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產品成神藥,門外漢培訓幾天變名醫的保健品騙局屢見不鮮。(視覺中國/圖)
高壓整治下,截至2017年底,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檢查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87萬家,查處違法案件1.2萬余件。
動不動就說能“補腦降糖”,張嘴就宣稱“包治百病”,打著“免費送米面雞蛋”旗號,偽裝名醫專家“忽悠”……讓家有老人的家庭煩惱不已。
近年來,食品和保健品市場的亂象屢屢見諸報端,牽連著公眾無數的負面聯想。2017年,央視“3·15”晚會也關註了保健食品會議營銷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曝光了多家違規操作的企業通過會議營銷模式虛假宣傳向老年人推銷產品,並且肆意提價,謀取暴利的行為。
針對食品和保健食品市場的亂象,2017年7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九部門部署,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行動。之後,食藥監總局長畢井泉表示,這次整治是近年來參與部門最多、時間跨度最長、涉及範圍最廣的一次專項行動,“要把最嚴格的監管落到實處”。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食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非法聲稱和虛假宣傳。二是采用發布虛假廣告和不正當手段推銷產品,誤導和欺騙消費者,其中針對中老年人和病人的欺詐行為較多,媒體多次曝光。三是故意混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藥品三者概念,特別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違法宣稱療效,消費者很難辨識,容易上當受騙。”在2017年9月召開全國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孫梅君總結。
整治行動圍繞未經許可生產經營、虛假標識聲稱、非法添加藥物、違法營銷宣傳、欺詐銷售等違法行為,落實“四個最嚴”要求,重典治亂,標本兼治,凈化食品生產經營環境。各地抓線索、控源頭,積極排查隱患、查辦案件,依法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搗毀了制假售假窩點,對不法分子形成強有力的震懾。
高壓整治下,截至2017年底,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檢查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87萬家,查處違法案件1.2萬余件。
2018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夕,食藥監總局選取10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典型案例,向社會公布。
2017年9月,湖南省衡陽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搗毀非法銷售窩點3處,查獲犯罪嫌疑人周某、李某及下線阮某、謝某、黃某利用互聯網銷售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國家禁止添加藥物的食品,涉案貨值2億元。周某等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置。
2017年5月,浙江省安吉縣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反映市售“億好酒”和“益草康”等涼茶宣稱疾病治療功能,立即組織查處。經湖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在6個批次“億好酒”中檢出地塞米松、吲哚美辛,在4個批次“益草康”中檢出雙氯芬酸鈉,涉案貨值1000多萬元。犯罪嫌疑人胡某等人已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置。
2017年9月,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會同公安機關搗毀余某等人在重慶市九龍坡區設立的3處無證生產、銷售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的食品(歐雷頓Z7咖啡)窩點,涉案貨值1000萬元。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置。
2017年9月,北京市延慶區食品藥品監管局查實北京奶鮮生食品有限公司存在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活動和標註虛假生產日期行為,涉案貨值20余萬元。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等有關規定,對當事人給予行政處罰:1.沒收違法生產的食品、用於違法生產的原料、工具、設備等物品,折合人民幣4.0萬元;2.沒收違法所得19.8萬元;3.並處罰款342.8萬元。
2017年9月,廣東省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查實廣州市恒元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存在利用會議營銷形式,未經許可非法從事食品保健食品銷售行為,涉案產品貨值金額為10萬元。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等規定,對當事人給予行政處罰:1.沒收違法經營的食品;2.沒收違法所得1.3萬元;3.罰款160.2萬元。
2017年9月,遼寧省鞍山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破獲鞍山市鐵東區康壽家園保健品店銷售非法添加苯乙雙胍藥品的食品案。搗毀制售黑窩點1個,及時將犯罪嫌疑人黃某某移送公安機關處置。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對黃某某處以終生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不得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行政處罰。
2017年7月,山西省晉城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查實司誌強羊蠍子火鍋鳳西店存在無證經營行為,違法貨值金額10余萬元。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等有關規定,給予當事人行政處罰:1.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2.沒收違法所得;3.並處罰款102.3萬元。
2017年7月,湖北省大悟縣食品藥品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了龍某某無證銷售保健食品案,關停會議營銷場所1個。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的有關規定,給予當事人行政處罰:1.沒收違法經營的“蜂膠軟膠囊”等6類保健食品5941瓶(箱);2.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合計4.9萬元。
2017年7月,重慶市雲陽縣食品藥品監管分局接到舉報反映韓妹餐飲店加工的羊雜面含有嗎啡等違禁物質。經重慶市萬州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檢測結果顯示從該店抽樣的羊雜面含有罌粟堿、嗎啡和那可丁成分。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等有關規定,吊銷當事人食品經營許可證。
2017年7月,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食品藥品監管局查獲莊浪縣小魚糧油超市經營標註虛假生產日期案。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等有關規定,對當事人做出行政處罰:1.沒收標註虛假生產日期的食品20千克,沒收手動打碼機1臺;2.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合計10萬元。
全國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食品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行為,堅持“處罰到人”,及時公開案件查處信息,堅決遏制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違法勢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