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挪威首相點贊馬雲的全球責任 不做首富做“首負”

“有很多政府領導來訪阿里巴巴,但他們很多人來到,都是討論商業、合作、財務支持或其他事情,而這是首次我們有政府領導前來討論可持續發展。”4月9日,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馬雲致辭歡迎到訪的挪威首相索爾貝格時,如此說道。

在各自的政商界身份之外,索爾貝格和馬雲二人,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因此,他們的對話,圍繞著公益、環保、教育等核心詞展開。

“14年前我去達沃斯,那個時候我們完全沒有錢。我去那兒是學習如何賺錢,因為我知道那里有很多的企業,但當天他們討論了社會責任,全球化, 我學到了很多。如果你想要做生意,你就必須更能負責任。你必須學會分享、做許多別人不能做的事情。”馬雲說。

“這個世界是緊密相連的。所以我們要如何讓我們的消費者的消費方式是對環境更友好的?我們面對的這個挑戰是極度重要的,這也就是為何,不僅是馬雲及阿里巴巴的公益工作如何重要,你們的商業如何運作也很重要。”對於馬雲在公益與環保等領域擔負起的全球責任,索爾貝格毫不吝嗇,送上了一個大大的贊。

眾所周知,作為一位有著巨大國際聲譽的企業家,馬雲在商業領域的頭銜,有這麽幾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浙江商會會長,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主席。

而馬雲為人所知的更多身份——比如,浙江馬雲公益基金會創始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一號誌願者、TNC(大自然保護協會)全球董事、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聯席主席、美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理事、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青年創業和小企業特別特別顧問等,以及個人微博認證的“鄉村教師代言人”,則在他的企業家背景之外,構築了另一番圖景:對一個企業家而言,既是事業的格局與視野,又是生命的韻味和使命。

環保與發展:馬雲的公益軌跡

2013年5月10日,馬雲宣布,結束自己14年的阿里巴巴CEO生涯,將把更多精力放在慈善和公益事業上,關註水、空氣和糧食。實際上,後來的行動又為這個清單增添了一個詞——教育。

這一年,馬雲夫婦加入“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捐贈300萬美金,此獎被稱為“超豪華版諾貝爾獎”。同年他又捐給中國全球保護基金500萬美金。

隨後,接連幾個備受矚目的公益大手筆,不論是大額資金捐贈,還是具備國際視野的公益方式,都讓馬雲成為當之無愧的2014年度首善。

2014年4月,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蔡崇信宣布,捐出阿里巴巴集團2%的期權,成立公益信托基金,用於環境保護和教育等多個領域。這樣一筆捐贈刷新了2014年和馬雲個人捐贈的多項紀錄,按目前股價,這筆捐贈超過50億美元。

這筆巨額捐贈令中國公益界又驚又喜。“這是劃時代的,”有評論稱,“十年前,中國每年的慈善捐款不足百億,而現在,馬雲一人的捐助額就超出了數百億級別。”

同一年,浙江馬雲公益基金會成立,並於次年4月作出首筆捐贈,設立了一億元人民幣的“杭州師範大學馬雲教育基金”。

浙江馬雲公益基金會為馬雲個人出資設立的非公募基金會。兩年之內,基金會設立了馬雲鄉村教師獎,每年出1000萬元獎勵100名優秀鄉村教師,隨後又啟動馬雲鄉村校長計劃,投入2億元表彰潛在的鄉村教育家……

2015年,投資10億成立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會,資助香港青年創業,一個月後,出資百億臺幣成立臺灣青年創業投資基金會……

同年4月,馬雲聯手馬化騰,在寧波宣布成立“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

馬雲在接受采訪時曾袒露心跡:“其實我和太太在創業之初還沒什麽錢的時候就想好了,50歲之前賺錢,50歲之後要投入在慈善和公益事業上。現在有這個機會了,要趕緊實現自己的願望。之前我們花了大量精力做方向規劃、設立架構,現在終於做得差不多了。我感覺到自己已經50歲了,公益的事情要趕緊做起來,不能再拖了。”

這一種赤子的心跡,於今已劃出美麗的軌跡。

“我已經捐贈了(按目前的股價)超過50億美元的股票用於設立這個基金會。馬雲公益基金會聚焦於這樣幾件事,一是教育,二是環境,三是健康。這些是我們一直以來就集中在做的事。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一個團隊,建立一種理念,去做我們認為是正確的事。因為我曾經是一名教師,我試著幫助更多的教師,所以馬雲公益基金會聚集於教育。”在4月9日的會談中,馬雲這樣向挪威首相剖白自己的心跡。

首富為首負:馬雲的公益哲學

這一軌跡,既是對馬雲所作承諾的印證,也是他個人對生命思考,對公益哲學思考的拓展。

“我認為,企業家就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科學家。當今,各國最大的問題都是經濟問題,而經濟問題的第一擔當者、第一責任人是企業家群體,我們必須要有這份擔當,必須要學習。希望媒體不要評比‘首富’頭銜,我最怕看到誰是首富,這樣的財富評比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並不好。我們不應該僅僅關註一個人的財富值,‘首富’應該是‘首負’,負責任的‘負’。”馬雲曾說。

這個‘負’,就是負責任。企業家精神宏闊而又細微的體現,在於以高效工作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也在於以高度情懷推進人類公益的進步。

時至今日,最令馬雲驕傲的,不是淘寶、天貓的GMV,而是他和阿里巴巴建立起的一套社會誠信體系。

雖然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今日已成為中國最大獨角獸公司,但馬雲創立支付寶的初衷僅僅是,“幫助中國人建立一個誠信體系”。

支付寶現在做成了“中國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公益性網絡平臺”。

據統計,2016年,包含來自淘寶公益寶貝、淘寶公益店鋪、淘寶公益眾籌、螞蟻金服愛心捐贈、網安誌願者及大眾評審等阿里巴巴業務產品公眾參與人次約45億,獲得公益捐助金額約4.9億元。

2014年,阿里巴巴布局農村戰線,用電商扶貧,著手解決農民“買進來”和農產品“賣出去”的問題,給農村和農民配備可持續發展的發動機。

天生自帶公益屬性的村淘項目隨即誕生。僅2016財年,就有超過800個國家級貧困縣在阿里零售平臺上完成超過200億元的銷售額。

重慶奉節縣草堂鎮竹坪村的貧困戶蔡茂林是受惠者之一。村淘服務站開業當天,他收獲了上萬元傭金。

換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讀到一組有意思的數據。

網購本身作為一種綠色消費方式,為整個社會帶來了不可忽視的減排效應。據中國社科院數據,2016年,阿里零售平臺相當於貢獻減排3800萬噸二氧化碳,是709萬畝森林、近2個太湖水域產生的綠色效應。

索爾貝格還表示,在包裝、塑料等問題上,全世界都連接在一起。據菜鳥網絡總裁萬霖現場介紹,2016年由菜鳥牽頭發起的物流綠色行動吸引了全球數十家物流企業參與,成為了全球供應鏈和物流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截至目前,近100萬個全降解的綠色包裹已經送達消費者手中。

公益與環保,在於馬雲,在於阿里巴巴,每時每刻都是進行時。

價值與行為:馬雲的公益輻射

對於馬雲和蔡崇信以公益信托的方式設立基金的行為,比爾•蓋茨表示:“在中國公益事業不斷發展的這個關鍵時刻,這將會帶來極大的示範效應。”

這種示範效應,最直接和最快的反應,就在阿里巴巴內部。

在馬雲的影響下,公益早已延展為阿里巴巴企業文化的一部分。2010年,阿里巴巴集團公開承諾,將拿出每年營收總額的千分之三,投入到阿里巴巴公益基金,由阿里巴巴集團員工和社會誌願者管理,關註焦點為水和空氣。這一舉動,創國內企業可持續公益行為之先河。僅2017財年,阿里巴巴通過集團公益基金實際捐贈支出超1.6億,共資助國內外項目76個,其中環境保護領域項目51個。

十余年來,從汶川地震,到江蘇阜寧大風災害,每一個需要援手的地方,都能看到阿里巴巴員工的身影,阿里巴巴集團為救災累計捐助,也數以億計。

在阿里巴巴,有一項著名大獎,無關業務、無關KPI,只關公益——“感動阿里獎”。此11年來這個獎頒發了6次,得主都是舍己為人的愛心員工,其中包括“最美媽媽”吳菊萍,她用雙手托住了從10樓墜下的2歲兒童……

不論是“潤物細無聲”的員工行動,還是危難時刻顯身手的公司表率,公益已經成為阿里巴巴的固定屬性。

“15年前,阿里巴巴在公司成立之時,就確立了以社會責任為核心的價值觀體系和行為準則。‘回饋社會’的理念已成為阿里巴巴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阿里人為改善社會生活環境作出的貢獻,讓我無比自豪”。馬雲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