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摩拜單車引發的共享單車狂潮在近期再次進入了“燒錢模式”。連續兩天,兩大共享單車機構先後宣布獲得融資。
2月28日,共享單車平臺“永安行”宣布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螞蟻金服、IDG資本、深創投等多家投資機構。永安行方面以不方便透露為由並沒有表明領投方、跟投方的分布以及最終融資額度。但是永安行創始人孫繼勝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該輪融資額度為同類共享單車企業中最高的。
此外,孫繼勝還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除共享單車所屬的永安低碳科技公司以外,“永安系”另外一家公司——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安公共自行車”)早在2015年就已經向證監會提交了IPO上市申請。記者查詢到在2015年年中,該公司確實公開發布了招股說明書,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年度永安公共自行車的營業收入為4.15億元,營業利潤為0.89億元。
就在永安行宣布融資的第二天,共享單車又一巨頭ofo宣布完成D輪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億元)融資。該輪融資的投資方包括領投方DST以及滴滴、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Coatue、Atomico、新華聯集團等多家跟投機構。
此前不久,同樣完成D輪融資的還有引領市場風潮的摩拜單車,2月20日摩拜單車宣布再次獲得D輪融資,新引入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的股權投資。同時,此前領投摩拜C輪的高瓴資本再次追加投資。自今年1月初至今,摩拜單車累計融資額已超過3億美元。2016年9月,高瓴資本與華平投資集團共同領投了摩拜單車的C輪融資。
一輪又一輪的融資潮讓共享單車行業持續進入燒錢模式。正如所有2C的商業模式一樣,獲得更多用戶的青睞、讓其選擇某品牌的共享單車,才是燒錢的真正目的。而這也是源於消費者對於共享單車的使用尚沒有較強的重視度,始終是便利度主導市場。
信用免押金模式能否成為利器?
孫繼勝表示,2016年中永安行已經在212個城市布局了3.2萬個公共出行服務點,共投放公共自行車80余萬輛,積澱了2000萬線下用戶、800萬線上用戶。
與之相比,自2015年6月至今,ofo已經連接單車數量超過100萬,註冊用戶超過2000萬。布局範圍除中國外,還包括美國、英國和新加坡,共計近40個城市。艾瑞咨詢發布數據顯示,摩拜單車的周活躍用戶量已接近600萬人,相當於行業第二名ofo的4.2倍。
上海自行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建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截至目前,上海共有有樁公共自行車8萬輛,註冊使用者為21萬人,無樁公共自行車達到28萬輛,共有450萬人下載了蘋果系統以及安卓系統的APP軟件。根據上海道路研究院預測研究報告,基於上海市民出行時間段和出行量,共需要60萬臺共享單車才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出行需求,而郭建榮預測,在2017年上半年就將達到50萬輛這一數字。
共享單車雖然獲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與之相伴的是大量問題的湧現,例如押金監管、亂停亂放、盈利困難等。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此次作為投資方之一,投資永安行的螞蟻金服除借此機會躋身共享單車行業之外,旗下芝麻信用還聯合永安行推出了全球第一家“芝麻信用免押金”租用共享單車模式。芝麻信用負責人王曦表示,芝麻信用評分600以上就可以通過永安行APP免押金掃碼騎行。“目前,芝麻信用已開通用戶2.5億人次,平均每天在信用端活躍用戶達到1000萬人,600分以上占多數。”王曦表示。
信用免押金模式雖然為行業首創並且成為永安行突破市場的一大利器,但是在目前盈利模式不清晰的共享單車行業,割掉唯一穩定現金流來源“押金”能否覆蓋掉成本且不影響現金流運營仍然有待觀察。
對此,孫繼勝表示,對於保證金的收入以及現金流是否會減少,永安行的財務團隊也進行了預測和評估,截至目前還比較符合對於單車投放以及現金流狀況的預期。“此外,永安行有投資人註資,並且也同其他金融機構保持相關資金合作。”孫繼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