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稀缺能力打造成一種自動賺錢的機器,讓賺錢機器幫你賺錢,這才是終極的賺錢方式。
來源 | 筆記俠(ID:Notesman)
作者 |
筆記君說——
俠客,你好!新商業路上,筆記俠雖不能與你並肩作戰,但可以一起相互守望。
努力把稀缺能力打造成一種自動賺錢的機器,讓賺錢機器幫你賺錢,這才是終極的賺錢方式。
重新理解賺錢
第一種的賺錢方式是體力勞動、腦力勞動、臨時活或者額外的獎金。
第二種的賺錢方式是低買高賣、收利息、企業的利潤、授權費、版稅、國家收稅。
這兩種的賺錢方式的核心區別在於第一種並不是真正的賺錢,那只不過是在用時間交換金錢。
有些人的時間不值錢,只能靠人人都會的體力勞動來換錢,一天所有的工作時間換來的錢只夠溫飽,甚至還不夠養家糊口。
另外一些人聰明一點,他們受過教育,靠腦力勞動來賺錢,按月收取薪水,溫飽之外還能有一些盈余,年底還可能有幾個月的獎金,不過這還不算賺錢。只是時間的單價高一點而已。
一個按時計費的律師從剛畢業的時薪100美金到20年後的1000美金本質上都是在出賣時間,只是單價在提高,他的時間投入和產出還是一個線性關系。如果智力勞動得到認可,單價的提高,帶來的收益也足夠實現人生的目標,活得幸福那也未嘗不可。
不過,現實很殘酷的地方在於很多人的時間單價並沒有提升到令自己滿意的程度。還更有不公平的在於,很多時間單價極高的白領一生的努力還不如上班最調皮的那些小夥伴炒房子賺錢多。
雖然賺錢並不是生命的意義,但是錢不夠,確實限制了很多人去探索更多的生命體驗。核心的問題再強調一次,出賣時間並不是賺錢,哪怕時間單價很高,本質並不會改變。
真正的賺錢是第二種。跟第一種相比,第二種的賺錢方式有兩個特點:
首先是時間付出和金錢回報不成正比,兩者是非線性關系。存在一種可能性就是用極少的時間換取極高的回報,甚至可能一筆交易滿足一生的財富自由。
這些賺錢的方式存在風險,可能賺錢也可能虧錢,也可能白忙活,就像常言說的高風險才有高利潤。大部分普通人厭惡風險,所以也就與高利潤無緣了,甚至他們放棄了第二種的賺錢方式,選擇了出賣時間為生。
李笑來也曾經總結過,所謂的個人財富自由,指的是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這句話也揭示了賺錢的第一本質不能是出售時間。
我們回到生命的本質來看,生命的意義是體驗和作品,如果時間都賣了,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體驗生活創造作品呢?
我們剛畢業走向工作崗位的時候沒有辦法,只能賣時間,但不代表我們要一輩子陷入這個賣時間的怪圈。最悲慘的就是賣掉所有的時間,賺來的錢只夠自己生存著,或者僅僅是維持活著,沒有盈余的時間用於提高自己的技能,由此來提高自己的時間單價。
沒有盈余的錢用於投資自己的學識,由此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時間單價,再加上出賣體力過程中的消極怠工,態度上的倦怠導致技能水平和工資水平永遠止步不前,這樣的人生真的很可悲。
時間就是生命,出賣時間就是出賣生命,跟賣血賣腎沒有本質的區別,是我們前半生要致力於逃脫的惡性循環。千萬不能沈迷於其中而茫然不知,甚至不思進取還自得其樂,即所謂的知足常樂。
前半生的努力通過出賣時間獲得一定的回報,然後又用余下來的時間和工資投資提升自己的稀缺能力,直到某一天可以依賴這種稀缺能力來賺錢。這種賺錢方式的本質就是以極少的時間獲得極高的回報。
比如寫暢銷小說和長銷小說是一種稀缺能力,A和B兩個人同樣花了一年各自寫了一本小說,A的小說賣了100萬冊,B的小說只賣了5萬冊,那麽A和B賺到的錢就差很多,這就是稀缺能力帶來的收益差。
但是稀缺能力雖然可以賺錢,賺多少錢也跟商業模式有關。這個商業模式最好是不要自我設限,不封頂的,比如必經過五年的刻意練習,B的寫作水平趕上了A,兩者的銷量都是200萬冊。
此時一家電影制作商找到了A和B,要以1000萬買斷他們的小說影視改編權,這個時候A就很快地答應了賺取了1000萬的額外收入。而B沒有直接答應,他說他不要買斷的合作模式,他要求票房分紅的合作形式,於是制片商答應了分享10%的電影票房給他,那麽B就能通過票房收入分到很多的錢。
當然了,這個錢可能是個未知數,也可能由於他的這個制作不太好,收入很少,也可能電影票房高,賣10億的票房分了他一個億,他承擔的風險自然也享受到了不封頂利潤的可能性。
所以我認為B掌握了真正的賺錢模式,因為他可以承擔更大的風險,放棄一千萬買斷費,是為了更高的盈利的可能性。
其實很多演員也開始這麽做了,他們意識到了分享電影票房比收取固定的拍片薪酬更有想象空間,所以自己不收費或者收很少的錢簽約拍片,但是要參與票房的分成,這樣的演員就是有前途的。
一個頂級的黑客,他可以給500強企業打工,擔任安全主管,收取千萬的年薪,他也可以同時給多家非競爭的企業擔任安全顧問,收取公司的期權和股份作為獎勵,博取更大的盈利空間。
真正的賺錢方式的第一個臺階是靠“稀缺能力+上不封頂的商業模式”來賺錢。
掌握了稀缺能力,還不是最終極的賺錢方式,因為畢竟還有一個時間的投入,所以不能止步於此,還要進一步努力把稀缺能力打造成一種自動賺錢的機器,讓賺錢機器幫你賺錢,這才是終極的賺錢方式,這是賺錢的第二個臺階。
如果我們一生中沒有打造出一個良好運轉的賺錢機器,那麽我們可能就是別人的賺錢機器。我這里指的賺錢機器是生命中的第二個意義——作品。
這個“作品”是很廣義的,比如你的科學發明專利是你的作品,你設計的卡通形象可能是你的作品,你譜寫的音樂和歌曲你畫的名畫,你寫的毛筆字,你的藝術作品,你的小說,你開發的遊戲,你註冊的商標以及你創辦的企業這都有可能成為你的賺錢機器或者你的作品。
我們要用前半生的努力去創造一個能幫你賺錢的作品,後半生就可以把所有的時間用在自己喜歡的體驗上,這才是完美的人生。
所謂的賺錢機器,其含義就是離開了你一樣能夠運轉機器,這意味著你搭建了一個團隊,這個團隊負責把你的稀缺能力變現,而不是你親自去高價出售你的稀缺能力。
從這一點來看,演員體育明星在退役之前都還只是靠他的稀缺能力在賺錢,時間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一旦他們退居二線,讓經紀公司幫忙運作自己的IP和其他稀缺資源,以及投資一些企業或者投資一些基金,成為那些基金的IP,通過投資把自己的影響力變現,這樣就能跨越到第二個臺階,睡覺都在賺錢,躺著都在賺錢。
所以前半生我們要致力於擺脫出賣時間的怪圈,刻意練習獲得稀缺能力,並且打造出去,打造出賺錢機器,配合不封頂的商業模式,實現財富自由,然後我們的後半生就可以用來感受身為人的各種體驗。
有了以上的認知,我們就可以重新設計人生,把握好每一個關鍵轉折點。
比如出生之後到畢業走入社會之前,我們要完成基礎的學習,同時要挑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技能,當做稀缺能力刻意練習和培養。
畢業後走向社會,我們開始了出售時間來換取生存資源的階段。
這個階段非常的關鍵,千萬不要怠慢,我們將盡可能用更多的業余時間和盈余的工資投資到自身的認知提升和稀缺能力的升級方面,提高我們的時間單價,獲取更多的時間盈余和工資盈余,然後繼續投入到稀缺能力的提升中。
如此往複,直到我們的稀缺能力練成,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否則我們一生將陷入這種出賣時間的怪圈。
一旦我們通過刻意練習的時間積累獲得了稀缺能力,比如成為了科學家藝術家或者掌握了財富管理的能力、投資能力、銷售能力或者企業管理能力等等,我們就可以考慮更高的人生追求,就是馬斯洛講的自我實現。
當然掌握了稀缺能力,這個階段僅僅是賺錢的第一個階段。如果不滿足於此的話還不能放松,要繼續把稀缺能力註入到一個可以自動運行的賺錢機器當中,直到賺錢機器開始自動運轉進入人生的新境界,或者投資其它的基金成為他們的IP也是在這個階段。
因為不需要像GP(一般合夥人)一樣花時間去管理,有了賺錢機器,24小時不停地在世界範圍內幫你賺錢,你的作品這個使命就完成了,你的人生也就自由了,所有的時間都可以用來體驗人生。
正確的認知指導正確的行為,正確的行為帶來正確的結果。你跟什麽樣的人打交道,把時間花在什麽事情上,這都是跟你的認知決策有關的,所以我們要不斷提高認知去改善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