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朋友圈,不等於經營假期,創業者都應該學會隔空傳音。
來源丨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文丨何伊凡
假期最後一天,我和楊鑠今老師、西姐相約到798找個咖啡廳浪一下,以慶祝漫長假期終於結束。如你所知,我經常會在文章中提到他倆,因為我們是合夥人兼死黨,叫做“狗男女”組合,給我預留的位置是“狗”。
西姐作為組合中的“女”,實在沒點女人樣,當然,我指的不僅是身材,還有她對工作的變態熱愛——每到周五就一副生無可戀的德性:哎呀,明天居然不開早會。
我們見面時,她正和一盤瓜子做殊死搏鬥,全然不顧滿嘴剛做的烤瓷牙。想到辦公室人聲鼎沸的樣子,她真是哈喇子都流出來了。
看著她,我突然想到,其他創業者怎樣度過這八天呢?
於是,我把微信通訊錄從A翻到Z,挑選了357位創業的朋友,查閱了他們國慶假期的朋友圈,又找出了100多位企業家和投資人的朋友圈做對比。“創業者”現在是個泛濫的稱謂,有人無所事事也用“創業”自我加冕,因此我用了一個簡單粗暴的篩選原則:以融資進度為標準,選擇的公司都在天使輪到Pre-IPO之間。為了保護他們的隱私,在此均隱去姓名。
357人中,居然有133位八天中一條朋友圈都沒發,達到37%。
三天以上都在發朋友圈的有148人,占41%。
有一位只在10月1日發了一條:從今天開始關機,聯系請在10月7日之後。以我對他公司現金流情況的了解,躲債比旅行或者閉關的可能性要大的多。
11個人去海外旅行,占0.03%,其中4個都去了加拿大,真是沒創意。
39個人曬出了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17個人發過在路上的花花草草、或者車禍與堵車的照片。
16個人轉發過10月1日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槍擊事件報道,25個人轉發了10月8日鹿晗公布和關曉彤談戀愛的消息。有意思的是,這25人中19位年齡都在35歲以上。
只有兩個人在曬美食,他們本身就經營餐飲,其中一位開了數百家米粉店。
只有5個人在八天中轉發了有雞湯色彩的文章,占0.014%。
9個人發了與其他企業家或者明星一起過中秋的合影。
沒有人發假期加班的照片。
203人都發過與公司相關的內容,包含文章、活動、促銷政策等,達到57%,其中八天發相關內容在八條以上的有131人,占了這203人中的64%。
179個人都轉發了與商業趨勢、商業故事或者幹貨分享之類的內容。
這真是一個不嚴謹的調研,而且,也不要認為朋友圈就是一個人真實的生活。發旅行照片的人可能正在和公司高管開封閉會,每天只轉發公司相關內容的人,或許正在沙灘曬太陽。
如今朋友圈越來越像每個人自己的“新聞聯播”,展示的都是想讓別人看的生活。如果你把它當做現實的投影,這357家公司中,至少應該有300家獨角獸,可達到此級別的實際只有8家,倒是有80家以上的公司未必能堅持到下一個國慶節。
但朋友圈是你的心理投影,價值觀投影,經營朋友圈,不等於經營假期,創業者都應該學會隔空傳音。
你或許覺得發些業務蒸蒸日上的照片,給合作夥伴看,轉一條關於狼性文化的文章,給員工看,這都太假了。但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創業者很難將生活與工作完全隔離。
兩年前我與好未來的創始人張邦鑫有一次交流,好未來是教育領域的隱形大鱷,市值曾一度超越新東方。從 2013年開始,它投資了果殼網、寶寶樹等數十家公司,又從投資轉向了全面收購。
這些交易,多數由張邦鑫自己主導。投資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對一個略顯沈默,不愛社交的人來說,他是如何識人的?他告訴我其中一項“識人術”就是翻翻潛在投資對象的朋友圈。
對於那些經常在朋友圈中曬美食、曬生活的創業者,張邦鑫持比較懷疑的態度,覺得太愛悠閑生活的人,可能做不了很苦逼的事。有兩類創業者,他覺得可以深度接觸,就是每天只在朋友圈里瘋狂而執著推自己產品的,或者多數時間都保持沈默的。
我對此判斷深以為然,假期朋友圈依然具備以上兩個特點的創業者,半數至少已到了C輪。
你在微信上表現的像個工作狂不一定成為贏家,可過於雲淡風輕,歲月靜好了,就不太在創業的狀態。
至於已經功成名就的企業家,或者投資人,朋友圈就揮灑自如很多。時而毒舌,時而文青,偶爾秀一下騎越野摩托車穿越幾百公里的沙漠,參加FLW世界戶外釣魚大賽,打開他們的朋友圈,滿屏詩意或狗血。
比較特殊的是薛蠻子老師,他一個假期都在狂轉各種文章。10月8日,7日,6日居然都轉了18篇文章,邏輯跨越還很大。
率真吧,隨性吧,羨慕嘛?
記得去年有一次遇到周鴻祎,他說過一句話,大意是,創業者要明白,小狗不能學大狗一樣汪汪。
他做了多年“小狗”才熬成“大狗”,對此想必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