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首席執行官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期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的專訪時表示,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將出席5月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世界銀行最高領導人參與“一帶一路”峰會顯示出世行願與中國在當今世界協作與合作意願,也幫助實現其他國家的轉型發展。
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倡議三年有余,今年5月將在北京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中國2017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很多國家是世界銀行的成員,世界銀行積累了很多國別知識,非常了解這些國家的現狀和民眾的渴望。”格奧爾基耶娃說。
格奧爾基耶娃贊賞中國在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她說,世界銀行樂見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同樣在上升。此外,中國還肩負更多責任,為全球其他國家的發展提供資金和經驗。
世行與亞投行是合作機制下的健康競爭
亞投行是中國於2013提出籌建,2016年開業運作的新的多邊開發機構。在兩年多的籌建期里,外界一直有亞投行挑戰亞開行和世界銀行等已有多邊開發機構的爭論和擔心。
對此,格奧爾基耶娃向第一財經記者強調:“世界銀行與亞投行一定是合作的關系。建立亞投行的初衷是值得祝賀的,世界銀行與新成立的國際多邊開發機構共享專業知識和歷史經驗,將我們所有的流程、治理、采購管理等經驗與亞投行共享。”
亞投行2016年6月舉行首屆年會期間公布了首批四個貸款項目,其中就包括與世界銀行聯合融資的印度尼西亞國家貧民窟升級項目。
格奧爾基耶娃介紹,目前世界銀行與亞投行正在醞釀中的合作項目還有多個,世界銀行成熟的長期積累的項目管理經驗能力與亞投行的融資能力形成互補。
格奧爾基耶娃今年1月2日擔任世界銀行首席執行官以來,已經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的行長和副行長進行了兩次會面。
她認為,很多世行的前員工正在為亞投行服務,這也促成了世行與亞投行個人之間的合作。
對於一直在討論的競爭關系,格奧爾基耶娃的確在所有的國際多邊開發機構中就理念和開發好項目上是有一定的競爭因素,但她強調“這是非常健康的、在合作的機制下的競爭,我們著眼於要解決的問題。全球發展對於國際多邊開發機構的需求是龐大的,比所有多邊開發機構的資金和能力之和還大好幾倍。”
擔任世行CEO前,擔任歐盟委員會副主席並負責管理者世界最大的人道救援預算的格奧爾基耶娃深知當前全球所面臨的嚴峻的發展問題。
她強調,今天的世界還有24億人用不上電,道路、港口、機場、電力、教育能力、醫療能力,這麽多需求都需要滿足,這需要我們共同合作努力幾十年。我們能夠鎖定的目標是,共同合作相比單打獨鬥能獲得更大的成果。
引入私人資本參與國際發展
“在國際社會建立支持以幫助調動資源和開發更有效的解決方案,大規模惠及貧困人口。”是格奧爾基耶娃寫在世行官網的工作目標。
今年1月就任的她將參與金墉行長在世行的第二任期工作。在新興機構和反全球化反多邊主義的“沖擊”下,未來幾年世界銀行的工作和改革重點格外引人關註。
對此,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世行將繼續追求一直以來的兩個目標,促進世界的減貧和共享的繁榮。這也是所有多邊開發機構和世行成員國的目標。
在治理方面,格奧爾基耶娃說:“世界銀行繼續努力成為一個能夠反映當前全球經濟現狀的銀行,如果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變化,世界銀行也要改變。”
全球經濟複蘇之路漫漫,多個國家采取對外收縮的政策,全球對外援助資金面臨萎縮風險。
在這樣的背景下,格奧爾基耶娃建議引入更多私人資本來參與國際發展。“世界上有足夠的金融資源,關鍵是沒有足夠多的可供開發的好項目,我們希望最不發達的國家也能獲得發展所需的金融資源。”她表示。
格奧爾基耶娃介紹,世界銀行第一次在面向貧困國家的國際開發協會設立了可供私人資本使用的軟貸款窗口來共同開發項目,這也是共同來解決這些最不發達國家的困難。
格奧爾基耶娃強調:“今天的世界變化很快,比十年前十五年前都快。很多人面臨變化更脆弱更無助了,我們要幫助這些人。”
格奧爾基耶娃告訴記者,當下全球仍有2000萬人有饑餓致死的風險,在南蘇丹、索馬里、尼日利亞北部、也門、肯尼亞和埃塞部分地區,人們因為幹旱、戰亂等而沒有足夠的食物果腹致死。
“世界銀行拿出16億美元來率先行動,來防止饑荒造成的大規模死亡,世行希望能帶領包括中國在內的更多國際合作夥伴來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