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這7個城市獲批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將成經濟新增長極

隨著我國航空業的不斷壯大,地方圍繞著機場打造的臨空經濟區隨之鋪開。

長沙1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設立,成為繼青島、重慶、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後全國第七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7個城市獲批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位於長沙主城區東側,規劃面積140平方公里。範圍包括長沙縣、雨花區、芙蓉區所轄的10個鎮(街道),包含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航空產業功能區、黃花綜合保稅區、高鐵新城等平臺載體。

作為國家一類航空口岸,黃花機場2016年旅客吞吐量達2129.7萬人次,位列中部第一,是中部地區重要的航空樞紐。交通方面,武廣高鐵、滬昆高鐵交匯於此,京港澳、滬昆、長永、長株等高速聯通各地,連接機場與高鐵的中低速磁懸浮橫貫其中,是典型的空港高鐵聯動區域,也是湖南現代交通體系最完備的綜合交通樞紐。

依托航空運輸產生的臨空經濟已成為世界新一輪經濟增長極。業內專家認為,湖南臨空經濟和高鐵經濟可以聯合,構成通向沿海地區、輻射中西部的“空鐵聯合體”。

根據國家發改委、民航局的複函意見,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下一步將按照“一軸兩核三組團”的總體空間布局進行規劃建設。即沿著空鐵聯動發展軸,圍繞空港與高鐵樞紐兩個核心,劃分三個產業發展組團和服務片區。

而在長沙之前,已有廣州、上海等6個城市的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例如,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民航局聯合印發了關於支持廣州、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的複函,指導廣州和上海有序推進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

其中,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規劃總面積共135.5平方公里,機場區域面積41.64平方公里。示範區的獲批,有利於提升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作為全球航空樞紐的國際競爭力;有利於帶動珠三角地區在更高層次和更寬領域參與全球產業分工。

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規劃範圍北起天山西路、蘇州河,東臨淞虹路、外環線,南至滬青平公路,西迄七莘路,占地面積13.89平方公里,其中虹橋機場運營作業區7.15平方公里。該示範區除了建設成為國際航空樞紐、全球航空企業總部基地外,還將建成高端服務業集聚區、全國公務機運營基地和低碳綠色發展區。

大機場優勢明顯

臨空經濟區是依托航空樞紐和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高時效、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集聚發展航空運輸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而形成的特殊經濟區域,是民航業與區域經濟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重要載體。

2015年7月,國家發改委、民航局發布關於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選擇若幹條件成熟的臨空經濟區開展試點示範,有利於發揮比較優勢、挖掘內需增長潛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增強輻射帶動作用,對於促進民航業發展、優化我國經濟發展格局、全方位深化對外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申報設立臨空經濟示範區應符合一系列條件。例如,臨空經濟示範區原則上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或者其他區位優越、物流便利、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大城市布局。臨空經濟示範區所在地機場年貨郵吞吐量應在10萬噸以上或年客流量1000萬人次以上。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梳理2016年各個機場吞吐量發現,目前已經獲批的7個臨空經濟示範區所依托的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均超過了2000萬人次,全部位居全國前十六位。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的年旅客吞吐量都超過了4000萬人次。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教授告訴記者,不同地區、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機場所帶動作用是不同的。越是經濟發達地區,對高品質的快速運輸,包括貨物和旅客的運輸需求就越強烈,機場的帶動作用就越明顯。相比之下,目前國內一些中小機場,人流量本身就比較小,尤其是一些支線機場,一天才幾個航班,在此基礎上發展臨空經濟作用就很有限。

今年2月,民航局公布的《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鼓勵地方政府在業務規模較大的機場周邊規劃設立臨空經濟區,引導各臨空經濟區差異化發展,在“機場-產業-城鎮”一體化協調發展方面先試先行。對臨空經濟區實行分類指導,突出特色,發揮示範效應和引領帶動作用。加快形成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臨空產業集聚區和示範區。

內陸城市變身對外開放前沿

對很多城市來說,臨空經濟區將成為地方轉型升級和高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平臺,尤其是對於一些內陸城市而言,臨空經濟區使得這些城市由內陸變成了對外開放的高地。

比如,鄭州空港經濟區剛好抓住了產業梯度轉移的時機,給富士康做配套,富士康主要做手機,手機的時效性很強,飛機運輸很有優勢。2011年10月,當時全國第13個、內陸首個綜合保稅區——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富士康代工生產的美國品牌蘋果智能手機開始源源不斷地從中原腹地的農業大省飛向全球,帶動河南外向型經濟連年高速發展。

在富士康的帶動下,很多著名智能手機品牌往鄭州航空區集聚,推動了鄭州航空港智能手機產業園於2014年1月提前投入使用。至2015年,鄭州航空港區生產的智能手機就突破了2億部,占全球智能手機供貨量的七分之一。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顯示,去年河南生產的手機達到了2.5億部,位居全國第三。

長沙臨空經濟區的打造,同樣使得湖南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長沙市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陳文浩表示,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的成功獲批,是湖南由內陸大省邁向開放強省華麗轉身的重要標誌,對湖南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長沙打造東部開放型經濟走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按照規劃,湖南將依托黃花國際機場,大力發展航空偏好型和航空關聯型的臨空經濟,並將其作為彌補開放短板、建設新增長點、促進全省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