二個是技術可靠、有突破,不夠創新;第三個是技術可靠、沒有創新;第四個是行業應用。

此外,還有業內投資人士提醒,雖然現在區塊鏈項目看似法無禁止即可做,但仍要註意法律方面的風險,創業者和投資人要對此做好準備,保持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2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