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這些監管事件的發生,整個互聯網金融進入到了發展的“冰河時代”。
來源 | 輝常觀察(ID:menglaoshi007)
作者 | 孟永輝
數字貨幣價格的持續沖高讓人們開始將目光再次聚焦在了以此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的身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改變了金融行業運作的原有邏輯,減少了用戶參與金融運作的門檻,提升了金融運作效率。然而,由於互聯網金融機構作為一種獨立於原有金融體系的存在,對於它的監管的缺失同樣引發了很多問題。虛假標的、平臺跑路、用戶利益受損等情況時有出現,由此便引發了政府層面的監管。
一些不合規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被關停、ICO被定性為非法集資、數字貨幣交易平臺被關停等事件正是政策層面對於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的延續。伴隨著這些監管事件的發生,整個互聯網金融進入到了發展的“冰河時代”。而在國際市場上,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價格的持續沖高則讓人們關註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互聯網金融身上。
國內數字貨幣遭遇監管困境,國際市場上的數字貨幣卻又不斷沖高,數字貨幣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狀態,有關數字貨幣甚至互聯網金融的未來,市場又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那麽,未來數字貨幣市場甚至是互聯網金融市場到底要往哪里去呢?
冰火兩重天,市場反應折射出用戶的投機心理
盡管數字貨幣的價格仍在不斷沖高,甚至高到了一種非理性的狀態,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數字貨幣始終是一個虛擬的存在,並沒有強大的背書,這讓它的漲跌始終都處於市場影響的狀態。這就造就了很多人會通過投機的手段來通過炒作數字貨幣來獲得收益,正如人們在股市上進行的投資一樣。那麽,為什麽數字貨幣市場會出現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狀態呢?
將數字貨幣看作是一種投機,最終導致了市場兩極的狀態。由於數字貨幣並沒有獲得現實社會的承認,甚至數字貨幣的創始人中本聰都被認為是一個神秘的存在,這就註定了數字貨幣無法真正落地到現實社會當中,只能算是一種互聯網金融的類型存在。而用戶之所以關註數字貨幣,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想要通過數字貨幣獲得投機收益,而並非是用戶真正想要擁有這些貨幣。於是,這也造就了互聯網市場上用戶對於數字貨幣的追捧。
相對於互聯網上人們對於數字貨幣的追捧,傳統金融機構以及政府部門對於數字貨幣的反應則是相對較為平靜。他們並沒有因為數字貨幣的出現而歡呼雀躍,甚至開始憂慮數字貨幣的出現將會對現有的金融秩序帶來消極影響。因此,我們看到由於數字貨幣並沒有真正根植於現實的金融機構,最終導致了傳統金融機構的反應冷漠,甚至還有些金融機構將數字貨幣視為非法。
市場將數字貨幣看作是一種投機行為,監管部門又無法對數字貨幣進行有效監管最終導致了市場對於數字貨幣的兩極反應。隨著未來數字貨幣市場的持續走高,甚至價格波動的頻繁,人們對於數字貨幣的這種兩級狀態還將會持續,最終讓數字貨幣真正變成一個投機性的存在,而不再具有太多的現實意義。
過於濃重的投資屬性讓數字貨幣已超脫了落地的範疇。從本質上來看,數字貨幣是借助互聯網的手段徹底去中間化的一種存在,真正實現了person to person,但是由於過度的去中間化,數字貨幣已經完全變成了一種投資存在,不再具有落地的可能性。
作為一種金融存在,數字貨幣即使僅僅只是一種貨幣形式,卻依然要承擔支撐、助推等基礎性的作用。而從數字貨幣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它完全變成了一個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存在,不再具備支撐和助力的功能。作為一種金融形式,數字貨幣當前的這種狀態將自己逼到了一個死胡同當中,它最終將會完全變成一種投資工具,而不再具有太多其他的功能和作用。
正是由於數字貨幣的這種支撐性功能的減弱,才導致了它將會最終淪為投資的物種,而無法真正給實體經濟的發展帶來實質性的促進作用。數字貨幣在投資屬性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讓它越來越難以落地,並真正演變成為一種投資物種。
現實貨幣的數字化將會擠兌數字貨幣的生存空間,邊緣化的趨勢將會更加明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貨幣數據化將會成為不可避免的潮流,而數字貨幣作為一種根植於互聯網的存在,它的表達方式和呈現方式早已實現了數據化。盡管如此,由於數字貨幣缺少傳統金融機構和政府的背書,它的生存空間將會被進一步積壓,邊緣化的風險將會進一步增加。
基於大數據的金融體系的形成將會讓傳統金融機構建構一個數字化的新生的金融體系,這個金融體系兼顧了傳統金融機構的優勢和特征,又能夠規避數字貨幣的風險,再加上傳統金融機構自身互聯網化的優勢,數字貨幣作為一種數字化存在的優勢將會逐步減弱。傳統金融行業的數字化所帶來的金融行業的重構將會讓原本依靠數字化優勢贏得市場和用戶的數字貨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被邊緣化的風險將會進一步增大。
回歸金融本身,數字貨幣的涅槃之路
數字貨幣當前遭遇到的冰火兩重天的發展狀態除了和數字貨幣本身的獨立性、合規性、投機性等特征有關之外,還與傳統金融行業的數字化、互聯網化有著很大的關系。那麽,數字貨幣如何發展才能回歸正道真正發揮出金融本身的作用呢?
確立數字貨幣的合法性地位,回歸金融體系本身。盡管數字貨幣誕生於互聯網,但是它並不是一個"獨立王國",始終都屬於金融的範疇。而從當前數字貨幣的發展情況來看,它的合法性始終都沒有得到承認,這就讓數字貨幣距離金融行業的中心越來越遠。
未來,數字貨幣想要真正被市場所接受,首要任務就是要確立自己的合法性地位,被金融體系當中的其他門類接受才能有與其他門類產生聯系的機會。另外,回歸合法性地位的首要條件就是完善自我運作邏輯,減少不合規的操作,讓數字貨幣的運轉更加合規,而不僅僅只是一個投機的工具。
發揮金融職能,讓數字貨幣兼具互聯網的自由性和金融的安全性。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互聯網的自由性和金融行業的安全性之間是一種水火不相容的關系,而這也正是當下數字貨幣之所以面臨諸多問題的主要原因。數字貨幣的不可控與金融行業的風控之間所導致的一個最為直接的結果就是數字貨幣在當前的主流金融體系當中無法代替出人們印象中的金融的職能,最終僅僅淪為一種投機工具。
數字貨幣回歸正道的另一方面就是要發揮金融的職能和作用,借助數字貨幣的跨國界、去中間化、技術性強、數字化高等優勢來為企業節省運作成本,提升實體經濟的運轉效率。比如,我們可以在海外購物的過程中利用數字貨幣減少用戶需要兌換貨幣的麻煩,真正將數字貨幣看做是一個減少中間環節的利器,讓用戶享受到使用數字貨幣的福利。
將數字貨幣的監管納入到數字化監管的體系當中,真正讓數字貨幣不再是信馬由韁的發展狀態,真正讓數字貨幣的運轉更加合規、合法、合理。
找到數字貨幣與現實貨幣的結合點,真正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數字貨幣之所以飽受詬病,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其無法與現實貨幣實現互聯互通,數字貨幣僅僅只是一個現實貨幣的投資途徑而已,無法與現實貨幣進行實時互換。這就讓兩者之間處於一種"隔靴蹭癢"的狀態,想要改變這種狀態必須實現兩者之間的完全融通。
建立一個數字貨幣與現實貨幣兌換的標準,將兩者之間的關系從投資與被投資的關系轉變成替代與被替代的關系。通過這種關系的轉換,重新確立數字貨幣與現實貨幣的地位,真正將兩者之間的關系變成一個對等、同類的存在,實現兩者之間的共生、共進。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的暴漲以及金融行業對於它的平靜反應折射出市場對於它的不同看法。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數字貨幣真正回歸市場主流被以傳統金融機構為代表的大多數金融機構接受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隨著數字貨幣不斷調整,它將會逐步找到自由與安全之間的"第三條道路",由此數字貨幣將會發揮它的高效率和去中間化的作用,真正為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發揮作用,成為未來數字化金融時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