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膠囊胃鏡、載人深潛器,今天的上交會展出了這些智能新品

在今日舉行的(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下稱“上交會”),一批涵蓋了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機器翻譯、無人駕駛等智能制造與智慧生活的新技術與新產品集中亮相。

一臺外骨骼機器人正在展位上模擬人的步態勻速行走,也吸引眾人駐足觀看了解。據了解,該機器人核心技術是力反饋,通過裝置在各個關節、不同力矩和位置的19個傳感器,以及11個分布式CPU(中央處理器)模塊,能夠識別傳感信號、了解使用者的走路意圖。機器人後臺會根據眾多不同類型患者使用反饋數據,建立一個步態曲線數據庫,可依據使用者走路習慣、步幅大小、步頻快慢等,在步態曲線的各個點處進行調整。

據傅利葉智能現場工作人員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這款機器人是直接穿戴在人身上的,所以不同於工業機器人,能與使用者、環境實現交互,擁有“觸覺”。

傅利葉外骨骼機器人

隨水吞服一顆膠囊胃鏡,它以每秒2幀的速度進行拍照,將食管、食道、胃進行全方位檢查,短短15分鐘即可拍攝數上萬張照片,完成無痛、無創、無麻醉、無交叉感染的精準胃部檢查,檢查後膠囊機器人隨消化道排泄。

可以無痛來檢測胃部的狀況成為將眾多病人從傳統胃鏡痛苦檢查中解放出來的妙招。上海安翰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郇丹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安翰的膠囊機器人已經在一百多家醫院和三百多家體檢機構開始使用”。

膠囊胃鏡

展會現場,一款憨態可掬的人形機器人在人群中穿梭,靈巧的動作絲毫不會觸碰到身邊正常的行人。“我們的核心技術是室內定位導航,所以我們所有的機器人都具備很強的移動能力。應用方面,機器人可以不僅可以帶人或跟人走,還能帶著東西、載著人走。”雲跡科技現場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未來在酒店內,雲跡科技機器人“潤”所提供的服務主要有兩方面,帶房服務和送東西服務,可完全代替人類runner。

地球表面70%是海洋,國際海洋界把6500米以下的海域稱之為“深淵”,全球6500米以下的深淵海溝有26條面積總和大約是美國領土的兩倍。科學研究初步表明,深淵海溝里蘊藏著風度的戰略資源,包括了能源、金屬、生物、可再生資源等,深海世界的發現讓人類對海洋有了新的認識。但深海探索研究開發面臨著壓力、溫度和供氧等挑戰。

展會中展出了一家名為彩虹魚的企業就為這樣的挑戰研制了一種載人裝置,把科學家安全、便捷地送達大洋深處。而如今,它也將這一技術運用在民用領域。根據現場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的介紹,目前該公司已經與四季酒店達成合作協議,在馬爾代夫、斐濟等度假海島中投入使用,運用於民用的載人潛水器可以下潛120米至200米深的海域中。

民用載人潛水器

“腳踏‘風火輪’,步履矯健,或滑動自如,或邁步前行,馱載四個成年人,不費吹灰之力,上下起伏,始終平穩自如……”這神話般的描寫,可不是神話小說中的哪咤,而是此次出現在上交會現場的科技創新項目,名為“北理哪咤(BIT-NAZA)”的輪足機器人。

據現場工作人員對記者的介紹,這一誕生於大學生團隊的輪足由於運動方式靈活、能源效率高、地形適應性強和負載能力大等優勢,其所應用前景也頗為廣泛。例如在軍用領域,既可以作為移動式無人武器平臺,加裝偵查、火力裝備等,也可以作為戰地後勤保障機器人或步兵班組支援系統,實現在平整道路上的快速突進和複雜地形下的穩定行進,大負載能力,可滿足包括步兵班組裝備攜帶等戰地後勤需求。而在民用領域,可以在複雜地形下,實施搶險救災和資源勘探,還可以為殘障人士提供服務保障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7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