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治污靠關閘,追兇靠喊話 豫皖上演淮河戰爭

http://www.infzm.com/content/89148

一起導致皖北漁民損失慘重的水污染,一起環保部介入、兩省副省長進京協調的水糾紛,一起國務院主要領導批示的水危機。這一條河流,時隔十年,兩任總理批示,兩省心病依然未除。

2013年1月17日,一輛河南牌照的面包車停在十八里鎮的渦河大橋上。這裡是與河南一界之隔的安徽亳州市。從車上下來兩名便裝男子,他們開始從橋下調取水樣。然而,這尋常之舉卻立刻遭到十八里鎮漁民的圍堵。

「你們河南來的水,把我們的魚都毒死了,你就不敢對我們說幾句話嗎?」一名情緒激昂的漁民喊道。

河南鹿邑——安徽亳州,一場跨界水糾紛自2012年末延宕至今,甚至安徽一方連污染真相都不完全知情。

這是豫皖兩省近年最大的跨界污染衝突。國務院主要領導作出批示,環保部介入調解,兩省分管副省長進京協商。

然而至今一方遮遮掩掩,一方四處奔走,這幾乎是中國跨界水糾紛的縮影。

3月5日,全國兩會上,飽受淮河跨界污染之苦的安徽省由其代表團提交了《建立跨省界水污染聯防聯控及生態補償機制的建議》。「以淮河流域為例,河南、安徽、江蘇、山東4省幾乎每年都要發生或大或小的跨省界水污染事件。」安徽省代表團人士透露。

死魚

2013年3月15日,已經錯過最佳種苗時機,十八里鎮漁民劉滿意還在苦苦等待開封市政府的賠償款。

這個五口之家尚未從春節前的渦河污染事故中恢復過來。兩個月前的一個清晨,「魚全死了。」聽到兒子在船頭喊叫,還在睡夢中的劉滿意披著衣服鑽出來,網箱裡,兩三斤重的花鰱漂在水面上,連成白茫茫的一片。

發源於河南開封的渦河,是淮河第二大支流,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出境,流入安徽亳州市十八里鎮,沿岸網箱密佈,生活著幾百戶皖北「最後的漁民」。

污染突如其來。十八里鎮的傳統,臘月二十後,魚價見漲,漁民才開始撈魚。而眼看收穫在望,「幾乎是滅頂之災。」漁業隊隊長劉玉柱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十八里鎮漁業隊一百多戶漁民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經劉玉柱統計,全隊損失近300萬元。

早在年前,淮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淮委會)的人趕到十八里鎮,帶來了更壞的消息。「河裡的水不能喝,連河堤兩岸的井水也不能飲用。」劉玉柱回憶,他們還建議鎮政府採取臨時供水措施。不過,鎮政府沒有採納。

安徽省要求緊急關閉邊界的東孫營閘。此後,河南調用黃河水沖洗被污染的惠濟河(渦河上游),污水因關閘不斷在河南界內堆積,河南省不得不在惠濟河兩岸日夜不停地排污洩洪。

2013年2月27日,南方週末記者在鹿邑縣看到,大量的水泵架在惠濟河兩岸,泛著暗黃色的河水被排到了麥地裡。長勢正好的青青麥苗被浸泡在污水裡。

安徽省更擔憂,污染帶進入淮河後,將流經蚌埠段,最後匯入洪澤湖,而蚌埠市100萬人口的飲用水正取自淮河。「春節前我們中層以上的幹部幾乎沒放一天假,就怕影響到蚌埠的飲水安全。停水事件在1990年代還真發生過。不過,現在情況可控了。」亳州市環保局副局長蘇明勝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

失守

對於安徽而言,漁民難過的年關原本可以避免。

死魚事發不久,河南省環境監測信息中心(以下簡稱信息中心)啟動調查,認定上游高氨氮排水是致使下游水質變差、溶解氧下降的主因。此後,污染源被鎖定在開封段。

早在2012年12月14日,河南省環保廳污染處便致函開封市政府:「惠濟河睢縣段(位於開封下游)斷面水質超標嚴重,遠超你市任何一家涉水企業廢水排放標準,嚴重影響到你市和下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極易引起跨省界水污染事件。」並要求開封市上報超標原因、違法排污企業查處情況。

一語成讖,不到一個月,開封市境內的污染帶流到兩省交界的東孫營閘,這是將污水截留在河南省內的最後一道防線。不幸,再次失守。

南方週末記者獲取的一份發自信息中心的環保監測通訊認為,水利部門在不瞭解水質的情況下,開閘放水導致了死魚。而在監測到污染帶的一個月時間內,如何多部門協作化解「禍水」,卻不見記載。

河南省環保廳在第一時間將事故責任踢給了水利部門,矢口不提開封市政府曾收到的預警。南方週末記者在2013年3月26日致電河南省環保廳污染處,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開封市曾回函該處,至於函件信息,時間太久已記不太清。

「不清楚情況,你們去找環保局。」開封市水利局局長張紹慶亦拒絕透露任何信息。

「如果形成如此大規模的水體氨氮超標,一般是兩種情況。第一,污水處理廠流出的水不合格,直接排入惠濟河;第二,化工企業發生洩漏。」一位不願具名的環境專家分析,而無論哪一種情況,均是重大的環境責任事故。

而更早的2012年9月,當地居民舉報,在河南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園,一處廠區後面一條直徑一米左右的污水管道,流出的大量污水直排到附近一條河流中。而污水最終流向淮河。

河南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園集中了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開封興化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開封製藥集團等污染大戶,上述企業因污水排放多次曝光。2013年2月28日,南方週末記者沿著惠濟河,挨個排查未果。

與對外「猶抱琵琶半遮面」相比,開封市政府在1月28日成立了應急處置小組,人員配置非常高:常務副市長黃道功任組長,開封市各部門局長乃至下轄數縣縣長皆為成員。

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規定,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案、預報、發生和處置等情況,環保部門應該在20日以內向公眾公開。

至今,距離事發已過去兩月餘,河南省和開封市均未公開事件調查結果。

博弈

「我們強烈要求河南給一個說法,但他們到現在沒有一個準確的答覆。」在亳州市環保局的辦公室裡,講到兩個月前的死魚事故,局長陳顯峰仍掩飾不住激動。他強調,所謂準確的答覆就是公佈事故原因。

儘管皖北漁民直接損失只有300萬元,但它激活了豫皖兩省在淮河跨界污染上積蓄已久的「敵意」。正如報導開頭一幕,十八里鎮漁民「扣壓」了兩名河南省環保系統工作人員。三個小時後,這兩名工作人員才得以解困。

「兩地的矛盾確實比較深。」淮委會水資源管理局一位工程師頗感無奈,作為淮河流域水資源跨界管理的唯一對口部門,每次污染事件淮委會第一時間參與協調。「我們主要是通過水價、閘壩調度來管理水資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稀釋污染物濃度。」他也表示,其實作用十分有限。

沒有獨立第三方的參與,皖豫兩地開始協商。開封市分管環保工作的副市長帶隊赴亳州市。在向四名漁民代表道歉後,談判也在當天啟動。「一直談到夜裡十二點。」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此後河南方面又多次派出代表前往亳州,但交涉並不順暢。據南方週末記者瞭解,安徽省提出三點訴求:賠償損失;追責;維穩。河南方面表示無能為力。

最大的分歧來自惠濟河的氨氮排放指標。惠濟河長年為劣五類水質,氨氮指標長期超標,2013年1月份,東孫營閘斷面峰值曾達30毫克每升(單位同下)。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限值》,五類水的氨氮標準值為2。安徽省要求,從東孫營閘排出的河水氨氮指標須降到3以內。

雙方起初寸步不讓。「這怎麼可能,惠濟河一直以來濃度都為15。」開封市環保局一位楊姓科長透露,「事實上這些年來,這條河流的氨氮指標一直在降,目前降到了7。」

地方政府的自行協商最終破產。

2013年春節期間,由環保部出面協調,豫皖兩名副省長在京協商,雙方達成《安徽省河南省渦河流域跨界污染聯合處置協議》,河南省同意賠付漁民損失;此外,雙方各讓一步,在事故處置的第一階段,也即從東孫營閘排出1300萬方水體之前,氨氮指標降到6;此後,河南省應將指標降到3以下。

安徽省方面則透過層層上報拿到了「尚方寶劍」。「一個星期內,國務院主要領導就批了。」安徽省環保系統人士透露。

這一幕,安徽省政府參事、原安徽省政協委員余國松似曾相識。在他擔任委員期間,安徽省跨界污染治理的提案年年都有。「還是朱鎔基當總理時,也批示過我們的提案。」十年輪迴,皖豫兩省跨界污染的心結卻越系越緊。

破冰

對於皖北漁民,渦河流域的跨界污染已是不能承受之重。

十八里鎮多位漁民向南方週末記者證實,死魚年年都發生。2000年2月12日和2003年2月19日,東孫營閘兩次放水,導致安徽漁民損失過千萬。此後數年,水體污染嚴重,十八里鎮的漁民陸續離開渦河。經過多年治理,水質改善。四年前,漁民才回到渦河上重操舊業。

不惟渦河,跨界污染已成為安徽省的一塊心病。淮委會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1月份,安徽省5個出境省界斷面水質均達標。而河南省的答卷慘不忍睹,10個出境省界斷面,僅2個斷面水質達標,其中進入安徽的南洺河、惠濟河和包河都超標嚴重。

1月份數據正是安徽省在淮河流域水污染上的寫照。來自上游河南的污染則成了心腹之患。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李益湘表示,地方利益是跨界污染難以根絕的頭號敵人。而在惠濟河南段,政府開動馬力招商,沿岸化工、皮革等高污染企業不斷進駐。以多次向淮河支流傾污的河南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園為例,國家確定其為全國十四個精細化工基地。

「舊賬未清,又欠新賬。」劉玉柱說。十年前兩起污染事故之後,十八里鎮漁民將排污企業河南鞋城皮革(集團)總公司告上法庭。

2003年立案,時隔七年之後,亳州市譙城區法院才判決。被告賠償298名漁民147萬元損失。頗具諷刺性的是,河南鞋城皮革(集團)總公司缺席了審判。

這家企業頗負盛名,曾被農業部評為「中國鄉鎮企業行業最大經營規模第一名」,皮革製品遠銷海外,也是鹿邑縣的利稅大戶。時任總經理崔明傑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然而,漁民不過是贏了一場紙面上的審判。至今他們還在為討回十年前的損失而奔走。異地執行常常需要當地司法系統配合。在跨界污染中,「地方保護主義特別厲害。」中華環保聯合會督查訴訟部部長馬勇透露。

2013年這次事件,儘管開封市政府已允諾賠償漁民,但漁民們心裡沒有底。相比十年前的訴訟,他們好歹找到了可以起訴的被告。這次,他們只能選擇被動的等待。

不過,安徽、浙江兩省已經邁出第一步。2012年3月,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在新安江流域誕生(詳見南方週末2012年3月15日報導《億元對賭水質——中國首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破題》)。

此外,在2013年全國兩會,安徽省代表團建議修訂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並由國務院出台跨行政區水環境污染糾紛處理條例,明確把排污企業和地方政府共同作為責任主體。同時還建議,應建立環保部牽頭,有水利部、流域各省政府參加的流域水環境保護領導小組或聯席會議。

「這是淮河流域一個新起點。」李益湘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