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國人大代表王勇:玉米加工產業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2017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西王村黨委書記、西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勇表示,玉米加工產業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玉米加工需求將進一步擴大。他認為,要靈活統籌,堅守底線,不能盲目減少種植面積,要以市場為導向,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降低改革成本,防範改革風險,確保玉米的有效供給,確保市場供求平衡穩定。

當前,中國正在推行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據農業部數據,2016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5.51億畝,比上年減少2039萬畝,減少3.6%。這是我國玉米播種面積13年來出現的首次下降。

根據未來趨勢判斷,玉米播種面積還將繼續下降。因為我國農業部種植結構調整的預期目標是,未來幾年,玉米種植面積調減5000萬畝,至2020年穩定在5億畝。因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鹽漬化等而導致的耕地減少,也將加速玉米種植面積的調減速度。未來幾年內,我國的玉米產量將不會出現大幅增產。

但是,我國玉米需求則以每年均值836萬噸的增量遞增,且呈現剛性增長。並且,經過多年的運作,目前農村農民已經形成了一年兩季的穩定的玉米種植模式,這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果硬性盲目減少玉米種植面積,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農民的積極性和收入,甚至影響農業的發展。因此,調減玉米種植必須謹慎。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大宗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發展糧棉油糖加工特別是玉米加工,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

王勇稱,玉米加工產業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玉米加工需求將進一步擴大。且以玉米為原料生產的葡萄糖、果糖、玉米綿白糖,可作為蔗糖的替代品,也將導致玉米消費的增加。在歐洲,蔗糖體制已經終結,玉米澱粉糖將迎來發展機遇,玉米消費增加已是必然趨勢。

他認為,龐大庫存將隨著產消缺口的產生而逐年減少。而養殖業的迅速發展,也將拉動玉米消費的增加,加速庫存的消耗。但是未來幾年玉米需求的增長將越來越快,產量下降和需求上升之間的供需矛盾將越來越突出,造成玉米市場的波動。

王勇建議,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推進過程中,要靈活統籌,堅守底線,不能盲目減少種植面積,要以市場為導向,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降低改革成本,防範改革風險,確保玉米的有效供給,確保市場供求平衡穩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6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