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周的關鍵詞總結,就是簡單粗暴的撒幣!
2018年第一周的關鍵詞總結,就是簡單粗暴的撒幣!所謂撒幣,是以王思聰投資並參與的《沖頂大會》為首的全民有獎競答,正在風靡中國網民。不但用戶的情緒被巨額獎金挑逗狂歡,平臺玩家僅這幾天就不斷有巨頭加入。
緊跟其後的有花椒的《百萬贏家》、西瓜視頻的《百萬英雄》、映客的《芝士超人》、甚至一直播聯合微博的《黃金十秒》也在今晚上線。這其中一種就是新生的單一直播答題app,另一種是原來的視頻直播平臺加入,各家混戰之下,在巨額的獎金和全民參與的熱情下,拉著直播答題成為2018的第一個風口,可謂龍爭虎鬥。
始於電視,源於國外,成於直播?
直播答題其實並非新物種了,早在1998年,英國電視臺就推出了遊戲節目《百萬富翁》,其首播以來,受到觀眾的瘋狂追逐,而隨其被世界各地的電視臺購下制作權和播映。國內早在前幾年也有此類形式的節目,且依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比如江蘇衛視的《一戰到底》收視率就曾屢創新高。不單單是綜藝節目,類似《沖頂大會》這種手機益智答題軟件在國外就有一款類似的軟件叫:HQ Trivia,且是2017最佳遊戲應用。可以說,知識競猜節目早已屢見不鮮。
但為何像沖頂大會這類的直播答題還能讓大眾的情緒依然高漲呢?原因在於時至今日,傳統的答題競猜沒有讓普通的用戶參與進來,以往的知識競猜節目大多還是“秀”的存在,幾個人對著鏡頭答題,全民屏幕前圍觀,盡管“風風火火”,但對大多數人而言很難參與其中,不免讓人興致索然。而直播答題恰恰解決了這所在的問題,直播答題平臺所采用的是實時互動,當主持人公布問題之後,用戶的手持設備屏幕中央就會出現對話框,在規定時間內,用手點擊自己認為正確的選項即可完成答題。直播的形式之下,新技術的顛覆性和優勢展露無遺,正對屏幕中的主播,觸摸答題,讓每個參與者都如同身在電視知識競猜節目的現場。
其次直播競答這類節目,全民均可參與,沒有任何門檻,隨時隨地拿起手機答題即有贏取獎金的機會。曾經,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躺著賺錢是最不切實際的“白日夢”。但直播答題已經讓很多人實現了躺著賺錢。並且,這些平臺為了能讓更多的網民參與其中,特意降低了問題的難度,答題的規則也很簡單,只要答對所有問題就有資格平分獎金。
這種基於傳統的答題競猜,在結合上原有的直播行業這種在線實時交流的工具,直播式競答似乎是集原來的競答形式以及視頻直播平臺的各種優勢於一身的新產品形態。
瘋狂燒錢下的直播問答,能否真正抓住用戶裂變社交?
在《沖頂大會》開始前,娛樂圈的紀檢委網紅王思聰在微博發了一條撒幣的微博,在當晚的《沖頂大會》答題中的參與人數達到了25萬人,一周時間《沖頂大會》累計百萬下載量,一路沖上了App Store排行榜的第7位,對於一個上線僅一周的APP來說,這個成績已經非常驚人了。對於互聯網來說不得不承認補貼是見效最快的方式之一。
各家平臺補貼大戰再次掀起,在《沖頂大會》的成功故事影響下,嗅覺敏感的各家視頻直播平臺也加入補貼大戰,今日頭條推出《百萬英雄》瓜分金額50萬,同時,周鴻祎也宣布在花椒直播送百萬紅包,。映客投資人朱嘯虎在他朋友圈也表示:“電視綜藝網絡化,單場獎金101萬!最激烈的補貼大戰發生在1月6日晚十一點半,西瓜視頻的《百萬英雄》與映客的《芝士超人》、花椒推出的《百萬作戰》三家,短短20分鐘內,燒掉了300萬元。而昨天(1月9日)花椒百萬贏家七場投放430萬元獎金。
而各家補貼同時,又一個細節很多用戶也都有感觸,這些平臺都有邀請好友的獎勵機制。朋友圈和微博上泛濫著鋪天蓋地的“邀請碼”、“複活卡”、“題庫”,形式不同,實質一樣,比如《沖頂大會》,通過邀請好友加入獲得備用生命(複活機會),激發用戶拉新的主動性,使得平臺無需推廣費用也可快速獲取用戶,極大降低了運營成本。同時,“複活機會”也正成為直播基因裂變的關鍵因子,幫助原來的視頻直播平臺重塑其整個社交體系脈絡,將原來的陌生人社交向熟人社交遞進,“獵奇”到“觀熟”的轉變。
除了補貼金額的區別之外,當前各個平臺的競答遊戲形式大同小異,同一時間被搶奪,在玩法上和模式沒有創新的話,長期以往用戶不免會產生審美疲勞。從這個角度來看,在用戶的新鮮勁過去,平臺的補貼停止,僅有競答贏獎這一功能的獨立APP最為危險,因為功能太過單一又特別容易被複制。對於原來的視頻直播平臺來說,在經過2017年的洗牌,直播行業的死亡名單越來越長。秀場直播日漸式微,遊戲直播熱度也去,以映客和花椒為代表的視頻直播平臺開辟的這類新“玩法”給直播行業引入一股“清流”,其將有助於直播平臺獲得更長效且穩定的流量並再次激發用戶活躍度。補貼的實質是各家平臺期望通過補貼和答題互動來裂變社交,而對於本身就有用戶基數的花椒和映客甚至一直播這類原生的視頻直播平臺來說,競答內容的加入更像是一種運營活動,直播答題無意是重構直視頻播平臺的社交脈絡。但社交脈絡的建立是需要時間來考驗的,簡單粗暴的圍剿補貼,短期內奏效,長期未必。就像軟件本身能在短時間登上App Store的榜單。
對於視頻直播平臺,是圍剿還是能借機蛻變?
這些平臺瘋狂“撒幣”的行為背後,到底是何商業邏輯?在線答題的瘋狂吸粉,動輒幾百萬的參與用戶,巨大的曝光量也讓眾多品牌商聞到了商機所在。據悉,目前的在線答題中已經開始出現“廣告題”,今天也有一家金融平臺在朋友圈宣布投入一億投給芝士超人直播問答,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排除會有更多“廣告”的加入。
短期來看,對於單一的直播問答app來說商業模式或許難度不大,但這對於原來的視頻直播平臺而言,單純的廣告並不是真正的目的。尤其對於視頻直播行業來說,內容永遠是根基,如何給原來的用戶提供更多元化更優質的內容成為關鍵,這樣才能更好的去激活沈睡的用戶或者引流新的用戶。一邊是視頻直播平臺在洗牌,一邊是直播答題在水深火熱之中,對視頻直播平臺來說也是一個流量變現的巨大機遇和挑戰。每個直播平臺重在找自己的差異化,不管是主打秀場路線的平臺,還是明星路線的平臺,或者主打遊戲路線的直播,目前這種直播答題的大多數平臺內容創意匱乏,一旦沒有內容輸出的可持續性,用戶審美疲憊或者補貼弱化,就會出現滑坡式掉粉。無論何時對於平臺,創新內容,優質差異化的內容輸出,是平臺的立足之根本。
對於這場直播答題大戰來說,似乎各家都沒有料到網民有如此大的熱情,平臺也熱衷燒錢遊戲,用戶樂此不疲的沈醉其中。但對於經歷了幾輪洗牌的視頻直播平臺來說,攪局這場直播答題大戰,耗費巨大的補貼,要麽激活自己的用戶,要麽加速洗牌視頻直播平臺,這是圍剿還是能抓住機遇蛻變,對於此刻選擇入局直播答題的的視頻直播平臺需要思考和慎重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