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徐善長19日表示,《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的政策效果主要體現在怎麽貫徹落實方面。當前最緊迫的是三件事,一是加快推進民法典的編纂工作,二是抓緊甄別糾正一批錯案冤案,給社會以法治引導,三是各部門要形成合力。
去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次出臺,而且是以最高文件形式出臺的產權保護頂層設計。發改委表示,這是黨和國家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公民財產權的重大宣示、莊嚴承諾,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法治經濟的重大改革舉措。
以下為問答實錄:
記者:在11月份發布了一個《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這個意見出臺後可以說得到社會上的普遍關註和積極的反響。有輿論說這一文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關於落實這個文件措施,我們下一步有怎樣的工作安排?
徐善長:11月份,正像這位記者朋友講的,我們出臺了完善產權保護的重要文件,按照總書記所指出的“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下一步,這份文件的政策效果主要體現在怎麽貫徹落實方面。
在貫徹落實方面,要在五個原則方面做好有效的把握:
第一個就是平等保護的原則。以公平為核心,做到“兩個毫不動搖”、“兩個不可侵犯”,就是公有產權不可侵犯,私有產權同樣不可侵犯。
第二個是全面保護的原則。除了一些物權、債權和股權,同樣,各種無形財產權,比如知識產權也應該是我們保護的對象。
第三個是依法保護的原則。一方面在立法層面,要完善法律,另一方面在執法層面,完全按照法律來執行。
第四個是公眾參與的原則。做到政府誠信和公眾參與相結合,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推進。
第五個就是標本兼治的原則。既要做好當前最緊迫的工作,同時著眼於長遠。當前緊迫的工作大概主要做到“三個一批”,即總結一批產權保護好的案例、剖析一批侵害產權的案例、甄別糾正一批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申訴案件,這是我們工作當中需要特別把握的。
當前最緊迫的是三件事:一是加快推進民法典的編纂工作。在這里面體現對各種所有制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的保護的立法層面,因為在立法層面平等保護還是有差距的,中央工作會上對這方面有明確的要求。
二是抓緊甄別糾正一批錯案冤案,給社會以法治引導,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公平正義,形成良好的社會預期,高法和有關部門的配套文件也出來了,這項工作我們正在抓緊做,會在適當的時間跟社會、跟在座的各位作通報。
三是各部門要形成合力,國家發改委牽頭研究制定了這個重要的文件,參與的單位有很多家,包括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公安、高檢、高法等相關部門。昨天下午我們把有些部門請到發改委來一塊兒會商,在一起進行深入的研究。所以,部門之間形成合力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