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百度的新“二號人物”為什麽是他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422

陸奇(新華社記者 王定昶/圖)

2017年1月17日,百度(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BIDU)宣布陸奇擔任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陸奇是上海人,1961年出生,比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大7歲。加入百度之前,陸奇是微軟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直接向微軟CEO納德拉匯報。李彥宏在提到陸奇的微軟職務時說,這是大陸華人在全球科技公司總部所任職位的最高級別。

雖然在中國,陸奇的知名度並不高,但他在矽谷非常有名,是很多矽谷華人工程師終身奮鬥的目標。

在陸奇進入百度之前,百度總裁一職由1966年出生的張亞勤擔任。張亞勤2014年9月加入百度,之前是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這個職務的級別在陸奇之下。

這次陸奇還兼任百度首席運營官(COO)一職。擔任過這個職務的先後有朱洪波、葉朋和沈皓瑜等人。

陸奇將主要負責百度的產品、技術、銷售及市場運營,並直接向百度集團CEO李彥宏匯報。

百度現有各業務群組及負責人都將直接向陸奇匯報工作,包括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技術體系和新興業務群組總裁張亞勤、負責金融業務群組的高級副總裁朱光、負責無人駕駛事業部的高級副總裁王勁以及負責人工智能技術團隊的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

至此,百度終於出現了公司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二號實權人物”。陸奇在百度的權力和地位,僅次於李彥宏。陸奇的管理權限之大、邊界之廣,相當於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和騰訊集團總裁劉熾平。

陸奇畢業於複旦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學士、碩士學位。1987年,卡耐基梅隆大學一位教授來複旦大學演講,那天下著大雨,來聽演講的人很少,陸奇被朋友拉過來“湊數”,並做了現場提問,結果被演講教授邀請前往美國留學。

1996年,陸奇進入IBM研究院工作。1998年,加入雅虎,一呆就是10年。在雅虎,陸奇主要負責搜索業務。2008年,微軟試圖收購雅虎,遭到拒絕,但微軟卻挖走了陸奇。

進入微軟後,陸奇負責過的知名產品包括Microsoft Office、Office365、Skype、Bing搜索、Bing應用和MSN及廣告平臺等。

陸奇曾對媒體表示,自己是一個有工作潔癖、很難共事的人。他經常淩晨3點起床查收郵件,然後晨跑。他的座右銘是要做更多(do more)、知道更多(know more)、成就更多(be more)。他最愛讀的書是《約翰·克利斯朵夫》。

這樣的風格,比較適合目前正在逐步去除小資文化,擁抱狼性文化的百度。

在百度的官方聲明中,李彥宏說,陸奇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出色地技術洞察力和卓越的團隊領導力,還是人工智能領域世界級的技術權威。他希望陸奇能把百度從一家優秀的中國公司,變成一家卓越的世界級公司。

百度已經將人工智能列為未來十年最重要戰略方向,同時,全球化也是百度目前大力拓展的方向。整個百度正從一個搜索引擎公司,向人工智能公司轉型。

這些戰略的實施,都需要人才來落實。過去幾年,百度重用過很多外來高管,也在內部提拔過很多80後年輕高管,甚至啟用過多個創始“老臣”。但反映到百度的業績和股價上,卻不盡如人意。

百度最新財報顯示,公司營收雖然在增長,但增速在放緩。百度目前的市值是600億美元左右,阿里巴巴是2300億美元左右,騰訊的市值是2400億美元左右。

2016年9月陸奇從微軟離職的消息公布後,關於他的去處外界猜測很多。其中有的說他可能加盟阿里巴巴,也有的說他可能加盟騰訊,還有傳聞說他可能加盟Uber。

但最後陸奇選擇了百度。他在官方聲明中說,主要是看好百度人工智能領域的積累和戰略布局。

陸奇在複旦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提到,他跟李彥宏認識很久,而且認可人工智能的方向。他認為,通過大數據、智能化的開發,計算機會對任何一個工業領域帶來根本性的變化。陸奇在複旦大學畢業紀念冊上的留言是:人類終將使電腦智能化且使其遠勝人腦。

在向人工智能轉型的同時,百度在招人上亮點不少。前不久,百度就收購了一個90後創業者的公司,並讓該90後擔任了百度副總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3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