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下一個交互周期的創業和投資機會在哪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22/163737.shtml

下一個交互周期的創業和投資機會在哪里?
熊貓資本 熊貓資本

下一個交互周期的創業和投資機會在哪里?

這是一次友好的“互懟”。

來源 |  熊貓資本(ID:pandavc)

某種程度上,在VC和創業圈,越是討論風口,背後越是浮現著對目標的迷茫。

眼下,我們正處於上一個移動互聯網周期接近尾聲,下一個交互周期尚未到來的時刻,對VC和創業者來說,顯得不是那麽的“生逢其時”。

在這種Gap期的尷尬時刻,什麽時候黎明才能到來,什麽時候會迎來爆發?或許沒有人能真正知曉。

但能確定性的是,我們可以“鑒古知今”,從上兩個交互周期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更從容地迎接下一個周期的到來。

6月中旬,紅點創投合夥人吳峰(Tony Wu)熊貓資本合夥人毛聖博(Peter Mao)就當前的投資熱點、VC的投資路徑、下一個交互周期的預測以及可能有的創業機會等問題展開了一場對話,更準確地說,是一場毫不客氣的爭鋒。

比如,吳峰認為,下一個交互周期的主要爆發點來自於家庭和車領域出現的新硬件和新應用毛聖博則認為,能引領下一個交互周期的終端不是大型化的車,而應該是更小型化更便攜的電子設備。下一個周期里,將由新的傳感器帶來新的輸入參數,進而產生更豐富的輸出,帶來更智能的應用形態。

比如吳峰認為,老年人是值得投資的群體,是新人群,但毛聖博認為老年人傾向於排斥新事物,不值得投資。

有分歧當然也有意合。社交的投資方向上,兩人有一些共同的看法。兩人認為,在每隔5年就有一個社交機會的周期性規律的作用下,新的社交應用在2017年到了一個合適的時間點。新的大社交形態將在今明兩年的社交公司中產生。

因為這次友好的“互懟”著實精彩,熊貓君也在一旁悄悄做了記錄,與你分享。

對 話

41

吳峰 Tony Wu

紅點合夥人,擁有10余年的投資經驗,專註在TMT領域的投資。自2007年加入德豐傑起,先後在盛大戰略投資部、北極光創投任職投資總監,在進入投資行業之前,吳峰在電力行業及電信行業工作6年時間。業務時間,讀書和長跑是他兩大愛好。吳峰擁有華中科技大學動力機械碩士學位及長江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投資代表案例:Talking Data、糖豆廣場舞、橙光、快牙、APUS、墨跡天氣等。

43

毛聖博 Peter Mao

熊貓資本合夥人,2015年發起創立熊貓資本。此前,毛聖博曾任啟明創投副總裁。在啟明創投工作期間,他曾深度參與對小米科技和小米產業鏈的投資。毛聖博在智能硬件、雲計算、企業服務和消費升級等領域有深入研究,投資代表項目有摩拜單車、Face++、凹凸租車、七牛雲、石頭科技、Insta360等。在此之前,他還參與了小蟻科技、雲知聲、運泰利自動化、同盾科技等項目的投資。毛聖博目前重點關註IT技術、社交、消費升級、共享經濟等領域。毛聖博畢業於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擁有長江商學院MBA學位。

兩人談了這7個話題

下一個交互周期的想象

“神器”會是什麽?

下一個周期的市場規模

Gap期怎麽投?

社交應用的新機會

如何尋找新流量?

投資的時機?

對話 4884 字 | 閱讀 9 分鐘

下一個交互周期的想象

吳峰:預測下一個周期的時間點沒有意義。但可以從過去兩個周期的開始、發展和結束去揣摩下個周期來到來時,我們可以看到會有什麽確定性的事情發生。

我的研究發現,從硬件和軟件上來看,每個周期都會出現4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會有一個硬件的神器出現。比如PC機和iPhone;第二個階段,在硬件的基礎上形成軟件的抽象,比如Windows、iOS系統;第三個階段,在軟件的抽象上形成生態;第四個階段,衰退期,即在生態形成的過程中硬件變得同質化,變成紅海市場,然後同質化整個生態。

軟件方面,周期同樣有規律可循。第一個周期是互聯網,從1999年到2008年,第二個周期是移動互聯網,從2009年到現在。

每一個周期開始時的一個特征是工具性應用先起來,彌補硬件的不足;第二個階段,在用戶體驗不夠好的時候,會有高粘性的剛需應用出來,比如社交、遊戲;接下來會出現一些電商、社區等應用,此時用戶體驗變好,支付系統也達到了一定的滲透率;到達頂峰進入衰退期,就會出現O2O,周期最末端的時候,流量會變得非常貴,這時候都會變現效率最高的產品形態——直播,PC時有9158,移動互聯網時有映客等。

所以,從前兩個周期來研究,我現在比較看好新的下一代計算中心出現時,會出現兩個場景,一個是家里,一個是車里。更具體來說,下一個周期的交互可能是以語音為主,視覺為輔。

我們從亞馬遜的智能音箱產品Echo上能看到一些端倪。Echo第二代產品Echo Show新加了7英寸顯示屏,一個原因是,單純語音無法產生更多的人機交互,但語音和視頻綜合起來會更好。

44.webp

毛聖博:從VC投資的角度來說,只有當一個新平臺出現,好的項目才會成批出現,每一個周期里面都會有一個硬件設備的出現。我自己的看法是,這個硬件設備會變得越來越便攜。Tony剛剛也提到亞馬遜Echo交互的信息量非常巨大,單是語音不行,屏幕是必然會存在的,這個我很同意。

我們看前兩個周期,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最大的改變是什麽?我們可以看到拍照、攝像技術的提高,可以讓人們掃二維碼。更核心的是一個因素是人們輸入的參數發生了變化。當人們把位置信息、GPS信息加到網絡中,從中產生了O2O、導航等大量的應用。

所以移動互聯網最革命性的參數是GPS,我覺得,下一代硬件必然會有一個新的參數出現。這個參數或者說維度,會帶來輸入和輸出的巨大變化。輸入的變量變得更複雜,輸出更多元化,這會是下一波的機會。

“神器”會是什麽?

吳峰:亞馬遜Echo和電動汽車這兩種東西有點像神器當初的雛形。

從銷量上來看,迄今為止,Echo在美國的出貨量突破1400萬。值得註意的是,Echo是以家庭為單位,1400萬實際上占了整個美國家庭的5%以上。當一個系統在市場滲透率超過5%以上時,意味著臨界點已經來臨。

於此同時,Echo上的Skill市場應用超過了12000個,並且每天以80-100個的速度增加,雖然大部分是沒用的,但沒有關系,剛開始總是這樣有些零碎的事情出來。亞馬遜也在大力培養在Echo上的第三方市場開發者,就是要把這個生態營造起來,把硬件的滲透率向更廣泛的人群擴散。

車也是如此。以我們常說的自動駕駛為例。自動駕駛需要很多前提條件,首要的有兩個,全電動和全部聯網。在全自動駕駛之前一定要在車里面完成這兩個叠代,它才會出現第三個。未來在軟件和硬件上要滿足若幹個條件,才會出現大規模的自動駕駛。

坦率說,現在的電動汽車就像蘋果的iPod,真正的類似iPhone的電動汽車沒有出現。

毛聖博:我和Tony的看法稍有不同。

我認為下一代的神器肯定會更加小型化。PC比手機大,手機之後的下一代肯定是比手機更小的東西,但它能顯示的信息並不比手機少。手機雖然小,手機能顯示和輸入的信息其實遠超PC。以後出現的未來是更小的東西,也會遠超手機,輸入輸出方式、人機界面一定發生巨大的變化。2014年-2015年曾經有很多種智能手表出現,但是多數沒有成功,我認為,下一代電子設備往更小的方向走是對的,只是截止到現在,顯示、電池等技術上沒有真正突破。

但是,接下來更具革命性的輸入參數是什麽,我現在沒想明白。我覺得時間肯定是個維度。另外APP之間的數據交換可能是另一個維度。

現在的APP相對來說還是一個信息孤島,還是用跳轉的模式。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數據,放在不同的App端上。未來如果蘋果在操作系統端能夠讓信息打通。數據共享和交換的價值就是無限大,整個iOS端也會更智能。

下一代交互周期的市場規模

吳峰:有幾個指標需要特別關註,比如硬件的滲透率。我比較興奮的是,這兩個市場可能會比現在的移動互聯網市場還要大。

簡單地推算一下,手機是人手一個,現在市場規模在1-2萬億之間。車以家庭為中心,從保有量來說,它應該是手機數量的1/4到1/3,但是車的價格是手機的20倍左右,車的市場規模應該是手機市場的5-10倍。這還是光硬件的市場規模,還不算在上面疊加一些新的商業模型。所以,市場的巨大值得想象。

毛聖博:汽車價格是手機的20倍,所以這個市場就是20倍。這個說法我不同意。

首先有車的人也沒那麽多,其次車的使用頻次其實是在降低的。以後車自動駕駛後,大家都沒必要買車,就像現在大家都騎摩拜一樣。只要車自動就在路上跑,車本身就會變成一種基礎設施。

45.webp

現在我們還無法說到底是基於怎麽樣的交互可以更智能,可以想象的一個場景是,我只要告訴手機,今天三點鐘需要用車,到點了,自動駕駛的汽車來了,我上車就走了。這就是一種基礎設施。

Gap期怎麽投?

吳峰:過去兩年,整個TO C的市場可能相對在一個低迷期,但我覺得挺有意思,就是很多東西是在低迷期去孕育的。我感覺,其實現在可以投的項目挺多的。

新人群方面,就像我們之前投的糖豆廣場舞。從人群上劃分,從嬰兒開始到30歲,所有按照年齡段可能都已經做滿了,可能都是紅海。在我看來,有一個確定的趨勢是將來中國的老年人會很多很多。現在糖豆廣場舞的全網DAU已經快接近500萬,兩年翻了3-4倍。糖豆這個案子當時投資受到的挑戰主要是兩點,第一點是說這個人群不知道怎麽用智能手機,第二點是說這些人付費率不高。我當時特別開心他們提這兩個問題,2010年的時候,大家也不知道怎麽用手機App,再過五年,今天大家對老年群體擔心的這些問題也不會是問題。我們要從未來去看這個事情。

毛聖博:我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不認為有新的人群出現,要看這個“新”指什麽。我說的沒有新的人群是指人群沒有變,他們只是在更替,新老更替,年輕人會老去,新的年輕人會出現。原來年輕人變大叔,現在少年變年輕人。這個就是所謂的新人群。

其次,我不太看好老年人群體。歷史上所有偉大的公司,他們所面向的人群肯定不是老年人群,“慢”是老年人群的特征,反應慢,消費慢,反對新鮮事物,他們總歸是慢的。日本老齡化這麽嚴重,也沒有看到一個很牛逼的針對老年人的公司上市。當然可以說,中國未來的老年人會更多,但那又怎樣。我覺得本質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社交應用的新機會

吳峰:最近在思考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比如,我認為,每五年會有一個社交的機會。2012年陌陌出現,到今年剛好5年了。

美國已經出現了House party、Monkey,雖然對這樣的案子我個人是持保留態度的,但我覺得基本的條件是已經產生了。

這一代人群有一些跟以前的人群不一樣的東西,以前的人群,像我們完全經過PC階段,再到移動互聯網,而現在的新人群是直接就跳到移動互聯網,從五歲就開始玩iPad。這群人群是完全在網上長大。新一代的人群和世代已經形成,那麽在今年這個時間節點,會不會有一些更好玩的、更酷的社交機會出現?

過去,我經常和一些朋友討論,為什麽中國不會出現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為什麽以前沒有出現?那麽,將來會不會出現?

到現在,新世代的人群存在若幹個爆發點,該具備的條件都具備了,但是不是可能產生,以哪種形態產生,我們不知道。

640.webp

毛聖博:社交應用的出現應該是今年或者是明年,不會是去年。去年我沒看到過什麽好的項目出現。未來兩三年內,一定會出現一個社交平臺會很火。

未來火的社交平臺也不會是騰訊本身做的。微信已經成為通信基礎設施,已經成了全人群的應用。通信基礎設施市場很大,遠比社交大,因為它打全人群,每天使用頻率也特別高,所以騰訊不會去放棄這個兩千億的東西,去做一個可能只有兩百億的新平臺。所以騰訊再去做社交產品就不經濟。

我有關於社交的幾個邏輯。第一當然是從邏輯上推演出來的,因為投資人要先形成一些跡象,形成一些標準。大概我知道腿長什麽樣,再去摸摸其他。

第一,社交肯定是做年輕人,因為社交不能打全人群。你打不了全人群,每個人喜歡的東西就不一樣,你怎麽做社交?所以說到一定有一個年輕的人群,你看Snapchat基本上是25歲以下的。我覺得18-28歲,在中國是個核心人群。你不可能去打全人群。

第二,這個Founder肯定是年輕人,太老的人不了解這個群體,沒法做。然後他要懂產品,又年輕又懂產品,又要能管團隊,至少能管十幾個人的團隊。這種人其實很難找。Facebook原來是大學生出來的,Snapchat更年輕。社交是一個永遠有機會,但是永遠很難投資的行業,因為要找到這個Founder很難。

如何尋找新流量?

吳峰:講到新流量,我覺得還是跟新的需求走。大家現在也看到一波機會,比如迷你KTV、無人便利店,大家都在研究。實際上這個場景我也很熟悉,在2013年的時候已經演過一遍了。

2013年時,360的周鴻祎瘋狂地做一件事。那時候網上流量已經走完了,簡單的工具流量已經走完了,所以他拼命地在線下找刷機流量。因為互聯網本質上是個生意,所以他拼命去線下找刷機流量。

但實際上,還是要根據需求去做一些事情。比方說最近的娃娃機。本質上,像娃娃機也好、迷你KTV也好、無人便利店也好,如果抽象到一定的高度的話,其實就是一個東西。

毛聖博:70%以上的流量都已經被BAT等大型公司統治了,如何尋找新的流量?

首先,我就要談到中小企業的發展歷史,中小企業在那麽多大企業跟前為什麽會有機會?在於說,企業大到一定程度後,再去做某些小的事情,對它來說就不經濟了。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公司面對BAT等也是一樣。

小公司的機會在於,大公司做這些事情不經濟。

另外,我想說的是,它們統治的是那個戰場,或者簡單來說,大家還在爬第一個梯子,人已經很擠了,你爬不上去了。BAT已經爬很高,你爬上去一腳把你踹下來。

如果你能找到一個新的梯子,目前沒人爬。新的梯子可能是我剛和吳峰第一階段聊到的新平臺。假設一個新的平臺出現,大家都是新的,就像特斯拉它不做一個新的柴油車,要做電動車,原來的汽車市場也是幾大集團壟斷的,在電動車這個市場特斯拉就可以成為老大。

人的本性永遠都喜歡好的東西,喜新厭舊。有新梯子爬誰還爬老梯子?大船掉頭難,做小事情也不經濟。公司永遠都是有爬不同梯子的機會在的。

48.webp

投資的時機?

吳峰:我覺得投資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做過多的假設。最好的辦法是得出一兩個最基礎的假設。比方說我們確定電動車一定是趨勢,推導出來車、樁、網一定存在。這是一個大的Picture,VC要思考投在哪個點上,我就在這里去找機會,如果做太多的推斷的話,很難出手。

毛聖博:今天我們所料想的未來的這些趨勢,一是來的沒那麽快,可能來了再投也來得及。中段是最值錢的。

吳峰:是的,Peter這個說的特別好。

類比下,前兩波所謂的車聯網,就像是當年諾基亞手機上面裝的那些軟件。當那些真正是移動互聯網形態的產品,那些就很快過時了。 今天已經形成的東西,比方說移動支付、二維碼掃一掃,我們五年前就有變相的解決方案,但沒想到最終形態從這個路徑殺出來了。

我們有一個教訓,比方說我是從2008年開始投的移動互聯網,但是在2012年的時候我們的移動互聯網已經投完了。

我們事後複盤,其實互聯網里面最好的4個公司都是2012年以後出現的,滴滴、陌陌、快手和今日頭條。

仔細去看分析這四個公司,四個贏家,其實都具備一個特點,就是跟手機的特性相關。

所以,我們做投資離不開對場景的分析,離不開對手機特性的分析,比如碎片化。為什麽之前手機瀏覽器不能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之前大家還在爭論為什麽H5的手機遊戲為什麽不會成功,這其實有必然因素。腦袋已經到了移動互聯網,但是你的尾巴可能還在後面。

我覺得大的投資趨勢其實不難看到,比方說自動駕駛是大趨勢,視頻、直播的這些機會,包括短視頻的一些機會,其實這些東西是不難看到的,難的是什麽呢?難的是說自動駕駛來的時候,你把路徑應該想清楚,這里面可能會存在著哪些細分的東西。眼睛的方向不會錯,但是你可能想不到那麽細。但是你要比別人要早一點,快一點。

交互周期 投資機會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7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