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化身鐵粉29年 巴菲特對可口可樂初心未變

北京時間7日 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年度股東大會上,一位“不速之客”開腔申討巴菲特,她攤開手中的紙張,仔細逐字念出一早寫在上面的文字。這位女士認為可口可樂含糖量過高,不僅指責巴菲特斥巨資投資可口可樂的行為可能給企業穩定性助長,使可口可樂工廠繼續生產飲品傷害孩子的健康,同時直言巴菲特把錢放在首位,不看重社會公德。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研究員高連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巴菲特頑固得減持可口可樂這樣的大消費產業,已經不符合當下的環保趨勢,但他卻頑固的認為自己喝了一杯子可樂依舊健康。“一個醜聞可以打垮一個企業,巴菲特的不以為然或許會讓他損失數十億美元的資產。”

愛喝可樂的巴菲特很硬朗

申討巴菲特的問題一出,全場躁動。現年93歲的合夥人芒格率先圓場,笑稱這是一個更像演說的提問。巴菲特則徐徐解釋道,自己每天都喝可樂,並且從1982年開始就一直沿用這樣的生活方式。“如果我每天只吃蘆筍和西蘭花一類的健康蔬菜可以多活一年,每天喝可樂吃巧克力能讓我更開心卻要折壽一年,我願意用一年的生命去換取這樣的快樂,這就是我的選擇。”

可口可樂今年3月10日在中國推出了櫻桃味可樂,今年8月份就正式滿87歲的巴菲特赫然躍於罐身。今年,股東大會前一日的展覽會上,可口可樂將只在中國限定限時發售的巴菲特款櫻桃味可樂帶入展臺,引發股東熱購。記者采訪了一位購買了一整箱櫻桃味可樂的參會者,他稱,巴菲特和可口可樂很有淵源,投資之神配上玫粉色很可愛,再加上限時限量限地發售,勾起了購買欲望。

2012年開始,可口可樂陷入連年利潤下滑的泥潭。原因無非是,碳酸飲料大公司被當做肥胖癥和糖尿病的罪魁禍首,就連英國政府也開征糖稅。

巴菲特認為,如果有人覺得攝入糖份是不健康的,他們也可以不這麽做,而實際上可口可樂和很多食物中的含糖量差別不大。“我每天都要喝5罐可樂,你們看我身體也沒有出現什麽問題。開心才是獲得健康最重要因素。”事實上,巴菲特早上6點出現在展廳後便開始吃冰雪皇後(DQ)冰淇淋,若再加上5罐可樂,對86歲高齡的老人而言單日攝入糖分確實不少。

值得註意的是,伯克希爾投資的食品公司中,似乎隱隱有一只集“高糖分”與“高熱量”於一身的小分隊,其中包括冰雪皇後、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卡夫食品、可口可樂、以及美國西部歷史最悠久的主ing糖果和巧克力公司See's Candies。

不管巴菲特是否認真考慮了什麽才是健康的生活觀,亦或者僅僅在商言商,他力挺消費品的態度依然非常明顯。近日公布的可口可樂一季度財報顯示,由於北美和歐洲開始遠離含糖飲料,碳酸飲料銷售第一季減少1%。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銷售雙雙下滑,可口可樂的第一季度盈利11.82億美元,同步下降20.3%;營收下滑至 91.18 億美元,與同期相比減少11.32%,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季營收下挫。百事可樂則情況略好,本季營收12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

可口可樂宣布將成本削減目標提升至年化8億美元,並預期在2019年前節省38億美元。公司發言人還表示成本節省還會通過供應鏈、營銷和運營模式改變來完成。可口可樂預期全年調整後利潤會下跌1-3%。

實際上,可口可樂從2012年就在尋找穆泰康從內部升任的James Quincey的繼任者。Quincey將於5月1日正式接替穆泰康(Muhtar Kent)擔任可口可樂CEO。這位主管過可口可樂歐洲、拉美市場的Quincey早在 2006年曾與成功從百事可樂手中奪下墨西哥果汁生產商Jugos del Valle的收購權,並將其打造成為公司旗下銷量過10億美元的品牌。

4月26日可口可樂第一季度財報會議上,從內部升任的Quincey宣布亞特蘭大總部大裁員。他已然意識到自己面臨的挑戰很艱巨,想要從泥潭中走出來,必須做出改變。

29年後依舊是鐵粉

可口可樂誕生於1886年,可口可樂公司則成立於6年之後。巴菲特因為一次機緣巧合,在白宮遇到了可口可樂的首席運營官嘗試了可口可樂後立馬成為忠實粉絲,此後將喝了數十年的百事可樂替換為可口可樂,並在1988年開始大量買入可口可樂的股份,並此後數度增持。

他在1988年的致股東信上說,今年伯克希爾做出兩項重大的決定,一個是買進房地美(Freddie Mac),另一個便是入股可口可樂,我們打算長期持有這兩只優質股。“事實上,當我們發現我們持有兼具傑出企業與傑出經理人的股權時,投資期限可能是永遠。”

此後,巴菲特從原先第一次只喝過幾口可口可樂的“新鮮人”,轉變成可口可樂大股東之一,數年在致股東信和股東大會上,都單獨討論可口可樂這家公司。

1988年底,伯克希爾共持有1417萬股可口可樂股票,價值5.92億美元,如今伯克希爾持有可口可樂公司9.3%股份,價值約170億美元。巴菲特作為可口可樂的重要股東已經近30年。受到“巴菲特效應”影響,伯克希爾首次大量購入股票的消息傳出去後,可口可樂曾因為買單超負荷而不得不暫時停牌,而“股神效應”也讓巴菲特所以持股可口可樂價值翻倍。

然而,2010 年時,包括經典可樂、零度可樂等可口可樂旗下品牌產品占據可口可樂公司一半銷量,但到了2016年,比率已減小至46%。從2016年第一季開始,氣泡飲料的銷量就停滯不前。

高連奎認為,巴菲特的投資缺乏觀察宏觀經濟的變化,僅關註在自己公司的得失上,在這種情況下投資會受限制,因為任何投資的結果都受宏觀經濟的影響。

“巴菲特對社會趨勢和宏觀經濟兩大主流趨勢的不敏感會錯失很多投資機會,以往的投資機會現在已經不是機會了,例如以往巴菲特青睞的鐵路、百貨、消費領域,都不如科技公司,是伯克希爾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表示,競爭存在於每個行業,伯克希爾買美聯航,可口可樂,並不是他們不會面臨問題,買他們的理由是覺得存在非常強勁長期發展勢頭。“我們也喜歡他們的政策,也喜歡現在的倉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1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