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華社七評“金融安全講話”:監管全面從嚴 地方守土有責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進行第四十次集體學習,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隨後近日來,新華社連續發表述評,對“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金融安全重要講話”進行權威解讀。截至今日,新華社共發表7篇文章評論維護金融安全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7篇述評中,除了第一篇《維護金融安全關系全局》帶有總括性、圍繞維護金融安全是“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展開外,其他6篇都圍繞習近平提出的6項任務展開,其中金融監管占了2篇,同時更是強調,監管必須要跟上金融發展的步伐,補齊監管短板,避免監管空白,防範金融風險。

而最新一篇評述中,主要是對資本市場、銀行、保險如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做了闡述:資本市場方面,積極規範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銀行方面,大中型商業銀行要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豐富金融產品供給;保險方面,要發揮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長、來源較為穩定的優勢,做實體經濟的穩定器和助推器。

而就在新華社連續發文的同時,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在多個場合向違法違規主體頻頻喊話,多個部門不斷發文加強對金融重點領域、金融市場亂象的監管,監管部門間的合作明顯增強。

以下為7篇述評要點:

5月2日: 維護金融安全關系全局

評論文章指出,金融安全對國家而言關系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對個人而言關系著老百姓的“錢袋子”。文章認為,維護金融安全,是對當前金融體系的重大改革完善,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當前金融市場出現的亂象,有金融機構風險意識不足、審慎合規經營理念薄弱、公司治理體系改革不到位等問題,也有金融監管存在空白、短板,標準不統一規則不完善等問題。要維護金融安全,就要從金融機構和金融監管兩方面的體制機制入手,強化內控,補齊短板,明確規矩。要以穩固的金融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提供堅強的保障。

維護金融安全,根本目的是要讓金融服務好實體經濟。這些年來我國金融發展迅速,起到了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但不可否認,一批資金在金融領域里空轉,部分熱點城市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泡沫泛起,部分流動性沒有註入實體經濟。要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就要讓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和本源,使得實體經濟和金融的關系如魚得水,推動中國經濟順利爬坡過坎,行穩致遠。

5月3日:不斷升級對金融業的監管

文章從習近平就維護金融安全提出的6項任務中的加強金融監管展開解讀。文章指出,作為規範、管理、監督金融機構、金融業務、金融市場的必要手段,金融監管在金融活動產生後不久便應運而生。隨著我國居民財富的增加,金融活動在國計民生中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們要著力升級監管能力和水平,更好維護國家金融安全、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百姓合法權益。

文章同時強調,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管是防範“大而不倒”機構風險事件於未然;對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監管是為了織好金融安全網;統籌負責金融業綜合統計則是為了準確掌握整個金融系統的信息和數據,做到對全局、對風險心中有數,為防控風險提供一幅全景地圖。

5月4日:金融機構要切實承擔起風險管理責任

文章從習近平就維護金融安全提出的6項任務中的“深化金融改革”入手,提出“打鐵還需自身硬”,金融機構做好自身的事情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不能讓本應是風險管控責任主體的金融機構成為風險之源。

在當前整頓金融秩序的關鍵時期,金融機構應充分利用這一契機審視自身,在公司治理、經營理念、業務模式等方面進行深度變革,把穩健審慎經營的理念根植行業,正本清源、回歸主業,以簡單透明的產品和高效的服務,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金融機構必須加強自身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風險管理水平。當前一些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還不完善,尤其是一些新興的金融機構在風險意識、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欠缺,經營行為上忽視金融業發展的規律,忽視潛在風險。完善公司治理,尤其要從源頭上入手,對股東準入、股東行為進行有效監管。

5月5日:及時處置風險點 防止風險由“點”成“面”

文章就習近平就維護金融安全提出的6項任務中的“采取措施處置風險點”作了解讀。文章稱,維護金融安全首先要處置存量風險,防止風險由“點”擴散成“面”,釀成重大風險問題。這要求監管部門對現存的風險點要做到胸中有數。

同時比起後期處置,前期風險防範更為重要。不論金融機構還是監管部門都要未雨綢繆,控制增量風險。一方面,監管機構要全面排查風險,列出清單,逐一整改;另一方面,各金融機構要嚴格開展風險自查及“上對下”抽查,對於查出的問題和責任人要嚴肅處理。金融市場的風險排查往往內容上有交叉,對象上有重合,因此監管部門需做好統籌謀劃,落實責任,形成合力。

5月7日:讓金融監管為金融發展保駕護航

文章表示,金融監管在金融活動產生不久便相伴而生。金融發展通過不斷探索創新為全球經濟註入活力,金融監管則通過規範各方行為、打造健康生態致力於同一目標,為金融發展保駕護航。所以監管必須要跟上金融發展的步伐,補齊監管短板,避免監管空白,防範金融風險,形成綜合、系統、穿透、統籌的監管大格局。

金融監管保駕護航要制定好“遊戲規則”,避免“叢林法則”、避免“真空地帶”。金融市場結構複雜、參與者眾多,金融監管要在頂層設計完善“遊戲規則”,才能讓每個參與者在扮演好自己角色、把握好行為底線的同時,得到公正平等的市場機會。金融市場的運行規則從來不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不允許存在遊離於監管之外的“真空地帶”。

金融監管保駕護航要加強各個領域的合作互動。規範金融發展,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不僅需要金融監管部門的努力,也離不開各級地方政府、司法部門和其他部門的支持,要形成全國一盤棋的金融風險防控格局。在嚴監管的過程中,金融監管部門之間、金融監管部門與其他政府部門、金融監管部門與司法領域的相關合作正在逐步推進,重拳治理金融亂象的效果初顯。

5月8日:上下合力共同維護好國家金融安全

該文闡述了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在維護金融安全上的職責,這也是習近平就維護金融安全提出的6項任務之一。文章表示,一個良好地方金融生態能讓地方經濟如沐春風快速發展。反之則是因噎廢食,不僅讓地方經濟失去了外部血源,更影響了地方經濟的品牌建設和市場信用,而最受傷害的還是廣大人民群眾和實體企業。

當前有一些所謂的“地方金融”仍遊走於監管邊緣。例如各類地方交易場所經營中涉及到的類期貨問題及違規發行不受監管的金融產品等。嚴監管,不僅是專業監管部門的事情,也是地方政府必須履行的責任和義務。對待非法集資、金融詐騙,以及變相高利貸等違法違規案件,更需要地方政府以積極嚴肅的態度妥善處理。 金融業本質上是以信用為基石的特殊行業。從頂層設計到地方落實,從市場監管到機構自律,只有堅持全國一盤棋的風險防控原則,才能確保金融系統沿著正確的方向發揮其應有的功能——為經濟加油,為實體助力,為百姓添富。

5月9日:引導金融活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

文章首先提出, 金融把錢用在“刀刃”上,企業才能有獲得感,實體經濟才能獲得更多源頭活水。這就需要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通過加強信貸政策指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先進制造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環節的資金支持,提高資金的可獲得性,降低融資成本。

同時,要服務好實體經濟,需積極規範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目前中國總體金融結構仍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資本市場制度尚不完善,直接融資占比仍然偏低。要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以合格機構投資者和場外市場為主發展債券市場,形成包括場外、場內市場的分層有序、品種齊全、功能互補、規則統一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為擴大直接融資創造更好條件。

並且金融機構要突出主業、下沈重心,發揮其固有的價格發現、風險管理、資金配置等優勢,堅決防止“脫實向虛”。其中,大中型商業銀行要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豐富金融產品供給,為實體經濟“解渴”;保險機構則應發揮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長、來源較為穩定的優勢,做實體經濟的穩定器和助推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