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極簡日本消費史,優衣庫憑什麽占據鄙視鏈頂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03/163914.shtml

極簡日本消費史,優衣庫憑什麽占據鄙視鏈頂端
我是波波夫 我是波波夫

極簡日本消費史,優衣庫憑什麽占據鄙視鏈頂端

一部消費史就是一部心靈史。

來源 | 我是波波夫

作者 | 波波夫

「除了物質以外什麽才能讓人變得幸福?」

這是日本商業作家三浦展在其著作《第4消費時代》中文版序言中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消費從來不僅只是一種簡單的商業行為,它從來都是融合了這個社會最複雜、最隱匿、最深刻的人性。

dfc85267

三浦展出生於1958年,正值日本經濟騰飛,333米的東京塔在那一年落成,斯巴魯360在那一年下線,第一桶日清方便面在那一年被擺到東京的超市貨架上。

六十年前,一切都顯得朝氣蓬勃。讀初中三年級時,石油危機爆發,三浦展就再也沒有長高。三浦展經歷了日本經濟從騰飛、登頂、調整的全過程,作為資深的市場營銷雜誌的主編,他在思考經濟、消費和人的關系時,把日本當代消費變遷歷史分為了四個階段:

第一消費社會(1912-1941)從日俄戰爭到二戰,東京、大阪中產階級興起,在「脫亞入歐」的大時代之下,日本整個社會掀起了一股西洋化的消費浪潮,消費主體偏向時尚文化。

第二消費社會(1945-1974)二戰結束到石油危機爆發,工作和消費成為二戰後日本人的兩大身份認同。此時的日本社會消費群體以為標準的四口之家為主,奉行的是「消費即美德」、「越大越好」、追隨美國潮流的消費觀念,私人住宅和私家車是當時最主流消費商品。

第三消費社會(1975-2004)經濟泡沫泛起到破滅,日本人的消費觀念轉向「個性化、多樣化、差別化、品牌化」,呈現出對歐洲潮流的亦步亦趨,單身人群為這一時期的消費主力,過度消費的特點十分明顯,比如家庭的每個房間都有一臺電視、一部空調。

第四消費社會(2005-2034)全球經濟危機和大地震爆發,社會老齡化加劇、不婚族繼續膨脹,整個日本社會的主流消費觀念再次發生裂變,轉向「樸素化、休閑化、本土化、日本審美」,對消費品也從大量獨自占有轉向分享、租賃。

一部消費史就是一部心靈史。

消費演變的四個階段,彼此並非簡單線性替代,而是在同一個時空共存中彼此重疊,比如在第四消費社會中,同樣也存在一些人群對歐美品牌的崇拜,只不過,這已不再是社會的主流。這四個階段的蛻變,也是日本經濟社會變化的映射:從戰後廢墟到世界強國,人口從快速增長到負增長、從傳統大家庭到單身盛行。發展到今天,當下日本已經進入了第四消費社會,這一階段的消費變化尤為劇烈。

首先,消費者的關註重心從個人意識轉向社會意識。二戰之後普通民眾的「日本夢」的標準版本是:住大房子、開大汽車、買大家電,簡言之就是要過美國人那樣生活。但在石油危機、環境問題的刺激下,日本人開始關註消費所帶來的負面社會效應,特別是對過度消費的反思,近年斷舍離(斷行、舍行、離行)正是這一思潮的結果。

其次,從私有主義到共享主義。單純的個人占有式的消費不再流行,人們更加渴望在消費中能夠建立恰當的人際連接。這並不意味著人們要放棄財產私有和個人主義的價值觀,而是許多人發現仍然在單純的金錢消費中,仍有許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從而求諸於與人際關系相聯系的分享型消費。在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之後,消費觀念的轉向尤為明顯,人們不僅需要從消費中獲得快感,同樣需要獲得力量。

最後,從崇尚歐美、向往都市轉向註重日本意識、地方意識。當下日本人已經從「更高檔、更時尚、更大牌」的桎梏中解脫出來。

三浦展的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即便一身優衣庫也完全ok ,而越是高收入階層,對優衣庫的好感度也越高。在日本,服裝品牌不再是階層劃分的標誌,同樣也不再是個性展示的第一窗口。在三浦展看來,優衣庫的成功之處,在於它把服裝從一種物質售賣轉化為了一項基本服務,為用戶提供剔除冗余設計、質量尚可的基本款,它勇敢地拋棄了服裝作為一種身份標識的功能。

view

地方意識的喚醒的另一個好處是,

「大多數日本國民並沒有為失去第二經濟大國寶座而感到沮喪。反而在慶幸,終於可以在經濟之外,找到一個其他地方的、為國民所共有的價值。」

Culture Studies調查研究所在2010年的調查就顯示,對環境問題關註度越高的人,其行為也就越日式。

參照三浦展建立的四大消費社會變遷可以發現,中國社會也處於這一歷史進程之中,不過主流的消費特征仍然處於消費的第二階段——追求「多快好省大」,而在沿海發達地區開始步入消費的第三階段——品牌成為購買商品的最主要因素,而在一線城市近年來「去品牌」、「手作」、「有機」的流行,表明第四消費社會的萌芽已經出現。

順著日本消費洪流,

可以一窺中國消費下一步隨波的動向:

中國離「過度消費」還非常遙遠,特別是在大城市。

f2deb48f8c5494ee9075103f27f5e0fe99257e44_meitu_5

在高房價的重壓之下,大量消費被抑制。當然,如果未來房價收入比高到一定程度,以至於「怎麽攢也買不起,更年輕一代可能也會徹底轉向月光。從全國的情況看,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2.4萬元,折合每月兩千元。除去衣食住行必要開支之外,這兩千元還有多少能夠用於其他消費?

對歐美日洋品牌的崇拜在相當長時間內仍會存在。

在消費者的兩個「自我」中,「和別人步調一致的自我」仍會占據多數人的消費心智,也就是說「追趕潮流、人有我有」仍然是最主流的消費心理,而另一個「與別人不同的自我」則會被深深隱藏。這既與中國人普遍的從眾性格有關(至於為什麽會從眾?從眾不是天性的膽小,更多的是外部環境之下的最優選擇),同時也與國內缺乏類似日本眾多的高品質本土品牌可供選擇有關,「與別人不同的自我」沒有可供安放的消費品牌。

購物仍然是中國人最容易感受幸福的渠道之一。

330480-14110P9594764_meitu_4

與三浦展所宣稱的日本人失掉了購物的快感、掉入差異化消費的泥潭之中不同。(差異化消費並沒有表面看上去那麽美好,往往把商家和消費者搞得痛苦不堪,商家絞盡腦汁推陳出新,而消費者又很難搞清楚究竟自己想要什麽、什麽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兩邊疲倦的結果就是商業的)中國的改革開放不過三十多年,多數人之時剛剛富裕起來,購物所帶來的快感只是高潮的初期。完

日本消費史 去品牌 中國消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6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