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百度外賣兜售 中國互聯網業走出混沌與迷茫?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22/164760.shtml

百度外賣兜售 中國互聯網業走出混沌與迷茫?
誇克點評誇克點評

百度外賣兜售 中國互聯網業走出混沌與迷茫?

中國互聯網業一段理性周期的開始?

來源 | 誇克點評(ID:Quark_media)

文 | 王如晨

很多人揶揄百度外賣自插稻草,然後結合李彥宏當初不差錢的表達,再度讓它變成一個笑話。

136255990

但我覺得,這反而是中國互聯網業走出一段較長迷茫期的征兆。

所謂迷茫期,就是一段O2O征程。O2O這個概念在中國興起已經8年。當初主要是指從線上到線下。它更多源於中國信息化進程的深入,尤其是中國服務業的大規模信息化。

這個領域的信息化,我記得2014年跟幾個朋友拜訪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的時候,他說過一句比較深刻的話:這是整個社會信息化最頑固的一部分,也是數字鴻溝最深的部分。

我個人認為,這里面主要有兩重深深的壁壘,導致8年來,中國O2O發展不力:

一、服務業既高度碎片化,又具有一種類似制造產業的群聚效應。

每個細分領域,看上去獨立存在,但它們卻無法脫離商圈、社區、城市綜合體乃至一個區域經濟結構的約束。

比如說,吃喝玩樂、所有到店服務,諸多毛細血管一樣的細部,它們之間是一個有機的形態。線下店主開店,都會考量交通、地理、人流、消費力以及與其他細分服務的匹配。許多街道、商圈、生活廣場、城市綜合體、甚至一個區的經濟結構,從一開始就帶有發展的自覺。

現實中的O2O崛起進程,往往是單一領域的突破。它們一度非常活躍,但到了一個規模化門檻,就會發現,它們無法越過生態的現實,獨立的形態有它的邊界。

我想說的是,外賣這種形態,獨立的模式與價值已經大幅弱化,它必須與更大的生態體系融為一體。舉例來說,單單一個物流配送體系,如果只是服務於外賣,而無法獲得更大的生態之城,比如數據、雲計算、LBS等各種要素的支撐,就算你的日單再多,都無法真正攤薄它的總成本。

二、除了線下有機的生態本身,背後還有一種決定性力量,那就是中國基礎設施之間,缺乏聯通、協同、效能。

服務業是一種高度碎片化的世界,它對基礎設施的升級,尤其是聯通、協同、高效的運轉,渴求極甚。

線上平臺雖然有諸多整合的因素,技術確實具有強大的穿透力,但基礎設施在一個區域、國家,大都帶有壟斷特征,屬於改革的深水區,互聯網平臺再強,某個細分領域再兇悍,都無法真正越過整體的壁壘。

所以,過去8年,線上、線下生態、基礎設施之間,一直呈現為複雜的博弈。諸多死去的案例,就與上述兩大原因有關。很多人只是歸罪互聯網創業者,看不到幕後的制約力量。

當然,你會說,既然如此,那不是說明創業者無知嗎?我要說,許多探索都帶有一絲悲劇意味。當初O2O一哄而起,反映的是中國互聯網與實體大規模融合前的過渡形態。雖然發展過程有許多誤區,但它反映出,中國互聯網人、創業者的一種自覺,真正偉大的創新就在於這種挑戰的過程。

20150528064215466

如果一開始都意識到基礎設施、生態面的約束,還會有互聯網的誕生麽?這確實是一個嚴肅的話題。純粹談理性是很搞笑的事情。

百度當初的波折同樣也是如此。2010年概念誕生時,中國移動互聯網處於爆發前夜,那時外部概念多多,而百度正緊迫地處於從PC向移動遷移的初期。它的流量經濟經歷了一段瘋狂變現。這無可厚非,但諸多針對分發力、流量變現的收購案,確實給它帶來諸多被動。那段,它可是投了不少O2O項目。之後,李彥宏德言論確實也顯示出太多感性。

百度經歷的一年多的被動、公關危機,本質上就是轉型期的不利。現在看,當然是百度真正確立AI願景前的一段迷茫。

嘲笑百度、李彥宏不犯法,但是,誰又能完全超越一個經濟周期、一個行業周期或者趨勢的宿命呢?誰又能完全跳出大的氛圍?

其實,百度經歷過,阿里、騰訊同樣都經歷過,只是被動程度有所差異而已。百度跟它們相比,百度技術氣質更濃,鏈接人與信息出色,但在直接鏈接人與服務上,有些不利處,它缺乏一些場景支撐。而阿里根本不愁場景,騰訊根本不愁服務的觸達。

有人說這背後是支付的角逐。百度被甩開了。這歸約有些誇張。它們仍還是起步時決定的生態差異。畢竟支付也是後來誕生的。

但是,百度涉足外賣與諸多O2O,試錯也不是沒有價值。這個過程,它沈澱了技術與數據。說到數據,百度的數據過去主要是非結構化的部分,總量絕不會比阿里、騰訊少,甚至遠遠超過它們。但體現在用戶畫像上,就不如直接奔著交易的阿里用戶、商戶,以及騰訊的用戶維度更多。百度過去幾年的探索,獲得了數據的支撐,這為它走出迷茫,確立AI願景奠定了基礎。

除了技術技術本身,數據確實也是AI的核心支撐。馬雲在兩次AI會議上揶揄李彥宏,顯示了阿里數據的價值,但百度不是真正缺乏數據,而是平臺類型不同。數據發揮的作用會有差異。

為什麽,我說,這一時刻,中國互聯網業開始走出這段迷茫?

那是因為,經過8年折騰,許多項目生生死死之後,行業整體上已經意識到上述兩大壁壘的存在,並各自從自身基礎出發,開始打造更加複雜、多樣性的生態,構建全新的基礎設施力量。

華為說新型ICT,阿里說“五新”,其實都是不同基礎設施的表達。百度、騰訊、京東、美團點評都有自己變通的說法。

必須得說,形態上,雖然騰訊系更廣大,但是阿里的生態演進最典型。前不久,馬雲在2017網商大會上說,沒有幾個人能夠將基礎設施與供應側改革講清楚。我曾大言不慚地給出一個回答,基本邏輯就是上面提到的,核心就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過去,傳統的基礎設施,比如大交通、水電煤、金融等等,當然也包括技術的因素,它們之間缺乏更多聯通,許多就是割裂的。這導致整個社會的運行非常缺乏效率。供應側改革不是什麽B端升級,提供符合中產消費的優質產品,而是基礎設施的升級。

百度也看到了這一點。AI願景本身同樣也是立足技術,落地實施的基礎設施的升級。過去一段,阿里、騰訊、百度、華為們角逐雲計算市場,其實都帶有自喻的用心。

百度外賣出售,既是百度自身走出迷茫、重新聚焦的動向,也是中國互聯網業走出迷茫,開始形成新的生態、基礎設施層面開始大規模整合、走向互聯互通的信號。

我甚至認為,最近一段,中國互聯網企業股價大幅飆升,市值高企,雖有大勢烘托,但同樣也有它們創新力的提升。走出O2O迷茫期的中國互聯網,會擁有真正依托本地發展的力量。它會有無窮的力量。

當然,我說是信號,是想表明面前還有諸多阻力。這種整合與競爭,短期確實會渲染出大規模開放,但不要太樂觀。

e455465645

不要說交通,金融,水電煤,就連變革多次、演進頗為壯觀的電信領域,至今也只是形式上的開放。最近聯通混改案例,新的參與者進來,若落在實際業務上,短期也只能發揮一種財務投資的價值:一是因為改革阻力依然很大,二是參與者之間存在許多競爭,如果沒有強力的意誌,或者更高願景來驅動,它們之間在基礎設施上不太可能發生融合。

我們之所以能更多感受到 BAT們的基礎設施的力量,正是因為中國更多基礎設施還沒有落實大規模開放。它的信號之一,除了政策,其實就主要體現在數據開放的維度上。你能從BAT過去一年的呼籲里,體會到一種難處。

獨立的形態在中國市場,雖然都會繼續存在,但獨立的競爭將很難存在。它越來越呈現為整個生態的競爭。有人說,未來都會是阿里跟騰訊的生態天下,我要說,這只是互聯網演進初期的判斷。因為,未來,本質上,生態體系的競爭,一定會受制於幕後基礎設施的競爭。沒有整個國家基礎設施大規模開放,阿里、騰訊都不會有什麽光明的未來。

當然,我仍充滿信心。這個領域,如果當局不對更加市場化的力量開放,或者融入市場化的力量來發展,偌大國家是不可能真正實現所謂供應側改革,也絕不可能實現結構優化與產業升級,諸多重大的國策也會遭遇發展的阻力。這是中國開放進程的一部分。

這個話題,有人更喜歡看微觀。有人說,餓了麽收購百度外賣是為了拖住美團。這種庸俗的博弈論很好笑。它看不到餓了麽本身的蹩腳,比如規模與覆蓋有限,數量一般,缺乏更多體系化支撐,無法攤薄成本,它更看不到阿里急須補充這一生態迎合碎片化需求,但仍還覺得,有一些博弈的插曲,世界也挺好。

畢竟,過去8年,媒體人對於O2O的報道里,充滿遠比企業更加光怪陸離的判斷。陰謀論、庸俗博弈論成為媒體人思維定勢,除了反映行業創新力之外,也能看到我們自身視野的局促與逼仄。產業發展波折多,媒體也會如此。

我個人判斷,當O2O概念進一步祛魅之後,一波打著教育市場的媒體機構,尤其是自媒體世界會迎來一波調整。

最後總結兩句:百度外賣出售,是中國互聯網業一個理性周期的開始。它能讓整個行業的資源匹配更合理,更集約,更能驅動幕後基礎設施走向融合與整合,互聯互通的世界更為遼闊。

當然,競爭永遠不可能消除,今日的動作,會引發市場格局的一絲變動,刺激競對快速生成新的生態體系,從而生成更複雜、規模更大的生態博弈。未來,這種博弈可能會形成新的裹挾力,將當局管控較多的領域納入其中,驅動更深層次的社會變革。從這點上來說,我覺得,過去8年的迷茫周期,生生死死之中,蘊含著中國互聯網走向更大勃興,中國互聯網企業走向偉大與卓越的動力,只是也得承認,這種迂回演進的代價,確實也夠他媽大的。

百度外賣餓了嗎O2O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9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