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五年發放牌照222張 險企如何差異化生存

開年不足40天,保監會審批通過了6家保險公司籌建,而4家公司申請被駁回。事實上,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相較於近五年保險類牌照超200張的整體數據而言,年初的保險牌照放行節奏並非新常態,而一月內4家公司未獲批文卻占據了期間被拒總量的三分之一。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監管意在引導放行專業化、差異化的特色公司,新生的中小險企必須走差異化的道路,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中小險企將面臨重新洗牌的格局。

五年保險類牌照發放超200張

根據保監會官網披露,2017年開年來,拿到保險牌照的6家公司分別為:融盛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國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國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保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事實上,年初6家獲批籌建的保險公司相對於近五年來的保險牌照放行數據並不多。記者根據保監會行政許可公布的通知進行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10月以來,保監會審批籌建的財險、壽險、健康險、養老、資產管理、經紀、保險銷售等保險類公司已經達到222家,其中財險24家,壽險17家,資產管理16家,健康險2家,養老公司2家,再保險2家,控股公司1家,上述累計保險牌照合計65家,而未通過審批的申請公司13家,而各類險企在各地分公司準入更是不計其數,各類資本競相希望能夠進入保險業。

“這保險牌照發放節奏確實比較快,保監會意在培育市場發展,畢竟批準機構準入是監管職責所在,行業有需求監管部門肯定給予支持。”一位大型保險公司研究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近年來,社會資本和實業公司對保險行業滋生了強烈的需求,在保險業快速發展的環境下,社會對保險的需求和期待較大。

對於監管放行保險牌照的意圖,一位中小險企副總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保險市場挖掘還不充分,相較於發達國家和地區,我國保險公司的深度和廣度還遠不能及,保險保障範圍不能達到企業和居民需求,市場需要更加差異化的保險服務和更豐富的保險產品供應。

保監會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全國保險機構200家,其中保險集團公司11家,保險公司16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2家,其他公司4家。保險公司中,產險公司78家,壽險公司76家,再保險公司9家。

那麽,真的需要更多的主體參與競爭嗎?對此,上述研究負責人表示,不能僅關註數量,更要關註險企在牌照的實際運用情況。一般社會資本湧入保險業會從自身資金特點、行業模式和股東結構等方面考慮發起設立,但也不排除有些公司博取牌照資源進行資本運作,為了生存擾亂市場秩序。

“關鍵是監管部門要對做不好的公司給予嚴格限制,‘只進不出”就會導致資源相對過剩。”他強調。

從獲批保險公司特點來看,上述中小險企副總經理表示,保監會對符合準入條件的傾向性很明顯:一是專業化發展,二是差異化競爭,三是謀求區域發展的平衡,尤其引導保險資源向欠發達的地區和自貿區等地區轉移和投入。

從近期獲批的險企公司情況來看,各自特點十分鮮明:比如國寶人壽是四川首家本土法人的壽險公司;國富人壽的股東包括了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唯品會和知名PE信中利;海保人壽是海南首家本土法人的壽險公司;中國人民養老保險是中國人保的全資子公司;北京人壽的股東中,順鑫控股為白酒業巨頭,旗下牛欄山二鍋頭一直為北京市場占有率第一。

融盛財險的發起股東之一上市公司東軟集團在最新公告中透露:“參與設立融盛財險是為了充分釋放公司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的技術優勢,拓寬公司金融保險領域投資,以創新業態拓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加速公司原有優勢業務的商業模式創新和價值實現。”

差異化是根本

從保監會披露的文件來看,五年間,保監會放行200余家保險牌照,13家申請被駁回。從數據來看,準入數量遠遠高於被拒的數據。實際似乎並非那麽簡單。

“其實遭拒絕的遠大於這個數據,申請保險牌照比資本市場IPO難多了。申請一兩年很正常的情況,半年內就批準的概率很低。”上述中小險企副總告訴記者,按照流程申請設立險企後,申請方一方面要與監管部門進行大量溝通,另一方面要積極調動股東資源和當地政府支持,因為監管部門會斟酌考慮各省對設定保險公司的支持情況和地方政府的表態。

據其了解,監管在審批中比較看重公司是否差異化發展,判斷股東是否真正致力於做保險業務。

“當前保險市場已經形成了寡頭格局,小公司拼規模很難改變格局。”在上述研究負責人看來,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程度已經不再支持一家公司短期內進入市場後實現爆發式增長,新生保險公司必須走差異化的道路。

在近期被拒企業名單中,也有因差異化定位不明晰未獲得通行證的公司。保監會給出的拒絕中阿人壽的理由是:公司可行性研究缺乏可操作性,戰略發展規劃不清晰,相關主業不突出,機構規劃不符合實際,沒有論證形成差異化經營理念和系統可行的商業模式;發起人寧夏伊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狀況不佳;設立申請材料的合規性存在較大問題等。

不過,中小企業差異化發展也並不容易。上述研究負責人強調,社會要有創新的基礎設施,以支持險企差異化的發展模式,實現差異化的前提是社會分工的細化。

上述中小險企副總經理表示,”按照現行監管要求,想設立保險公司,各項設施配置必須齊全才能開業,樣樣由自己來做,使得整個公司經營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必須要達到一定規模才能操作。“

新生中小險企盈利模式待解

新生的中小險企即便獲得了“通行證”,如何在既有市場中立足?如何在同業競爭中找到差異化的模式?能否實現盈利?這些都是擺在股東和公司經營層面前的一系列問題。

業內普遍認同,未來隨著更多市場主體的加入,中小險企將面臨優勝劣汰、兼並重組、重新洗牌的過程。同時,監管部門應該完善退出機制。

上述險企研究負責人坦言:“中小公司短時間很難盈利,或者面臨盈利不理想的境地。”原因在於,當前競爭機制決定了其對客戶的定價很難差異化,服務也很難真正差異化,中小公司囿於資源實力很難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體驗。

“現在中小公司在短時間內盈利難度很大,在目前市場情況下,僅少數公司能夠實現盈利。”前述中小險企副總也表示,隨著監管的改革,這一情況會逐步好轉,如果未來監管逐步放開,公司本身力求“小而美”,其他配套功能通過外包和專業化機構來完成,將有利於中小險企的持續發展。

“監管部門應該鼓勵保險公司中後端功能性行為創新,而不是一味準入牌照發展市場。”上述險企研究負責人直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2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