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炒家街市周(2017年版)
1997年之後我見過街市周一次,地點喺海港城,「乜你老哥唔係移咗民加拿大咩?」?佢身邊嗰個梗係唔係周太,「哈哈哈,下次飲茶,哈哈哈,下次飲茶」,佢個死人樣,尷尷尬尬,返嚟溝女,好似比我捉姦在床咁,笑鬼死我。
之後,就是閱報得悉他用成億入了幾件玖瓏山,結果2016撻訂收場,玖瓏山什麼地方?英雄塚是也,揸到今天,蝕得仲甘,幾球嘢,濕濕碎。
街市周是九十年代十大炒家,回歸前賣曬啲資產比賊王1222宏安國際,從此退隱加國睇楓葉,他資金是來自街市,智慧來自雜貨鋪,佢街市個Logo是一條魚,一條菜,一紅一綠,醜到冇人有,我成日叫佢改,比佢鬧番轉頭,家陣唔覺唔覺呢個嘜頭用左二十幾年。
11歲嗰那年,街市周老豆周老闆仙遊。淨低間小小的南貨店比佢。他就憑著此小店起家。
街市周小學畢業,因為成績不理想,老豆瓜咗家裡又正缺人幫忙,便索性休學回家,在店裡幹起活來,生性好強的街市周沒有成為廢青。他仔細地分析了小店經營上的缺點,覺得母親的作風過於保守,幾十年來賣的貨物簡直就沒見有什麼變化,自然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吸引不了顧客,怎麼能賺錢呢?
街市周決意改革。他集中起店裡僅有的資金,增加新品種,首先將眼光對準了人們生活必需的大米。為了做好大米生意,他幾乎跑遍了香港所有的米店,認真地研究:為什麼有的米店顧客盈門,有的米店卻冷冷清清呢?除了服務態度外,最重要的可能還是大米的品質。買米的人都會抓起一把米,在亮處細看,從大米的飽滿度、晶亮度、均勻度,到有無稗子、砂粒、異物等,而且往往跑上幾家,相互比較。
街市周心中有了底,也就有了促銷的辦法。他請來技藝高超的調米師傅,又特意在店中做了一個大米櫃,安裝了吹米機。調米師傅用吹米機吹去了大米中的雜物,再一點一點地朝米里滴些生油,在風力的搓動下,生油漸漸附著在大米的表面上,使米粒變得晶瑩剔透,潤如珠玉,讓人越看越愛。米店開門後,顧客看到這樣漂亮的米,都讚不絕口,說:「這米簡直就像珍珠了!」
街市周靈機一動,接上去大聲說:「這正是本店獨家經營的珍珠米!」
消息傳開,附近幾條街的居民都爭著前來買「珍珠米」,這樣也帶動了店裡其它貨物的生意,小店起死回生。街市周沒有因為最初的成功而滿足,他仍時刻注意尋找新的機遇。有一天,朋友在一家有名的大飯店請客,最後一道菜上來,大家一起歡呼,原來這是出產在陽澄湖的大閘蟹!街市周當時就心中一動,大閘蟹如此受歡迎,我為什麼賣蟹呢?
街市周沒有料到,他把這主意對母親一說,母親竟喊起來!原來,他死鬼老豆當年曾經做過大閘蟹生意,因為銷路不好,忙得九死一生,差點把老本賠光。街市周等母親平靜下來,才慢慢地告訴她,現在的市場行情和當年不一樣了。那時候,香港人還同廣東人一樣,喜歡吃的是蛇貓蟲鳥穿山甲,大閘蟹雖然稀罕,但吃的人不多;現在請客吃飯,都以有沒有大閘蟹來衡量檔次的高低,只要有大閘蟹,就不怕賣不出好價。母親仍然憂心忡忡。可她知道兒子的脾氣,只好讓他試試看,並且一再叮囑兒子不要投入太多的資本。
街市周想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仔細分析了經營大閘蟹的利弊,利潤高是不用說的了,而最大的困難,是運輸時間問題,大閘蟹離水時間一長就會死,死了就是白送也沒有人要!當時的經營者,多半是靠火車、汽車運輸,大閘蟹的死亡率在50%以上,如果採用飛機運輸,運費固然貴了,可時間大大縮短,大閘蟹的死亡率可以降到5%以下,利潤反而可以高得多。
但這只是進貨方面的賬。運來的大閘蟹,必須賣出去才能賺到錢。怎樣才能儘快地把大閘蟹賣出去呢?街市周也有主意,他一家一家地去拜訪鬧市區經營得好的大飯店,終於找到一位擅長經營的老闆,同他談起了螃蟹生意。老闆客氣地說:「大閘蟹當然是好東西,可是太嬌嫩,難以保持鮮活。如果一次進得太多,我這小店只怕承受不起。」
街市周早就預料到會有這個難題,他說:「這有辦法。只要你同意,我派人在你的酒樓裡做一個冰櫃,費用由我承擔,你看行不行?」這真是送上門來的好事!老闆頓時眉開眼笑地說:「讓老弟破費,這真是不好意思了!老實說,大閘蟹只要鮮活,在我這酒樓裡,是有多少賣多少。」
街市周與老闆簽好了供銷合同,抽出資金進貨。飛機空運到香港,第一趟就大獲其利。可是,經營大閘蟹的季節性很強,怎樣才能在短時期內多做點生意呢?街市周又有了新主意,他同酒樓老闆商定,擴大進貨量,利用酒樓這個據點,對小飯店搞大閘蟹批發。那些小店缺少保鮮條件,但能及時批到鮮活大閘蟹蟹,他們也是很高興的。結果一個秋季,街市周和酒樓老闆僅從大閘蟹生意上就大賺了一筆。那幾年中,街市周發展相當迅速。然而,街市周卻越來越感到,這個小店束縛了他的理想和才幹,他應該能在更廣闊的天地裡大有作為。終於,他把南貨店賣給了別人,甩開雙手去尋找新的發展基點,成為日後的街市大亨。
毋忘記,當時仍未有吸血鬼領滙,嗰陣,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竟落到了街市周的頭上。(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