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美官員智囊思辨全球化:美國的調整轉型正在開始

在18日開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中美雙邊貿易未來可能的摩擦升級,是最持續且廣泛討論的話題。

美國智庫彼得森的報告顯示,從1960年代至2007年,尤其是1990至2000年間,全球貿易發展增速遠高於GDP增速,表明全球化程度達到了一個高水平;然而從2007年到2009年,這一趨勢開始放緩,直到2016年,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的全球貿易增長速度低於GDP速度,只有1.7%。

在這個節點上,圍繞歷史上“全球化”起伏趨勢,預測未來中美這兩個最大經濟體的政策走向,全球的經濟學家、決策者和親歷者,作出了各自判斷。

面對第一財經記者的提問,一個幾乎所有人都認可的觀點是,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的上臺,意味著“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的風潮已開始聚集,這不僅提醒我們思考此輪“全球化”的內生缺陷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傷害了那些“受害者”,也提出了一個疑問,關於中國是否該繼續甚至加大對外開放及改革的速度和力度,來抵禦不可避免的沖擊。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出現在了題為“拯救全球化”的分論壇。在他看來,全球化發展形勢包括兩種:一種是全球化在積極發展,另一個是全球化出現局部的放緩,甚至是逆全球化,這兩種趨勢都存在。

面向未來,他說,“不管全球化趨勢是否在逆轉,不管民粹主義、保守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都是敞開的,中國將堅定擴大開放,積極地參與國際經濟的合作”。

全球化遭遇“逆流”

過去幾十年來,“全球化”讓整體經濟得到持續增長,但分配的不平衡也帶來了分配不公的問題,就像蝴蝶效應一般。

曾代表美方一起見證中國入世的前首席貿易代表、現為美國WilmerHale律師事務所高級國際合夥人查琳·巴舍夫斯基總結稱,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努力推動全球化和市場開放,但這個趨勢正在逆轉,因為美國深層次上還存在著對全球化的疑慮。

必和必拓的CEO麥安哲作為跨國公司的代表,則見證了全球化過程中公司的成長,也見證了中國市場的興起。從一個世紀之前必和必拓向中國出口鉛礦到現在,中國已成為其公司最大市場。他力挺全球化,認為這增進了全球經濟增長,在提高民眾生活水平的同時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幫助數以億計的人們擺脫了貧困。

如何才能拯救全球化?華爾街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史蒂芬·羅奇不無擔憂地指出,面對這種快速的、新的全球化,我們並沒有去做出很大努力。因為這(全球化)非常快,而且非常寬泛,不管是服務業還是制造業等。

“即便是在美國,都依然沒有一個很好的保障網能夠很好地與貿易調整聯系起來,僅僅只能讓200萬受眾受益,而無法讓整個體系獲益。”他說。

另一個觀點是,國際貿易使得那些發達國家的低端勞動力失去了工作機會,以至於讓人忘記,其實技術的進步如自動化和機器人,也對就業造成了較大沖擊。

當然,這並不是說全球化已經失去了力量。王受文舉例說,就在上個月,WTO通過了貿易便利化的協議。而在一年半前,在內羅畢的WTO部長級會議達成一個協議,將全球的農產品出口補貼予以取消,並達成了一個信息技術的協議,即所有信息技術產品在經過7年最長的過渡期後全部取消關稅。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也觀察到一些相反的情況,比如聯合國貿發會議剛剛公布的全球2016年投資數據,雖然總量在減少,但是增長排在第一的正是號稱要搞貿易保護主義的美國,而增長第二的則是剛剛脫歐的英國。2016年,全球直接投資是1.52萬億美元,其中美國是3850億美元,英國則以1790億美元位居第二。

中國如何應對

從全球化的逆轉,具體到中美經貿這個最大的不確定議題,則包括: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甚至意欲退出WTO,並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發起懲罰性高額關稅,壓制人民幣升值,中國到底該如何應對?

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稱,雖然中美雙方有長期的關系,但在外交政策、安全方面的應對還會繼續存在矛盾。他認為,特朗普更多強調的是加大對華出口,限制一些進口。

而“重新調整”美中關系,需要包括在貿易方面跟中國進行談判,如減少監管壁壘、擴大市場準入等領域。“中國開放,需要進一步地引入競爭,來發展它的經濟,這對中國有利、對美國有利、對世界有利。” 保爾森說。

與反傾銷等貿易救濟措施相比,保爾森更看重投資的作用,他認為,投資的連接比貿易連接更強勁,因為投資連接是更持久的。美國需要給中資企業提供更多在美投資的機會。因為現在中國日益融入到全球供應鏈,這也給中國提供了很多對外投資的機會。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完全有機會並購美國的中小企業,從而取得市場準入。

巴舍夫斯基對美國未來政策的走向並不明確。她說特朗普最新公布的政策里要違背世貿組織協定、提升關稅、封閉邊境等,也許這些做法並不會扭轉全球貿易發展的總趨勢,但不知道這僅僅是一個小幅度的政策調整,還是預期著以後大規模的政策轉型。

她給第一財經記者開出的藥方是繼續改革開放。她在會上也做了闡述:跟入世前相比,中國的市場已經大幅度開放,也讓世界經濟以及中國經濟從中獲益。不過現在有了新的形勢,一個問題是加入全球經濟體系對美國是否有利,86%的學者都說美國確實從中受益,但49%的公眾的答案是否定的。

王受文則稱,中國自主設立了11個自貿實驗區,對外商投資企業不再逐案審批,而是在負面清單之外的都實行備案制,這個試驗很成功,且在全國推廣了;從公平競爭環境來看,目前對於外資企業參與中國標準制定、獲得銀行貸款、資本市場上市等方面,都提供了與國內企業同等的待遇,另外還采取更大的措施來鼓勵外資企業進入中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