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去年大擴張,今年大裁員——美的繞圈

http://www.infzm.com/content/66868

一年前,規模達千億級別的美的公司放出豪言,欲五年再造一個美的。一年後,急速擴張的後果就是一場大裁員風暴。

歐美市場需求銳減、房地產業不景氣以及家電補貼政策取消,造成了美的電器巨大的庫存壓力。而急速擴張及營銷渠道的變革,更是讓美的機構臃腫,染上了大公司病。這樣的困境,顯然不僅僅是裁員所能應對。

臨近年底,正是職場人翹首企盼豐厚年終獎的時候,美的員工等到的卻是事前毫無徵兆的大規模裁員。

「他們在我的背後朝我開槍,我還沒聽到槍響就倒下了!」季曉形容自己被美的辭退「非常突然」。他是美的製冷集團中西部某分公司的區域經理。

2011年11月25日一大早,季曉剛上班,就接到了分公司營運人事部長的電話,被告知「進了崗位調整的名單」。「這一天我記得特別清楚,因為第二天就是我的33歲生日。」

11月18日前後,季曉就知道美的開始裁員,其所在的分公司也裁了一部分人。他當時想,裁員應該結束了,而且怎麼也輪不到他這位區域經理。

沒想到,「躲過」了第一波,卻躲不過一週後的第二波。

季曉在美的已經幹了十年。他2001年大學畢業進入公司,從當時四五個人的辦事處,到2008年成立至今的區域銷售公司。此前,他們一直在急速擴張。

尤其是2010年年初,美的提出「在中西部提前佈局市場與產能」。在美的看來,中西部市場已經成為家電需求增長的主力,原因在於家電大連鎖在中西部控制力較弱,美的將憑藉經銷商網絡而受益;同時,美的在中西部所設工廠的新增產能在這一年開始釋放,有產地成本優勢。

「可以說,我所在的銷售公司是感受到擴張最強烈的區域之一。」季曉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從2008年區域銷售公司時成立不到30人,三年間增加到了近200人。不過,經過此次裁員後,只剩下不到100人。

美的旗下四大銷售體系——製冷、日電、暖通和機電都出現了裁員。從2011年11月下旬開始,網絡上傳出了「美的裁員比例超過50%」的消息。對 此,美的集團在給予南方週末記者的書面回覆中表示:「此次調整沒有硬性指標,而是根據各單位實際情況進行局部差異化、結構性調整,調整幅度也沒有個別網絡 傳播得那麼誇張。」

然而,南方週末記者經採訪瞭解到部分裁員情況如下:美的暖通北京分部,原有90多人,現在裁至40餘人;美的甘肅製冷分部,原有約180人,經調整 後餘下約80人;美的日電集團南充分部和成都分部合併後,原有250餘人,經裁員後剩下60多人。從這幾個樣本看,裁員的比例少則逾50%,多則超過 70%。

「平時沒鍛鍊, 壓根兒就跑不快」

美的的意圖是:把原來層層批發代理的銷售模式改為分公司統管,促進渠道扁平化,減少中間環節費用,也能增強經銷商的自主權和能動性。但後來卻發現事與願違。直營型公司也造成了「機構臃腫」。

大裁員之前,是一場大擴張。

2010年10月底,美的新總部大樓落成之時,集團董事長何享健宣佈「五年再造一個美的」,要將美的營業收入翻番,即由當時的1000億達到2015年的2000億。這樣算來,每年的增長率需達到15%。

美的擴張的野心源自數年來家電下鄉政府補貼增多和房地產業快速發展的刺激。自2009年以來,為了應對金融海嘯的衝擊,中國政府先後出台了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空調補貼三項政策,刺激了家電銷售的快速增長。

在此背景下,美的順勢大舉擴張——在產能增加上,重點投資建設了邯鄲空調、荊州冰箱、蕪湖整體機和壓縮機、華南空調及冰箱、中央空調華東基地等六大 基地項目;在國內銷售渠道上,在全國擁有營銷網點約6萬家,其中美的專賣店超過1萬家;在海外銷售佈局上,除在越南已經擁有生產基地和收購埃及 Miraco公司股權外,還將在包括東南亞、拉美、東歐、非洲在內的地區推進自有品牌推廣和建設生產基地。2011年11月,美的還以2.23億美元收購 了開利拉美空調業務公司51%的股份。

市場份額就是擴張後的成績單。在空調市場,根據2011年前三季度的數據,兩大巨頭格力、美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31%和28%,形成了「雙寡頭」的格局;在冰箱行業,美的緊隨海爾其後,市場佔有率14%;在洗衣機市場,美的系佔比21%,僅低於海爾的23%。

「走得太快,會扯著蛋。」美的日電集團西部一位市場主管借用了電影《讓子彈飛》的台詞。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由於美的旗下有製冷家電集團(簡稱「製 冷集團」)和日用家電集團(簡稱「日電集團」)不同的產業集團,「一旦都讓他們跑步前進,就會發現有一群人平時沒鍛鍊,壓根兒就跑不快。」

2009年,美的進行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營銷整合: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各產品事業部的營銷部門都被劃入中國營銷總部,而各個事業部原有的研發、採 購、生產、計劃、物流等諸多職能依然保留。新成立的中國營銷總部將全面管理此前的60個區域銷售公司,承擔營銷策略制定和協調、指導、服務各銷售公司的職 能。

之前,區域銷售公司定位於「管理型分部」,基本上是協助經銷商操作市場。而改革的方向就是從管理型轉向直營模式,即區域銷售公司自己組織操作團隊, 直接取締當地一級代理商,由銷售公司直接面對各類分銷商和小代理。有部分銷售公司是由當地實力較強的經銷商共同出資組建,美的派駐管理人員。

美的企圖把原來層層批發代理的銷售模式改為分公司統管,促進渠道扁平化,減少中間環節費用,也能增強經銷商的自主權和能動性。但後來卻發現事與願違。

「原來的管理型公司就一個經理帶幾個兵,外加一個行政。沒有所謂的HR、財務人員等,而改革後的直營型公司就是小麻雀了,有運營、財務等等各種部 門。」上述市場主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渠道下沉」在實際中演變成「每個渠道放更多的人」,而直營型公司也造成了「機構臃腫」。「甚至滋生奢侈的行為,例 如花兩萬多塊錢買一個馬桶,連產品中心經理也要配備汽車和司機。」

「營銷渠道改革等於繞了個圈」

「從今年10月份開始,美的總部表示不再為區域公司『兜底』,而是讓各銷售公司自負盈虧。」

過去5年,美的員工人數從原來的7萬增長到20萬。「最理想化的狀態是,平均每800萬元的銷售額對應一個員工。」季曉說,按照美的2011年預計1400億銷售額來算,保留的人數應該不到兩萬人。「但現實是做不到的。」

而當市場大環境發生大變化時,美的就需要向理想化的人員規模靠近。當下,房地產銷售增速繼續下滑,歐債危機陰影中海外需求銳減,而家電下鄉、節能補貼等政策的陸續退出,也對美的營收造成影響。

根據《空調銷售》雜誌的數據,2011冷年結束時(指從前一年9月份到當年8月份為止),空調庫存高達1620萬台,是近5個冷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約佔2011冷年銷售總量的14.2%。截至10月底,空調單月庫存/銷量比升至1.7,也是兩年來的最高值。美的製冷家電集團中國事業本部副總裁王金亮 曾表示,出口、國內的銷售形勢都不樂觀,企業都紛紛在調低產銷預期。國都證券已經觀察到「美的等部分空調企業已經著手清理渠道的庫存」。

此外,10月份冰箱庫存/銷量比值為0.74,遠高於去年同期的0.33的水平,顯示目前冰箱廠商庫存壓力較大。

從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美的電器的財務數據來看,呈現了不樂觀的一面:美的電器存貨價值92億,同比增長85%,目前存貨處於歷史較高水平。這既是公司 銷售規模擴大帶來的結果,也反映了需求放緩所帶來的庫存積壓。美的一位經銷商也向南方週末記者反映,他們消化產品遇到很大困難。

中金公司在報告中指出了美的電器的隱憂: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僅增長9%,顯著低於預期;僅空調內銷同比實現正增長,出口、冰箱、洗衣機增長面臨較 大壓力;第三季度財務費用率大幅上升,主要是期間內票據貼現率飆升,面臨較大財務費用壓力;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20億,較上年同期的87億大幅減少。中金 公司預計,在白電行業需求增速放緩背景下,美的電器第四季度收入增長難有起色。

於是,為了做好「過冬」的準備,美的開始在營銷渠道上「動刀」。季曉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最近兩年的快速擴張過程中,其實區域銷售公司的推廣費用大部分都是由美的總部「埋單」的,或者由總部作擔保。「雖然區域公司有財務,但都受總部掌控。」

從美的「上規模、調結構、保盈利」九字經營方針來看,規模是放在首位的。而現在是「盈利」取代「規模」的時候了。「從今年10月份開始,美的總部表示不再為區域公司『兜底』,而是讓各銷售公司自負盈虧。」季曉說,啟動這次改革的標誌是陸劍峰的「11.17講話」。

陸劍峰是美的製冷家電集團中國營銷總部總裁。據一位區域銷售公司負責人透露,11月17日,在召集了製冷家電集團銷售公司高層的內部會議中,陸劍峰提出了各銷售公司自己「量入為出」,自負盈虧。

「營銷渠道改革等於繞了個圈。」一位美的日電集團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原來是從管理型變成直營型,現在又將直營型轉為管理型。」

而這次變革也直接拉開了美的大裁員的序幕。

目前,日電集團60多家合資銷售分公司如今只保留了11家。以日電集團廣東江門的分公司為例:這家2011年初才成立的200餘人的銷售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經歷了「從無到有」,再到大幅精簡後前途未卜的命運。

除了裁員之外,美的集團也開始為過冬儲備資金。今年10月20日,美的電器公告稱,美的集團擬將其15.30%的股權轉讓予天津融睿投資以及天津鼎暉嘉泰股權投資公司。一份券商分析報告認為,這一方面給美的地產等業務提供現金,另一方面也為美的集團未來整體上市掃清障礙。

「突然,突然,還是太突然了」

有人將口號改為:「離開美的電器,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

與美的「共苦」的是被裁的員工們——只是他們與美的的「苦」是對立的。

美的各地被裁員工在網絡上集結:幾個「抗美自救」的QQ群先後建立起來。有一個還達到了500人的人數上限,導致後來者無法加入。還有人將口號改為:「離開美的電器,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

「突然,突然,還是太突然了。」幾乎每一個被「調整」的員工都對突如其來的裁員表示費解和憤慨。不少人說,7、8月份的時候,總部的領導還來要求區域分部負責人擴大招聘,招不夠人就要對區域老總罰款,「三四個月前還說多招人,現在忽然就大裁員了」。

通過鍵盤的敲擊將情緒宣洩一番後,QQ群裡的話題無不聚焦於裁員後的補償問題。以季曉為例,他目前得到的補償是三個半月的基本工資。「人事部給我電 話通知裁員時,說給我補一月的工資;第二天協商說補兩個月的,第三天說補三個半月的。」季曉解釋這種補償的標準是「按照在美的的工作年限,工作一年就補一 個月的工資」。

不過,雖然季曉在美的工作了十年,而人事部卻從區域銷售公司成立之日算起。「2008年初成立的銷售公司,至今剛好是三年半。所以補償是三個半月基本工資。」不過,南方週末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的基層員工都只獲得一個月的基本工資補償。

對於被裁的銷售精英來說,更大的擔心是能否拿到「銷售的提成」。一位今年8月被辭退的區域財務總監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在美的,有些區域是按季度發 放銷售提成,有些是半年發放一次。「中高層與基層員工的收入分化很大,基層員工平均是每月2000元的工資,但即使是西部地區的中層,也有不少光是銷售提 成每年就有好幾萬,甚至更多。」

季曉今年的業績翻了一番,其銷售提成是6萬元。「前半年給我發了四成,還有六成沒發。」這是季曉最擔心的事情:美的承諾裁員三個月之後發放餘下的提成獎勵,但他生怕會出現變數。這也是他現在在QQ群上「忍氣吞聲」的原因。

「我每一次跟人事部的談話都錄了音。」季曉還保留了當時辭退他的郵件,他身邊的前同事都是這麼做的。

跟銷售提成無關的,是2012年校園招聘即將進入美的工作的應屆畢業生。他們在QQ群發言很少。有一名畢業生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現在就是進退兩難。

對於此前網絡上關於「幾乎所有新員工都成了炮灰」的消息,美的電器董事長方洪波曾回應媒體:「以今年的新員工為例,招聘的1100多位員工,截至目前主動離開的有幾十人,美的沒主動炒一名員工」。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季曉的心情漸漸平復下來。他說,除了通知辭退他的那一刻,他在美的那十年裡都是充實的。「尤其學會了美的雷厲風行的執行力。」他舉了一個例子,他的一位上級被突然任命外調,三天內到任,否則罰款。而這些都能被執行得無縫對接。

「在家電行業,美的給年輕人提供了最好的舞台。」一位曾在美的工作十幾年的老員工說,美的機制靈活,其他家電企業無法比。「美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遇上裁員,是他們運氣不好。」

(應被訪者要求,季曉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