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7即將到來,面對資本寒冬創業者該怎麽辦?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9/160598.shtml

2017即將到來,面對資本寒冬創業者該怎麽辦?
創業公司報道 創業公司報道

2017即將到來,面對資本寒冬創業者該怎麽辦?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 2016年12月初,全年創業公司共倒閉、停業364家。

本文系作者創業公司報道對i黑馬投稿。

2016年即將結束,所謂的資本寒冬無論是否真的來過,今年一整年整個互聯網創業和投資都如履薄冰。據不完全統計,截至 2016年12月初,全年創業公司共倒閉、停業364家,其中金融業占比最高。另外,2016年全年新增創業公司數量同比去年驟減76%。VC、PE的投資案列數大幅下滑31.97%、額度也同比下降0.2%。對於創業者和VC、PE們來說,2016真的有點冷,這一年的創業氣氛讓即將到來的2017年也許都可能不再輕松,取而代之的是緊張、甚至有些讓人恐慌。

2016年的創投市場就像投資產荒的一個縮影,VC、PE的總投資案列數量下降表現出能夠讓資本心動的有投資價值的項目越來越難找,但和去年相比總投資額並沒有明顯下滑,這也意味著資本的投向也正在趨於集中,讓更多的初創小公司融資難上加難,這直接體現在2016年新增創業公司驟減76%得數據上。這樣的現狀,讓資本和創業者壓力都很大。資本市場急於找到好項目,但是對於創業者來說錢能否到自己這里,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小創特別整理了幾位著名投資人及知名企業負責人給創業者的建議,看看創業者如何在寒冬之中殺出一條血路呢?

ef

正和島CMO:建議創業者有積累再創業

正和島CMO郭京津指出目前大部分創業者面臨的重要問題:剛開始做沒有資源,甚至沒有相應的儲備,很可能剛冒頭的時候,甚至稍微成點型的時候就會被大巨頭幹掉,你的周圍生存環境相當差的時候怎麽進入市場,怎麽去解決這個問題?

對此,郭京津給出的建議是掌握技術壁壘,而不是易被複制的模式,核心技術在短期之內很難被超越,甚至被複制的,因為有技術的保護,研發需要時間,就給他創造了你的市場成長和拓展的生存期。

此外,他還分析了創投大環境的變化,他認為今年相比去年,創投環境變得更加理性和務實。“對於資本需求大家想的更清晰了,要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式、自己的盈利模式,這個在去年甚至之前的所有商業項目很少提及的內容,現在大家都很務實了,生存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創新創意的項目,讓自己能夠生存下來,這是很重要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郭京津說。

最後,他建議創業者“理性創業”,且有資源和經驗的積累了再去創業,“‘創業有風險,進入需謹慎’,希望大家能夠看清楚,你是不是真的願意去這件事兒,而不是為了趕一個時尚,追一個當下比較熱的話題盲目的創業,大家還是有所準備的,包括你個人的資源,你的資金的規模、實力、你的從業經驗、你的工作經驗、社會經驗等等在一定的基礎上再去創業。”

騰訊創始人:產業跨界機會多 多利用全球雲平臺

給創業者的第一點建議是:關註跨界的部分。

因為一個產業已經做得很久,已經是一片紅海,我們現在看到用新技術在兩個產業跨界部分往往是最有機會誕生創新的機會,那可能是一片藍海。騰訊的歷史也是這樣,當時的QQ、現在的微信,這就是抓到了一個跨界的點;大疆也是,它是無人機,也是flying camera,這兩者本來是不同的,本來一個是航模一個是攝影,但是大疆把它們結合在了一起,一下打造了一個市場;包括金融科技、生物科技、機器人,這里都融合了很多學科,跨平臺跨產業的融合機會。

給創業者的第二點建議是:團隊要多利用全球的平臺。

當下已經有很多開放平臺,全球有很好的雲,社交網絡,電商平臺,國內也有騰訊的一些基礎設施提供這些服務。創業者要專註解決生活中如何提高效率,以及如果解決“痛點”,把精力聚焦在這一點,其它的東西可以利用平臺來幫你。

洪泰基金俞敏洪:“一股腦創業”並不可取

俞敏洪反對大家腦袋一拍、頭腦一熱,自己不管一切地投入到創業中去。他認為人應該打有準備之仗,這個仗可以冒險,但是不至於說你完全沒有取勝的把握,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扔進去了。

作為投資人,他十分看重項目是否具備三個比較重要的素質。

第一,實實在在的商業模式更吸引人。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會在頭腦發熱的時候,尤其是在經濟發熱的時候,去哄搶炙手可熱的領域和項目。只有那些真正關註商業模式的執行項目,反而不光活了過來,而且還進行了A輪、B輪的後續融資。和數據相比,可長久發展的體系會更加重要。

第二,實實在在的創業領袖更具潛力。創業者沒有一個把公司帶向下一個發展平臺的素質,而且有一些創業者是以技術為主,有一些創業者以營銷為主,但是他恰恰缺乏了把整個公司變成一個大平臺,和整個公司變成一個真正從人力資源到行政管理,到和公關政府合作以及到商業模式能夠完整地結合起來,並且把整個團隊引領到下一個階段的才能。

第三,在選擇的過程中,實在做事的團隊更加有向心力。有一種團隊比較穩健、比較吸引我。那就是創始人先一個人開始了一個創始項目,到最後由於創始項目需要人才,不斷地到外面去挖人才的時候,反而能夠使這個項目走得更遠。

當這三個因素加在一起,每一個創業項目,在穩健地抓住機會往前發展,存活並且壯大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

梅花天使吳世春:創始人千萬不能玻璃心

創始人是企業的靈魂,往往能做出獨角獸的創始人都有共同的特質。一個企業能成長到什麽高度,受制於創始人的潛力。團隊天花板永遠限定在創始人學習、認知能力的框框里。一個項目所有東西都是可以被計算的,比如商業模式、用戶數據、財務數據,但是唯一不能被計算的就是創始人的成長潛力,但是這恰恰又是投資人最看重的一個部分,創始人的學習和成長潛力就才是很多投資人真正在投的東西。

做為一個創始人,一定要經得起折騰,丟得起面子。創始人千萬不能玻璃心。吳世春提到有很多從小到大一路很優秀地走過來的學霸,他有極強的玻璃心和極度自負,碰到任何問題都不願低下頭請教。但CEO是需要能夠跪著帶著大家一起活下去的,CEO要成為打不死的小強,他任何時候都能把創業中丟的面子,在創業成功之後找回來。

高榕資本高翔:沒到賬的錢就不是你的錢

在12月中旬由自客主辦的“勇敢的心2016互聯網人才盛會”上,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高翔發表主題為“資本寒冬的融資之道”演講。

高翔認為在資本寒冬下,新創業者應做到三不要:

第一、不要做別人做過的事情;

第二、創業企業一定不要追熱點;

第三、不要做太燒錢的事情。

而對於已經創業的人,高翔也給出二個建議:

第一、千萬不要把沒到賬的錢做進預算;

第二、在資本寒冬千萬不要放棄,如果你能夠在這個時候挖到賺錢的機會,未來就很更有機會勝出。

滴滴創始投資人王剛:節源開流,先保證活下去

創業是一場持久戰,投資也是。不能心存浮躁和僥幸,來日方長,讓時間成為你的朋友。為了活下去他建議創業者:

首先,要節省公司賬上的每一分錢。因為你賬上的錢可能是在你盈利以前所擁有的最後的資金。如果你的數據不夠良性,果斷裁員和淘汰,優柔寡斷會害死整個團隊。賬戶的錢要足夠公司活12個月,最好是18個月。

其次,全面去開源,抓營收。比如以前認為沒必要收的會員費,交易費,充值,服務費都可以根據公司的業務性質去嘗試。通過收錢去驗證你自己的商業模式。

然後,如果繼續融資,不要過於計較估值,能拿到錢,活下去是第一位的。到賬速度,比估值更重要。如果獨立VC的錢很難拿。可以考慮拿上下遊的戰略資本的錢。只要公司有獨立發展權,互相又可以借力,何樂而不為?

最後,不建議在這個時候還在為了融資而沖業績。因為這里面的水份很大。未必有人買單,沖業績是需要損耗現金流的。這個時候踩油門最可能的結果是整個公司沖出去掉入懸崖。強大的慣性,踩剎車都來不及。

很多公司有一個大平臺的夢想,除非你有超常的融資能力,否則在冬天可以暫時擱置夢想,當生意去做。對於創業者來說,活下去,你才有可能等到成為偉大的那一天。

不可否認,如今融資環境變得愈發嚴峻了,創業公司融資(尤其是小創業公司)也變得越來越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創業公司如何生存下去?這個問題在拷問著每一個創始人。希望以上的整理能給創業者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寫在最後給創業者的建議:創業維艱,且創且珍惜。

資本寒冬 創業 創業者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