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滙豐友邦奪命金 宗菁華 宗菁華

2011-11-03  NM

近期潮流興講金融霸權,有後生仔女更發起佔領中環行動,反對金融機構賺到盡,部分示威人士認為財團愈大愈涼薄,其中一個矛頭,指向紮營地獅子錢庄。


其 實做得錢庄,對前線員工捽數在所難免,據悉獅子的每名RM(Relationship Manager),每月目標可拆為幾條數,分別係基金同保險或I kill you later等等,就以基金為例,普通一間見得吓人嘅分行,每名RM每月要跑二千萬基金quota,唔到數就俾人照肺。 就算到數,仍未可以安樂,事關滙豐旗下有出自己的基金,若RM一味銷售其他基金公司的產品,忽略咗滙豐親生基金,仍有機會食貓麵。唔少獅子RM背後都呻滙 豐的基金表現麻麻,推薦俾客仔,盞趕客冇回頭。 至於保險界嘅一哥友邦,最近亦出新招搵生意。事緣今個月起,積金局表示打工仔若每月收入低於六千五,員工便毋須供款,換句話講,基金管理公司自然少咗收 入。 友邦於是醒起旗下數以千名嘅保險經紀為開源對象,皆因佢哋屬於自僱人士,九成九嘅保險經紀都唔會自動自覺供款(自己係僱主,邊有人咁得閒告發你唔供款)。 友邦向經紀們建議重新開始供強積金,雖然冇講唔就範會點,但經紀們已經牙痛咁聲,事關佢哋擔心要一次過供番強積金成立十年以來的欠款,以一年供款上限萬二 蚊計算,十年咪一砲過俾十二萬。

黃偉康未攞牌先開檔
平時嘅禮拜日,中環人例必抖抖氣,趁機做唔同類型嘅「課外活動」 調劑吓。但啱啱過去嘅星期日,情況有啲唔同,唔少財經人都著晒老西,俾面出席財經名嘴安祖•黃偉康同法蘭斯•藺常念搞嘅新證券行靈獅開幕。 究竟點解安祖•黃咁唔通氣,硬係要揀禮拜日開幕呢?原來靈獅另一股東乃風水師楊天命,楊師傅話呢日係近期難得之開市旺日,二話不說便扑槌。 從風水學角度看,靈獅已經開張大吉,但法理上仲未搞掂,皆因證監會還未批出認可牌照俾靈獅,安祖•黃話起碼到本月下旬,方可正式揸鑊鏟,但黃名嘴話就算納 半個月吉租都冇有怕,事關做得靈獅客仔,入場費最少一球港銀,肯定唔係坊間劈佣至五蚊雞嗰批散戶,喺咁嘅市況要搵一球港銀嘅客,真係要睇吓呢隻獅子靈唔 靈。

金牙大狀講嘢 溫室症候群
張建宗承認八十後、九十後班後生,年來「向上流動」確係多咗阻滯。但佢話唔使怕,祖國經濟蓬勃發展,肯上去拼搏,一定大把世界云云。張局長同班後生開玩笑乎? 香港地樣樣嘢有規有矩,唔使走後門、使黑錢、託人事,班後生尚有困難「向上流動」,叫佢哋去一切要聽黨話事、冇規矩可依、出盡符弗至搵到食嘅大陸,俾人生劏咗都未知乜事,更唔好講話「向上流動」矣。 其他唔好講,張局長如果唔係同班後生開玩笑,咁唔該佢身體力行,自己上大陸拼搏,睇佢有冇局長做? 班後生「向上流動」有阻滯,可能有一千個、一萬個原因,然而當中至為關鍵者係官府之溫室政策:父母有公屋住、出世有免費教育、十八歲就可以自己申請番間公屋、攤開手有綜援……俾過你都費鬼事「向上流動」啦,貪未辛苦過乎?

何家有女不用猜
嘉 域集團主席何永安,出名身邊美女如「雲」,包括鄺美雲及前亞姐曹央雲,就算刻下年逾六十,兼夾債主臨門被迫將公司清盤,仍有女下屬為他誕下幼子再做老豆。 其實坊間不時有傳何永安尚有大堆私生仔女,其中一個疑似經手人,乃上市公司財華社的老闆吉蒂•勞玉儀,皆因何永安曾在法庭指若有DNA證明自己係吉蒂•勞 的女兒生父,便寫張三千幾萬元支票做女兒生活費,但勞玉儀卻指與何永安只是生意拍檔,跟他從冇感情瓜葛,呢三千萬元純屬追債。 法庭最後判何永安敗訴,錢無奈何要俾,但可惜冇講清楚誰是女童生父,於是乎大眾當正係何家淑女,敝刊娛樂版早前寫何永安棄養曹央雲母女,亦有手民之誤,寫 咗勞女生父便是何永安。 吉蒂•勞玉儀為怕他朝嫁女俾人講閒話,於是帶埋女兒的出世紙正本供敝刊過目,表明女兒是與前夫的結晶品,希望事件告一段落。

IT人向葛珮帆贈興
嚟 緊嘅星期日,係區議會選舉嘅大日子,唔少候選人都盡最後努力落街派傳單,响沙田頌安區嘅民建聯候選人葛珮帆,除咗自己團隊派傳單外,仲有外在勢力助佢一 把,搵嚟十幾二十人幫忙派傳單,觀乎傳單內容,全部是集結媒體刊登過葛珮帆的「政績」,重點是「葛輝事件」,政府涉向iProA輸送利益,提醒葛珮帆便是 iProA創會會長,並溫馨提示,葛自稱苦讀九年所得的博士學位,由一間澳洲政府都唔承認嘅大學頒發,希望選民擦亮眼睛。 大家好自然以為贈興傳單的幕後策劃者,係同區候選對手劉家儀,但佢話唔關自己事。後來小宗索到,原來係有IT業內老闆,不值葛珮帆的所作所為,於是自發派 傳單,希望選民「認清葛珮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7

680萬牌價的士成「奪命金」?(2012/12/27)林本利

2012-12-27 NM
 
 

 

自從今年九月美國聯儲局推行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大量資金流入香港,樓價股價持續上升。政府一再推出措施壓抑住宅樓價後,資金便轉而流向其他投資市場,商鋪、寫字樓、車位、工貿和工廠大廈的價格也不斷攀升,就連市區的士牌價亦暴升至680萬元一個。

基本經濟學和財務理論告訴我們,一項資產的現值,可反映該項資產的未來收入。近年住宅樓宇供應不足,租金大幅上升,帶動樓價上升。加上利率處於極低水平,自然吸引投資者入市買樓收租。

至於的士牌價,同樣應該反映的士租金收入;而租金收入,取決於的士服務的供求。我們若仔細分析數據,便很難理解的士牌價何以高達680萬元一個。

自從政府在1998年增發200多個的士牌照後,十多年來全港的士牌照數目便維持不變。現時牌照總數共18,136個,當中包括15,250個市區的士牌,2,838個新界的士牌和50個大嶼山的士牌。的士服務供應受到限制,自然有利牌價上升。

然而,的士牌價不單受供應影響,還取決於市場需求。九七回歸時,市區的士牌價創出新高,達到350萬元一個,當時的士平均每日載客量達到130萬人次。2011年,的士牌價一度突破500萬,但載客量已跌至每日不足100萬人次,足足跌去24%!過去數個月,的士牌價急升,高見680萬元一個,較年初低位上升接近四成,遠遠高於同期住宅樓價和恒指兩成多的升幅。牌價飆升,但的士載客量卻進一步下滑,跌至每日只得92萬人次,牌價與載客量背道而馳。

若再細看的士行業的經營狀況,不禁令人感到憂慮。由1997年至2011年,領牌的士車輛數目由17,827輛微升至18,126輛,增幅不到2%,但同期涉及的士意外的車輛數目,卻大幅度攀升,由3,346輛上升至4,259輛,飆升了27%。

事實上,2011年涉及交通意外的車輛共21,078輛,較1997年的21,568輛為低。整體意外數字下降,但涉及的士意外的數字則大幅上升。去年每1,000輛的士,便有235輛涉及交通意外,的士意外率直逼公共小巴意外率(每千輛262輛涉及意外)。不知的士意外率上升是否和的士司機工作壓力大增有關。司機為了搶客或多開一兩轉,要開快車,甚至長時間工作,因休息不足而產生意外。最值得深入研究的數字就是的士全年行駛公里數字,由1997年19億公里上升至2011年23億公里,上升約20%。的士乘客量大減,但行駛公里卻大增,到底是多了長途乘客,抑或是搵食艱難,司機要空車到處覓客,浪費大量時間和燃料費?

現時的士每日租金(兩更計)大約700至800元,一個月租出20多日,扣除維修、牌費、保險費、稅款等支出,淨租金收入每月不到18,000元,租金回報率不到3%。的士司機若以680萬元購入的士,支付三成首期,向財務機構貸款七成,分25年還款,每月仍要供款超過20,000元,根本沒有足夠收入供款。最近傳媒報導個別的士司機向遊客濫收車資,不知是否為了要供車會或交租而鋌而走險。政府有關方面實應正視的士行業的經營狀況,研究的士牌價暴升,「黑的士」橫行,意外率上升和服務質素下降的原因。不要讓的士行業淪為「奪命金」,令乘客和司機成為制度下的犧牲品。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969

大陸奪命金

2013-03-14  NM
 
 

 

業績期來到,市場下一輪焦點放在內銀股身上。剛閉幕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向一眾國內銀行「開拖」。事緣上海華夏銀行違規銷售理財產品,爆煲收場,為國內逾七萬一千億元人民幣的同類產品敲響警鐘。記者在深圳、東莞及廣州等地,了解工商、建設等多間大型銀行的理財產品,發現「千奇百趣」,連西班牙火腿及「歡樂谷」門票皆可掛鹇;東莞農業銀行的職員更向記者推銷自己秘撈的私募基金生意。這些質素參差的產品一如美國次按,結構複雜,隱藏黑洞;一旦爆煲,隨時引發新一輪「中國式」雷曼風暴。難怪兩會期間中國銀監會批示要整頓理財產品,並指出事銀行要:「自己擦屁股去」!最騎呢火腿都掛鹇

記者來到廣州的工商銀行,表示有數百萬想投資,胡姓經理推介「精‧贏系列之金字巴瑪火腿特定權」,入場費十萬元(人民幣,下同),投資期五百四十七天(即十八個月),年息有六釐;最驚喜是到期時可選擇拿回現金或火腿,「呢個產品幾好o架!有西班牙或者中國火腿揀,你仲可以要晒成隻,或者幫你切片!」產品說明書寫,兩款火腿分別為「西班牙安達盧西亞黑豬後腿」及「中國精選生態優質豬後腿」,均採用純正生態養殖,被形容為「一件有生命力的藝術品」。而入場費十萬元,相等於五條火腿,即每條價值兩萬。這產品是金字公司找中介公司包裝,再經工行代銷,工行賺取手續費;過去兩年金字公司平均收入一億多,就這樣輕易集資兩億,產品還要火速賣晒,「呢個理財產品出鰦三、四日就無晒啦!你要就留電話俾我,到時通知你!」他說。胡經理又推介「精‧贏系列之張裕紅酒收益權」,入場費二十七萬,相等於三百支紅酒,投資期十八個月。產品到期時可揀取回本金或實物。「要資產八百萬以上鮋客先有得做o架!」說明書寫,到期時提取六十瓶紅酒或以上,可要求免費製作一套「個性化」酒標及包裝。除了紅酒、火腿,內地以實物掛鹇的理財產品,可謂「沒有最騎呢,只有更騎呢」,還包括陀飛輪手錶、普洱茶及歡樂谷門票等等。

賣concept前海有得炒

記者去到深圳的農業銀行,職員力銷「前海人壽海利年年」理財產品,入場費一萬元,年息兩釐半,投資期五年。「呢隻保本o架,鱓錢用鈬發展前海,好安全!」記者追問投資什麼項目,她說:「好大型o架!基建呀、運輸呀,總之好大型!」她見記者猶豫,即說:「國家十二五計劃鈬o架!主席習近平南巡第一站都係去前海!」事實是,前海發展仍屬初步,深圳市政府最快本月底才收購地皮,政策亦都未出台。而「前海人壽」保險公司這樣做,就等如透過農行替公司集資,該公司在去年三月才成立,董事長姚振華,同時持有深圳寶能投資集團。公司在紅磡有註冊地址,記者到場發現辦公室丟空多時,早已人去樓空。

膽搏膽幫人上市

今年一月,銀監會已煞停銀行代銷私募股權產品;私募股權意指幫私人公司集資搞上市,但廣州民生銀行職員本月初指,可幫記者留意,「你當係平價入股間未上市公司,例如三蚊啦,上市之後股價升到七個八,公司咪有錢俾番你囉!」記者問若股價上不到七個八怎辦,她瞪大雙眼說:「佢上唔到七個八,咪等佢上囉!內地企業好安全鮋,政府唔俾佢懐破產,最多係合併鎹!」她見記者目瞪口呆,再說:「你都唔好當投資者係傻鮋,寫明有回購條款,三年上唔到市,每年會分番百分之幾俾你!」

爆煲火頭

1. 2013年1月建設銀行上海分行銷售的「證大金牛理財產品」,錄得超過五成賬面虧損,投資者不滿建行誤導,上海銀監會要求建行儘快調查。2. 2012年12月華夏銀行上海分行的「中鼎財富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計劃」,預期收益率十一至十三釐。但理財產品即將到期時,卻無法償還本息,華夏銀行要求由擔保公司承擔責任。3. 2012年12月建設銀行宜昌分行代銷的「三峽全通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集資不足一年,三峽全通深陷經營困境,再被揭發欠債七十億元,無法按期支付七千多萬利息,結果到期日要延期三個月。4. 2012年12月工商銀行浙江分行,有前員工私售理財產品,涉資一千二百萬元,至今仍有四百萬元未給回投資者,惟工行堅稱不知情,銀監局已介入調查。5. 2012年11月建設銀行上海分行代銷「華鑫信託希森三和集合資金信託」。該公司在沒有事先通知下,突然單方面違約,不予支付最後一期利息。6. 2012年7月建設銀行浙江分行發行三億元的中江集團信託理財產品,其後中江集團因投資失利,欠債八十億元,宣布破產,創辦人俞中江因涉嫌非法吸納公眾存款被刑事拘留,產品至今未發利息。7. 2012年6月工商銀行山西分行分銷的「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計劃」,預期息率十釐,因集資公司振富集團陷入財困,無法支付利息。工行、中誠信託(即中介公司)和山西政府三方本年初會談,很可能由工行或者信託公司解決及承擔。

最危險仿次按產品

內地銀行自行研發的產品中,七成屬非保本,亦即會投資於其他公司或銀行的股票及債券等;類型及比例成疑,這類最危險。深圳工商銀行職員便介紹自家出品的「七天滾動型」產品,「逢星期一開始買,星期日結算收息,你星期三話想買,我都要下星期一先幫你買。你唔拎走筆錢,就一直滾落去。」記者追問資金去向,他只說:「都係買債券、短期信託鰟鱓,詳細銀行唔會講o架!」東莞農業銀行的郭姓職員,更捨棄銀行自家產品,另銷其他信託產品,他坦白說:「係相熟鮋公司搵我幫手賣鮋,好多人都叫我幫手,我睇過公司鱓資產先賣o架!」

危機瀕臨爆煲

記者走訪多間銀行,職員為推銷產品無所不用其極。有職員打「慘情牌」指,前線理財職員的底薪只有三千元,每月要跑數一千萬,如果上司不夠數,更要幫上司頂,「呢度一個月,有成三十幾項任務(內地將跑數稱之為任務),除鰦賣理財產品、增加存款的任務外,開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都有任務,如果達標,鰟個月都有一萬蚊人工o架。」無論是代銷或自行研發的產品,最終爆煲的話,極有機會要銀行攬上身。過去一年,內地已發生至少七宗爆煲事件,合約均註明「經過銀行審批」。去年七月在浙江發生的「中江事件」,地產商中江集團早在一○年,已出現資金緊絀,但當地建設銀行在去年不但借出三十億,更代銷一個三億元的中江信託產品,結果投資者血本無歸。這類將銀行劣質貸款包裝成理財產品出售的情況,與○八年美國次按爆煲相像。

理財產品兩黑洞

自建資金池

內地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銀行理財產品銷售餘額達7.12萬億,按年增長56%。評級機構惠譽更估計,數字可能超過十三萬億,佔商業銀行存款一成六。內銀熱衷銷售短期的理財產品,除為賺取佣金,更為賺息差。關鍵在建立一個資金池,再投資高息但年期較長的債券、票據和信貸資產等,賺取息差。前唐山銀行副行長師陽解釋:「銀行是『借短錢投長債』,譬如不斷發行三個月到期的理財產品,給客戶利率可能是三、四釐(年度化),再用這筆『短錢』,買入三年到期的隧道債、企業債,利率是六、七釐,從中賺息差。「銀行還會向存戶推介到期日為月末或季末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在到期贖回後,將資金放回存款戶口,銀行便可通過嚴格的貸存比率外,又賺取手續費及佣金等外快。」遊戲聽落簡單,但由於理財產品多屬短期,而銀行買入的都是長期資產,在贖回期前,必須確保客戶「車輪轉」買入一批批新發行的短期理財產品,確保資金鏈不會「斷鏈」。另邊廂,銀行擔當採購員,在金融市場大買特買,外間無法知道銀行買了什麼資產,而銀行間亦會互買對方產品,結構複雜,猶如一個資產黑洞。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財產品中心研究員王增武坦言:「投資者很難知道理財產品究竟買了哪些資產、投資方向為何,而且比例不明。」

民行、招行最「甘」

假如理財產品「爆煲」,銀行被迫「貼錢」填數,中、小型銀行最「傷」。美資研究機構Bernstein Research去年底的報告指,截至去年九月底,內地中型銀行的理財產品,佔存款總量達百分之八至十五,其中民行及招行比率最高,分別達一成五及一成三,遠高於四大國有銀行。民行中期年報顯示,其代理業務手續費增長172%至十億元,期內新發行理財產品達1,381款,銷售規模4,522億元,招行增幅亦然。報告估計,假如民行及招行有一成理財產品需要撇賬,民行及招行今年盈利隨時按年倒退55% 至60%;若三成產品撇賬,更要由盈轉虧。此外,若監管機構要求把該批理財產品全數計入內銀的資產負債表內,將蠶食各行的資本充足率,屆時各銀行就要現真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28

奪命劏房業主舐到盡

2013-10-10  NM  
 

 

上星期六,長沙灣又發生奪命劏房火警,現場原是一個連平台的低層四百呎細單位,業主又劏又僭,以鐵皮搭建成一個有十二個劏房,達二千呎的「小城寨」。警方調查後相信是石油氣爆炸引發大火,有住客控訴業主尖酸刻薄,不斷加租及追租,揣測死者無租交而自殺;全身珠光寶氣,姓勞女業主雖被警方帶署,但並無落案。本刊發現事發單位六年前就因僭建被釘契,業主去年五月樓市「癲」峰期,圖出售該物業,還舐到盡,列明如遇一切清拆責任均由買家承擔,但亦有人願接火棒,反映劏房回報高,有價有市,業主當然有恃無恐。

燒死劏房住客現場,是保安道廿七號新寶大廈一樓F室,經屋宇署檢查,發現火災後這一列僭建劏房,有可能倒塌,天花嚴重損壞,出現結構性危險,除要即時緊急加固,並在週一向法院申請封閉令,全面清拆整層平台劏房。屋宇署又證實,該單位早於二○○七年已被釘契,署方最近再接獲有關投訴,將該僭建物列作須優先取締類別,並已向業主發出清拆命令。

繼續劏

一直懶理清拆令的劏房業主名叫勞紅寶,年約五十歲,附近的地產代理都認識她,「係呀,佢(勞)一出現你必定認到佢,第一佢好高大,兼梳一個高四吋嘅髮髻,配埋鑽石、翡翠全身都係,點會唔記得佢呀。」代理又透露,勞是個短炒客,專門吼深水埗、荔枝角及旺角舊樓,手頭物業不少,有些物業則改建成劏房收租,生活富泰。據本刊調查的資料,勞紅寶過去十年最少炒賣過十七個物業,有些持貨三幾個月,獲利十多萬即止賺,密食當三番下,累積賺了八百六十多萬,目前仍持有的物業總值一千八百多萬,當中除了火災現場外,記者發現最少還有上海街二百八十七號裕景大廈一個低層單位,及廣東道八百六十七號祥發大廈高層連天台,均改建成劏房出租。住在火災單位樓上的趙先生表示,勞雖然富泰十足,但愛做獨行俠,甚少和朋友一同出現,平時作息有序,早上會去大角咀一間酒樓飲茶,然後到深水埗及長沙灣一帶相熟地產鋪打躉,再巡視業務及收租,傍晚就到旺角花園街買餸。不過,自發生火災後,勞連日龜縮,記者一直未見她再到區內飲茶和收租。

無尊嚴

週一,居於火災單位的劏房住客,陸續返回災場收拾物品,六十四歲的胡先生憶述火警經過︰「半夜兩點幾,當時無人嗌火燭,淨係嗌報警,我以為係兩公婆嗌交,跟住連爆三聲,我忍唔住開門睇吓。」胡見火光熊熊,濃煙密布,起火源頭是走廊另一頭的八號房。消防員向居民說,相信火警是由打邊爐用的石油氣樽引發︰「個單位燒到嘭嘭聲,隔籬個六號單位火光熊熊,火勢好猛烈。」住在上址的,多是單身男女,胡指起火的八號房,是一名年約四十多歲失業男子獨居,大家稱他做「肥仔」。胡慨嘆︰「我諗佢(肥仔)係自殺,因為初初爆嗰幾聲,我又唔見到佢嗌救命,又唔見到佢嗌痛。」「聽其他住客講,肥仔係有少少病(精神病),加埋個業主又鬧佢,人都有尊嚴o架,谷氣得滯,整單咁嘅嘢都唔出奇。」胡猶有餘悸地說︰「自殺都唔好話要叫人陪你死,好彩今次走得甩。」他回憶,住客在睡夢中被濃煙嗆醒慌忙逃生,有人手抱幼兒逃生,有人則爬出後巷簷篷外進退不得,「好彩當時火勢無向大門方向燒,大家仲有時間衝出去。」 胡表示,他租住的二百呎劏房,月租三千八百元,有獨立廁所。他從報紙新聞相片中,認出業主正是勞紅寶,並說︰「呢個業主真係奄尖腥悶,郁吓就加租,唔會理人哋嘅環境,如果你埋怨,佢就會話,住得過就住,住唔過就搬,呢啲就係壓力囉。」胡又說︰「業主就梗係向錢看……但佢(業主)刻薄得滯,自己今日都蒙受損失啦,你估佢好過咩?」

不平等

記者翻查土地註冊處記錄,發生大火的單位,即新寶大廈一樓F室,業主勞紅寶於去年五月廿五日,與三名準買家簽訂臨時買賣合約,但至今一年半,雙方仍未正式成交,從本刊獲得的合約副本,發現買賣雙方訂定多條「不平等」協議,買家須承受極大的風險,如「該物業如在成交前有任何命令,由買方負責一切履行命令之費用及清拆」、「買賣雙方同意買方接受完成交易前,政府部門或業主立案法團向該物業或大廈發出維修或僭建清拆命令……賣方概不負責維修之費用」,以及「每月租金二萬元正(估計現時已升至近四萬元),如要拆平台,賣方(勞紅寶)同意買方將每月租金一次過補給賣方。」

這份臨時買賣合約,附加的協議到底有何用意,大律師陸偉雄分析,相信魔鬼就在細節中,他說︰「業主可能早知道屋宇署有清拆令啦,但文件上冇講明要清拆,佢只係話政府要清拆你就清拆,咁新買家可能唔知道有清拆令。業主有可能呃咗新買家,令新買家蒙在鼓裡去買。」

合約條款看似很「辣」,但新買家依然簽約,陸偉雄估計準買家想「摸貨」,他說︰「睇落去係似摸貨,有一年時間『摸』出去,其間讓買家有利可圖,可以將物業摸出去俾其他人士。」至於如要拆平台,相信是指僭建部分,租金就是每月劏房的總租金,一次過補給賣方,就是確保業主在未成交前,仍可收到豐厚的租金,絕對是舐到盡。

圖卸責

屋宇署六年前已頒令清拆該單位,但勞紅寶依然毋懼風險,於二○一一年以二百廿六萬入貨,欲於二○一三年五月以二百四十八萬掟貨並完成交易。而未完成交易期間,單位發生大火,那責任誰屬?陸偉雄指,合約仍屬臨時性質,新買家現時無須承擔法律責任,他說︰「而家仲屬於好盈發(勞紅寶)呢間公司,因此呢間公司的負責人,應該負責各方面的維修保養責任。」陸又指,根據《建築物條例》,業主擅自改變樓宇結構,而沒有獲屋宇署批准,即屬違法,但他一語道破劏房「野火燒不盡」的關鍵︰「政府立場飄忽,好少檢控業主,因為一檢控,可能會好多人冇屋住。而家仲有關愛基金津貼低收入劏房戶,政府變相默許劏房的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735

營建改革牛步 台南重演九二一悲劇 奪命原因如出一轍 政府、業界根本沒學乖

2016-02-22  TWM

一樓嚴重破壞、一屋公司不負責,乍看是二○六震災主因,其實是九二一災後鑑定。 相隔十七年,營建防震仍陷相同陋習,台灣人真能從每次災變學到教訓?

二月六日凌晨發生規模六.四有感地震,震央在高雄美濃,但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卻在台南。

台南市永康區的維冠金龍大樓倒塌,奪走一一四條人命。這是台灣自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後,傷亡最慘重的震災,也是歷來因單一建築物倒塌造成最多人罹難的悲劇,超過九二一造成八十七人死亡的台北東星大樓。

只不過,維冠社區附近二到四層樓的矮房、公寓大多沒事,讓人合理假設:維冠倒塌的原因是以「人禍」成分居多。而媒體相繼報導,原因恐與其箍筋結構不足、非法借牌以及一樓牆壁被打掉有關。

借牌盛行、施工草率

震災奪命肇因於業界沉痾

「騎樓式房屋和開放空間的一樓遭地震嚴重破壞」、「施工的瑕疵」、「借牌文化盛行」、「不負責的一屋公司」、「缺乏使用管理」…,這些乍看是在追究維冠大樓倒塌原因,其實,卻是早在一九九九年十一月,由知名建築師、前消基會董事長白省三,在深入九二一災區實勘後,寫下強震造成死傷的原因。

相隔十七年的兩場震災,怎會有如此相似的原因?細看白省三當年報告,更會沉痛的發現,政府、建築業界這些年來,根本沒學到教訓。

「這次大地震被震倒或撕裂的建築物中,可看出台灣建築物普遍存在的施工品質問題,典型問題包括混凝土強度不足、鋼筋太少、箍筋綁紮未按圖施工……充分反映出沒有專業能力和施工太草率的情況。」這是白省三文中對於「施工瑕疵」的描述,也正是台南地檢署聲押建商林明輝的理由之一,箍筋數量比結構計算書少一半,導致樑柱接頭強度嚴重不足,影響耐震能力。

其次,南檢調閱卷證發現,維冠金龍大樓簽證建築師是張魁寶,設計卻另有他人,有借牌申請建照嫌疑。也與白省三直指的「借牌文化盛行」問題不謀而合,「工程界人人皆知,政府主管單位也明知,可是沒有人去處理取締。」白省三在文章中痛批:「這些出借牌(執照)的建築師或專業技師,往往不了解工地在哪,更不必談出面負責。」十七年前借牌已是沉痾,十七年後情況依然。「清查一下,全台灣有幾個主任技師是真正在掛名的營造廠內上班?落實專業簽證與杜絕掛牌、借牌,是業內必須改革之處。」一名不願具名的建築業者說。

一屋公司、軟腳建築

建築法規多年來形同虛設

林明輝不斷開設新公司推建案,看來也是白省三點名「一屋公司」鮮明佐證:「建商在房屋建成、交屋後不久,就將公司解散註銷,下一個工地再成立新公司,其目的是在規避保固的年限、房屋瑕疵的修復以及稅負的逃避。」至於外界指向建築結構出問題,專家認定可能一樓出租給燦坤的店面,樑柱及隔間較少,形成「軟腳蝦」建築。燦坤在第一時間拿出承租時的照片,強調未做任何更動,並出示租賃契約,強調無權更改建築主體,更在接受採訪時強調,承租各地賣場都經過嚴謹評估。

打穿內部隔間正可對照當年白省三指出「缺乏管理」的關鍵問題;「許多房屋為變更作為餐廳、銀行、商場等,任意破壞隔間牆……甚至樑柱穿孔或打掉,降低結構安全,使許多建築物岌岌可危而不自知。」並指出《建築法》第七十七條規定,主管機關對於建築物得隨時派員檢查其有關公共安全之構造與設備,而公眾使用的建築物,更應定期會同有關機關檢查,「多年來這種規定形同虛設!」一位營建業相關人士坦言,公部門只管施工前審圖、發建照、訂施工期限,以及是否按圖施工,「結構和承載力都不管!」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過去十七年兩次慘重震災的原因高度重疊來看,這句話對政府而言猶如馬耳東風,無論是制度面的改革與法規落實,彷彿都對九二一巨震的生命損失無感;諷刺的是,白省三當年這篇報告的標題,就是《以生命作教材、落實建物安全》。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防範下一樁悲劇還來得及

此外,震災後許多人關注土壤液化的問題;對此,行政院長張善政十四日說,一個月內會公布國內的土壤液化潛勢區域。北市府也說○九年就已公布三千多筆液化區域資料,工務局去年整理資料時,發現已增加一倍以上樣本數,預估半年內更新報告。

另方面,「防災型都更」也在震災之後成為話題,台北市長柯文哲就宣布,將在一個月內公布「台北市都更戰略方案」。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副處長謝登武則表示,市府將提供老屋健檢,都更處負責「抓藥、治療」,除了一般都更,還有整修補強、簡易都更等方案。

但,這些看似箭在弦上的計畫是否真能落實,恐怕仍待考驗。柯文哲坦言,自士林文林苑事件後,北市都更幾近停擺,「這是滿政治性的題目。」二○一四年知名媒體人陳文茜曾表示,台北有很多老房子,一推動都更,就有學生抗爭聲援,輿論也聚焦在拒遷戶遭遇,若台北巨震造成房屋倒塌,大家又會回過頭怪政府都更太慢,「民粹比土石流還可怕。」她說。

二○六震災,台灣再一次以生命換取教訓,如果法規仍形同虛文,如果業者未能秉持良知,如果民眾寄望住宅安全卻嚴拒都更,下一次天災,教訓恐怕還是會來臨。

撰文 / 陳柏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27

揭發展商「奪命」按揭推客上車變「上路」

2016-06-02  NM

有見樓價跌勢已成,近來不斷有聲音要求金管局放寬「辣招」。然而,金管局一直不為所動,樓市繼續死寂。

為賣樓去貨,發展商實行「自己按揭自己造」﹗上月開始,多間發展商利用自己旗下財務機構,向買家提供超筍一按優惠。其中嘉里推售屯門「滿名山」,竟然免入息審查、免壓力測試,兼且頭五年免供本金!即是說,「零收入」都可以上車,即時觸動金管局神經。

而最踩界的,是沒有了按揭成數的金剛罩,買家想買幾多就幾多。本來已脆弱的樓市,將更難掌握,慢慢推向樓市懸崖。

為極速散貨,發展商已無所不用其極。今次最進取的竟然不是長實,而是輪到一向較為保守的嘉里集團出手。嘉里位於屯門掃管笏的「滿名山」,賣點是位處貴族學校哈羅隔籬,入場費三、四百萬元,看似非常吸引。不過樓市近年水盡鵝飛,項目一千一百伙,賣了半年,仍即牙膏般未賣完。

兩星期前,嘉里開始推出一個名為「1838」的一按計劃,除了免入息審查及壓力測試外,頭十三個月更不用供息供本,其後兩年亦繼續免供本,只需供一釐息。假設買入一個四百萬元單位,首期便只需八十萬元,其餘三百二十萬元由發展商借出,第二至第三年的供息成本,只是二千幾元!到第四及第五年才增加至萬三元左右,其後買家才要搵銀行做按揭,抬錢贖回單位,簡單講就是變相「貼埋大床」引你上車。

嘉里職員叫記者「做數」

記者致電嘉里「滿名山」售樓部查詢,職員極力游說這個計劃,坦言可讓買家投資搵錢。只要過了政府規定的三年雙倍印花稅期限,待樓價升就可賣出去,她笑說:「第一年唔使供,第二、三年供一釐息咋,幾千蚊之嘛,我諗唔會供唔到嘅。有好多客諗住樓價升就會賣咗佢,或者到時出面有按揭優惠,但期間你租俾人可以賺租。」由於五年後就要還錢給發展商,買家屆時想上車自住,就要找銀行上會。記者訛稱收入不穩,擔心五年後都難以找到銀行肯借錢,職員竟這樣暗示:「我哋俾呢三年時間你,你點都會有一條好嘅數,給你俾銀行去借錢,咁呢個就真係要自己預備了,咁你應該明我講乜嘢啦。」他接着說的更驚人:「你做生意嘅時候,條數可做靚啲,其實銀行睇你三個月至半年的入息,你呢幾個月,你自己做生意嘅時候,你有啲數自己做囉。你自己account(戶口)嗰啲,睇你點樣做法,總之你點都有一個可以搵銀行借到錢嘅做法。」整個計劃,最觸動金管局神經的,是金管局本來已向銀行綁上按揭成數限制,但發展商因不受限,公然視作透明。此計劃並無限同一買家可買幾多個單位,在現場負責推銷的經紀透露:「就算你已揸住五層樓、十層樓,又或今次你一次過想買兩間,你都可以用這個付款辦法。就算你在出面買間一千二百萬嘅,你造五成按揭,你都要拿六百萬出來,點解你唔將呢六百萬斬開,喺呢度買六間呢?所以上星期好多人買兩三間。」計劃推出後,市傳有買家一次過買入六個單位投資,完全違背了監管機構一直要打擊炒家的意圖,為樓市埋下了一個深水炸彈。

買家包括地盤工人

在嘉里力谷之下,「滿名山」兩個星期已沽近六十多伙,當中有九成買家採用此計劃。上週六,記者前往位於MegaBox的滿名山銷售處,上午十時三十分已有不同類別的買家前來排隊,包括年輕情侶、年長人士、一家幾口等。不過,究竟用此類計劃的買家,有幾多實力?記者與其中一個買家陳先生傾談過。做地盤工人的他,月入兩萬多,太太是家庭主婦。一家三口,只有他一個人搵錢。堅持不出鏡的陳生購入一個四百幾萬的一房單位,選用這個免入息審查八成一按計劃,要付的近八十萬首期亦是向家人借來的。他說:「平時都有儲錢,但多數用喺BB度。我看好樓盤升值潛力,就打算買來投資。」當三年後樓價升,陳先生當然笑呵呵,但假如到時沒有買家承接,陳先生又未儲夠錢贖回單位,便要將餘下的按揭找銀行做轉按。分二十五年攤還,他每個月要向銀行供一萬四千多元。收入只有兩萬多的他,完全不符合銀行的壓力測試規定。事實上,做地盤的他收入不穩,要向銀行上會亦屬高難度。而當陳先生要斷供的話,單位將由嘉里旗下負責承造一按的財務機構收回,變成銀主盤在市場拍賣。

長實流水賬當入息

除了嘉里,長實旗下多個樓盤,如元朗的「世宙」、紅磡「VIVA」及「悅目」等新盤,都推出「8成按•無壓力」的一按付款計劃,一按最高貸款額佔樓價五成。表面上,長實要求有入息審查,較嘉里嚴謹,但實質都是數字遊戲。記者前往長實VIVA售樓處查詢,職員教記者做流水賬,公司會接受,「你有沒有流水賬呀?自己入番錢俾自己。」記者稱過去一段日子收入不穩,他指由於樓盤在明年三月才要上會,還有時間做靚條數,「這裡有個好處,是不用即時供,其實條數仲可以做靚一點。現在先付百分之十,跟住的九成,就在出年四月前才繳付。你還有成年時間去做靚條數,變相你之前的數都是不太緊要。一年的流水賬都OKo架喇。」流水賬點樣做?他說:「你最緊要自己入番票俾你自己,唔好入現金,最好入票,叫做出糧俾自己,都是一份工啫,咁有個入息咪搞掂囉!」

世宙撻訂之冠

過去一年,發展商把新樓減價近一至兩成,加上層出不窮的按揭優惠,一手樓市場表面上交投仍然十分活躍。然而,記者翻查過去一年推出的新盤,撻訂的數目亦相當驚人,當中尤以位置偏遠的元朗細價樓「世宙」及紅磡的「環海東岸」最多,分別達二十三及二十個。此類樓入場費只需二、三百萬,但相比豪宅,撻訂比例更多。據區內經紀指,撻訂多是因為有部分準買家未能找銀行上會,反映買家能力參差。現時發展商推出一按優惠,進一步吸納這類買家,他日撻訂,又或單位成為銀主盤的機會大增;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表示,推出這些計劃發展商最着數,因為進可攻、退可守,「第日收番個單位當二手樓重賣,仲唔使守咁多賣一手樓嘅規則,成本唔多!」一手多撻訂,二手樓市亦元氣大傷,跌最甘的太古城呎價年初至今已跌9%。

與用家對賭

湯文亮認為發展商此舉,其實是與用家對賭樓價,「如果樓價上升,咁發展商咪賺少咗,但如果樓價下跌,發展商成功去庫存。對於買家嚟講,如果升,佢賣咗都有賺,但如果樓價跌,佢蝕嘅係百分之二十嘅首期,但都賺咗住。呢個期間,買家可以儲錢,儲到一筆錢,到要贖回嘅時候,都俾到一筆。」而他認為發展商一方面亦是「buy time」,賭金管局在三年內放寬辣招。屆時這批買家就可以找到銀行承造按揭:「三年時間,我唔信金管局都唔放寬辣招!」自這些一按優惠出籠後,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即時有反應。他表示該局不會監管發展商,但關注銀行對地產商的融資風險,若情況持續,會與銀行跟進,衡量銀行的風險管理是否要做多些功夫。金管局只出口術,未有發出警告,湯文亮認為反應不算太激烈,因為金管局現階段的確未能放寬辣招,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樓價雖然係跌咗,但係按揭保險嘅每日平均宗數,依然係上升緊,即係代表市場仲有一批購買力,如果金管局現階段放寬辣招,引晒購買力出來,樓市來個大反彈,金管局咪俾人鬧囉!」

對賭樓價發展商推新按揭「賭局」

2015年2月樓市炒到癲,金管局收緊銀行可借出去的按揭。總裁陳德霖宣布700萬元以下自住物業,按揭成數降至6成,仲收緊埋壓力測試。

2015年-2016年市民開始轉搵財仔借錢買樓。

2016年5月地產商加入戰團。其中嘉里開賣屯門滿名山,提供的按揭計劃最出位。這個「1838」按揭計劃,不用入息審查,不用壓力測試。而且借出8成一按,年期5年,其間只需要供息,不用供本。假設買入$400萬單位,地產商借足$320萬。第1年不用任何供款,第2至3年的月供,只需供息$2,667,第4至5年也只是供息$13,333。

〈5年後〉假如樓市升:其間租出單位收息,5年後再賣出單位,即時財息兼收。這計劃有九成買家選用。假如樓市跌:由於發展商只借5年,第5年就要搵銀行或財仔,還錢給地產商。如果是零入息上車,供不起樓地產商便會收回,屆時地產商可追差價。而地產商收回後,可以當二手樓賣,不受新樓監管條例限制,自由度更大。

撰文:梁佩均、黃嘉慧攝影:林志謙攝錄:林志謙、關永浩[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22

宜家“奪命抽屜櫃”僅在美召回背後:國內召回機制不健全

在馬爾姆抽屜櫃傾倒致死的又一悲劇在美國發生後,宜家美國發起了同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的討論,結果之一就是,6月29日,在美國和加拿大市場,該系列商品被宜家召回。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宜家的“奪命抽屜櫃”,在美國總共銷出了2900萬個,在加拿大銷出了660萬個。

而目前在國內關註和熱議的是,該系列產品在中國仍然在銷售。

對於產品的召回行為,宜家方面表示,家具傾覆的問題對整個家具行業來說都是一個嚴重的家居安全問題,根據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的說法:在美國,每兩周就會有一例由於電視機,家用電器和家具傾覆所造成的死亡事件發生。而此次的召回是基於(美國)當地所采用的ASTM標準。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此次除了北美地區的產品被召回,其它40多個國家未啟動召回,包括中國在內。宜家方面給出的回複則是,宜家的抽屜櫃符合歐盟及其他所有國家對該產品的強制性標準。在中國,宜家抽屜櫃符合中國國家標準(GB/T 10357.4-2013)中家具力學性能試驗第4部分:櫃類穩定性的標準。

換而言之,公司認為產品符合中國國家標準,暫時無需召回。

不過事件發生後,記者獲悉,目前上海質檢部門已約談了宜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了解核實有關情況。上海質檢部門稱,將進一步對有關情況進行核實,督促宜家公司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切實保障中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國內家具產品市場,出現大規模召回的情況並不多。“這個和我國整體消費品召回機制的不健全有關系。”上海市家具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程浩告訴記者,國外有成熟的召回機制,大多數是行業主管部門和質監部門聯合監管,但在國內,因為不同產業歸屬不同單位主管,故難以明確主要負責牽頭的部門。“(在國內)產品召回大多數情況下,屬於企業自主行為,目前備案機制也比較缺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085

【熱評】宜家“奪命抽屜櫃”為何不在中國召回?

他們是一家來自瑞典的家居公司,2015年銷售額319億歐元,雖然沒有上市,但憑著收入排入《財富》500強沒有問題。

他們的遠景是“為大眾創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經營理念是“提供種類繁多、美觀實用、老百姓買得起的家居用品”。

他們叫宜家,中國總部在上海商圈最著名的上只角——徐家匯。從1998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商場開始,宜家在中國已經有20家門店,2015年在中國銷售額達到了105億。

但,他們不打算在中國召回全世界已經至少讓6名孩子失去生命、給36名孩子造成了傷害的馬爾默(Malm)“奪命抽屜櫃”,至少目前沒有這個打算。在存在倒覆風險的102個子系列抽屜櫃中,有22個品種仍在中國銷售,但在美國、加拿大,卻已經被召回了3500萬件同類產品。

這是一種什麽邏輯?我試著理解。

首先,很簡單,宜家不準備召回的原因,如他們接受采訪所說——這個產品是符合中國的國家規定的。這句貌似尊重中國法律,實則雙重標準的口號,我們聽到太多企業說過了。紅茶企業說過,奶粉企業也說過,太沒有創意。

雖然,宜家接到了深圳消費者委員會的質疑,要求宜家不能歧視中國消費者,在中國經營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而且新《消法》也的確規定了汽車、兒童玩具、食品、藥品以及有缺陷的任何產品要實施召回。但目前,中國的“缺陷標準”里的確沒有一條規定能說明宜家的產品馬爾默不符合質量標準,所以宜家仍然可以堂而皇之說合格。

再說,區區一個深圳消費者協會,宜家怕什麽?消協可以對商品與服務進行社會監督、可以向消費者提供咨詢、受理消費者的投訴、甚至可以提請鑒定部門鑒定、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可是中國消費者協會沒有執法權,宜家可以對這種質疑不聞不問。相比之下,宜家可能只害怕美國、加拿大這些國家詳盡完善、訴訟成本高昂、容易造成官司漫長、影響惡劣的消費者保護法。害怕他們的法律和消協,所以在這些國家召回?

談到法律,宜家大概從來沒有把法律當成日常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看宜家的網站,在全球的高級管理層里,宜家有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執行官;有戰略、流程、組織發展及IT部門經理、產品系列及供應鏈經理、人力資源經理;有零售及拓展、首席可持續發展官;甚至企業傳播經理也可以在高級管理層中占有一席之地,可是宜家沒有法務人員在高級管理層里。 這並不是說宜家沒有法務人員,但是這種安排就是一種認為法務不重要的思維,雖然別的大公司都把法務顧問提到非常高的位置。

說到企業傳播經理,也就是中國通常說的公關。在這次“召回門”事件中,他們似乎也沒做什麽。宜家的網站沒有就此事的說明,也沒開新聞發布會。雖然媒體不斷打電話進來質問,可是公關可能只有一份標準的QA(提問和回答)照著念就可以了。2015年,宜家的商場總客流超過了7.71億人次;宜家中國的俱樂部會員增長了42%;官網的訪問量同比增長了52.5%,達到了5300萬。難道只有這些才是宜家希望公關傳遞的信息?

媒體問過,大家常常聽說,宜家的瑞典阿姆霍特總部像一個集權機構,它不停地發出指令,地方團隊只負責執行,才讓這個龐大的跨國公司快速運轉。不,宜家中國告訴你這都是錯的。

在2015年對外采訪中,宜家中國區零售經理朱昌來說過:“相信很多其他公司也會說,as global as possible, as local as necessary(盡可能的全球化,盡必要的本土化)。但宜家對中國很放權。在中國市場,一個策略的制定,取決於商場經理和他的團隊對本地消費者購物習慣的了解,取決於是不是有好的結果。”從“召回門”這個事情大家也看得出來,宜家不光是說說,真的是放權中國,宜家中國的決定跟全球的決定完全無關。

宜家2014年在中國銷售額88億,2015年在中國銷售額105億,增長將近20%,開店計劃已經排到了2025年。可能是這種“好的結果”,這種業務蓬勃發展的底氣,才讓中國區零售經理朱昌來說得出“宜家不需要在中國改變的是品牌的形象”。

最後,你覺得宜家怕投資人嗎?可能宜家也不怕,宜家的資深顧問及創始人Ingvar Kamprad說過了:“我決定宜家不進入股票市場,我不希望宜家依賴於金融機構。”所以這家公司也沒有華爾街那些西裝革履的那些家夥指手畫腳,也不會有股民用腳投票。宜家只記得自己是“價值驅動型公司”,這就夠了。

可能是這些邏輯,才讓宜家在中國說得出:“馬爾默這個產品如果是固定在墻上是安全的。”

(作者為五百強公司管理人士,文章不代表本報觀點,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與作者交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089

精準“奪命”電話詐騙案背後利益鏈

如果不是8月19日的一通電話,18歲女孩徐玉玉在10天後就可以到南京郵電大學報到了。

這通電話,騙走了徐玉玉上大學的9900元費用。此前一天,徐玉玉接到了教育部門發放助學金的通知,而騙子也聲稱有一筆助學金要發放給她。這讓她放松了警惕。在報警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暈厥,不幸離世。

徐玉玉事件前後,同樣的悲劇發生在一名大二學生宋振寧身上。

《魯南商報》8月25日報道稱,宋振寧在8月18日接到一個來自濟南的陌生電話,對方在電話里稱自己是公安局的,並稱宋振寧銀行卡號被人購買珠寶透支了六萬多元。騙子說出了宋振寧的銀行卡和身份信息,取得了信任。8月23日,宋振寧因心臟驟停而離世。

徐玉玉和宋振寧均來自山東省臨沂市。

在不斷呼籲個人信息保護的今天,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卻正朝著更貼近用戶特性的方向發展。是誰泄露了“徐玉玉們”的個人信息,甚至知道了她正在申請助學金,從而實施了“精準“詐騙?電信運營部門的虛擬號碼存在著怎樣的漏洞?個人信息泄露案件中又存在著怎樣的利益鏈條?

虛擬運營商落實實名制迫在眉睫

據媒體報道顯示,徐玉玉接到的詐騙電話號碼屬於171號段,即所謂的虛擬運營商號段。

以170/171號段為主要服務平臺的虛擬運營商,無需自己建設通信網絡,而是租用實體運營商(電信、聯通、移動)的網絡開展電信業務。

多地公安部門在發布詐騙預警時表示,170/171號段是電信詐騙“重災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實名制登記存在漏洞。

目前,中國通信行業根據2013年9月1日起施行的《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要求,用戶辦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含無線上網卡)等入網手續時,要向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真實身份信息,也就是要實名制。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接受第一財經1℃記者采訪時表示,由於虛擬運營商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監管措施尚未到位,目前虛擬運營商確實存在對電信實名制落實不力的問題。

朱巍介紹說:“在三大運營商積極推動實名認證的背景下,虛擬運營商明知在沒有進行實名認證的情況下還把號碼放到書報亭、報攤等地方進行大量的推廣。大量此類號碼未進行實名認證是直接導致它們成為詐騙主要手段的原因所在。”朱巍認為,因此虛擬運營商無法脫責,至少應該承擔行政法上的責任。

《人民郵電報》報道的數據稱:目前的惡意詐騙短信中,有近44%都來自170號段。今年一季度,在工信部強力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專項活動的背景下,由於虛商用戶的快速增長,虛商垃圾短信、詐騙短信的投訴量也大幅上升,雖然環比下降了40%,但投訴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5%。

今年4月,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曾就虛擬運營商監管問題表態稱:“工信部一直高度重視轉售企業的電話實名制工作,在宣傳管理、細化措施、加大查處等三方面采取了各種措施。虛擬運營商被打上詐騙等標簽不利於行業發展,更影響了170號段用戶的合法權益,工信部將繼續支持虛擬運營商依法依規發展,同時要加強監管,做到放管結合,放而不亂。”

朱巍建議,工信部要特別考慮出售、租售虛擬號段的方式和地點,並加以有效監管。

誰泄露了你的個人信息

誰最早“偷了”公民的個人信息,並對外出售、傳播?

為此,1℃記者以“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為關鍵詞檢索了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到的12個判例中,泄露者的身份包括:派出所輔警、醫院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甚至還有互聯網公司的“內鬼”。

湖南省郴州市中級法院今年4月發布的一份司法文書顯示,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李某在湖南省宜章縣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擔任輔警期間,利用該所其他民警的數字證書進入公安機關內網上的全國人口查詢系統,獲取公民個人信息2000余條,並以每條40元不等的價格出售給一個手機QQ上認識的網友,獲贓款將近十萬元。

法院二審認定,李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一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5萬元。

山東省日照市的一起判例顯示,陳某甲在日照市嵐山區安東衛街道經營著“大自然婚紗攝影店”和“芝麻開門兒童攝影店”。

為了招攬顧客,自2014年6月份至8月中旬間,他以每條5元的價格分別向張玉、陳某乙購買在嵐山醫院出生的新生兒出生時間及家長姓名、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84條和330余條。

彼時,張玉、陳某乙的身份是日照市嵐山醫院安東衛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

此外,一些網購平臺,因存有大量個人信息交易數據,也為不法人員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提供了可能性。

上海的一起判例顯示,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上海一家電子商務服務公司的副總裁授意該公司信息部負責人購買一號店網站客戶訂單信息。

這位信息部負責人聯系到原一號店網站員工繆某某,從繆某某處取得一號店網站數據庫賬號、密碼、配置服務器的IP地址及端口,並通過技術手段先後三次竊取一號店網站客戶訂單信息共計300余萬條。

最終,法院一審認定繆某某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罰金人民幣1.5萬元。

誰在交易你的個人信息

人人都是個人信息的生產者,卻不清楚個人的信息數據是如何被儲備、保護、使用,甚至轉讓或買賣。

1℃記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信息網檢索發現,非法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幾乎是電話詐騙案件中的“標配”。公民個人信息被層層轉賣,並最終用以實施詐騙。在一些案例中,甚至可以看到“精確”購買某一類公民的個人信息。

吉林四平市鐵西區法院今年7月發布的一份判例顯示,自2015年1月起,被告人付某乙加入了非法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數據的QQ群,在該群中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後,轉手以每條信息0.1元至1.2元不等的價格賣給王某丁,獲得8千元。

王某丁同樣加入了類似的QQ群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同時把從付某乙等人處購買的公民個人信息,特別是涉及咨詢或購買過“柏年康成”集團產品的公民個人信息,經過加價,以每條0.5元至1.5元不等的價格二次出售給了王少寶等人組成的銷售假藥團夥。

在此期間,王某丁非法銷售公民個人信息30余萬條,銷售金額達20余萬元,獲利4萬余元。

安徽省馬鞍山市也發生了一起類似的電話詐騙案件:白某通過QQ多次購買包含姓名、住址、聯系方式等內容的公民個人信息。從2013年12月起,白某又把這些信息通過QQ賣給張某,約定每1000元購買13000條,張某利用上述信息實施電話詐騙活動。

在白某被扣押的電腦主機硬盤及U盤存有公民個人信息累計有177萬條之多。偵查人員在其U盤中隨機抽取的公民個人信息與全國機動車/駕駛人信息資源庫、全國人口基本信息庫中的信息相符。

越來越多的案例顯示,當下個人信息數據泄露、非法買賣的形勢正越發嚴峻。

為了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歐盟、美國都正在出臺一系列的法規和文件。例如,歐盟擬在9月份進一步強化個人隱私保護,準備將WhatsApp、臉書和skype等互聯網通信服務商也納入電子隱私指令的監管之下。

在中國,2015年11月起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明確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另外,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從重處罰。

盡管泄露、出售公民個人信息已入刑,但是從實踐來看,由於個人信息保護涉及多部門交叉管理等原因,要真正強化個人信息保護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137

“奪命抽屜櫃”壓死三兒童 宜家同意賠償5000萬美元

據新華社12月23日報道,宜家已同意向被其問題抽屜櫃壓死的3名美國兒童的家屬賠償總額5000萬美元和解。

為緬懷3名幼童,宜家將向三家救治他們的醫院分別捐贈5萬美元。此外,法新社報道稱,關註兒童安全的非營利性組織沙恩基金會也將獲捐10萬美元。

目前,宜家已經與3名去世兒童的家屬達成這項協議,但該協議仍需等待法庭同意。宜家發言人證實已達成“初步和解”,但因尚未得到法院批準,拒絕進一步置評。

3名去世兒童柯倫·科勒斯、泰奧多爾·麥吉和卡姆登·埃利斯事發時年齡均不足兩歲。

2014年2月,科勒斯發現兒子柯倫遭遇不幸,被卡在櫃子和床之間,“臉色發紫,身體一動不動,太難以忍受了”。柯倫的母親傑姬·科勒斯認為,盡管官司告一段落,她的生活也回不到從前。“就算我活到100歲,(生活)依然是分成柯倫生前和身後”。

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共接到7名兒童因宜家“問題儲物櫃”喪命的報告。除了這3起近期的幼童奪命事件,之前還有過另外四起類似事件,其中第一起發生在1989年。

去年7月,宜家向消費者免費提供墻錨固定零件以把家具安全固定在墻上。今年6月,宜家最終宣布,由於存在可能翻倒的風險,在北美召回3500萬件馬爾姆系列儲物櫃和梳妝臺。但當時宜家表示,此次召回不涉及中國,因為這些抽屜櫃符合中國櫃類穩定性標準,符合中國的監管要求,而且該公司未聽說中國有兒童因此喪命。

隨後,經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約談後,宜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了召回計劃,決定從2016年7月12日起在中國市場上召回1999年至2016年期間銷售的馬爾姆等系列抽屜櫃。

美國監管者提醒消費者,在發現櫃子有可能傾倒並壓住兒童時應立刻采取行動。最好是將櫃子固定在墻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8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