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文房收藏品將成市場新熱點

http://www.xcf.cn/cfsh/lltz/201401/t20140124_545991.htm
近幾年來,「文房熱」在國內拍場已悄然興起,並大有逐漸升溫之勢。2009年春拍,國內幾大拍賣公司紛紛推出了文房專場,成交都比較可觀。特別是西泠2009年春拍,一次推出了「歷代名硯及文房雜件」、「歷代竹雕供石」和「名家篆刻及陸儼少自用文房雅具」3個文房專場,總成交額近2000萬元,一組「黃賓虹自用印十一方藏印四方」拍出134.4萬元的高價,另一枚「黃金黃田黃石香山九老薄意章」更以212.8萬元高價成交,足以印證如今文房正受到藏家的追捧和喜愛。

  文房用具不僅有「四寶」

  「文房」廣義解釋為文人的書齋或書房,狹義則專指書寫、繪畫與讀書的文具,例如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卷三《士人赴殿試唱名》載:「其士人止許帶文房及卷子,余皆不許挾帶文集。」這裡的「文房」,指的是筆墨紙硯等文具。「文房」一詞最早見諸文獻的是南北朝時期,當時專指國家典掌文翰的地方。

  經過歷史的文化積澱,工藝講究的筆墨紙硯已成為投資商、收藏家難得的收藏品。但所謂的文房四寶只是文房用具中的一小部分,除了筆墨紙硯外,一些輔助工具不僅有其實用價值,更被其觀賞與把玩性所取代,成為名副其實的「文玩」。例如:筆用類包括筆掛、筆筒、筆架、筆匣等;墨用類包括墨床、墨盒、墨缸、墨屏等;硯用類包括硯屏、硯匣、硯山;水器類包括水滴、水盂、筆洗;輔助類包括帖架、書燈、香熏、香爐、古琴、拜帖匣、銅鏡以及書齋家具等,可以說種類繁多、數目龐大。這其中每一類都有很多項目適合民間藏友收藏,其機會更多,大可不必只盯著筆墨紙硯不放。

  比如,古代文人寫字都是從右向左寫,為防止手上或衣袖沾墨,就在腕下擱個物件,此物稱為「臂擱」。由於常置案頭,臂擱身兼飾物之能,外表極其重要。它不僅講究材質,雕鏤工藝也求精湛,是被收藏的珍玩。在2005年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的拍賣會上,一個清末牙雕「歲寒三友」臂擱,成交價達到了44.52萬元。

  清墨拍出448萬元天價

  近幾年來,文房成為拍場令人矚目的一大新熱點。如2006年6月中國嘉德春拍首推了「翦松閣精選文房用品」專場,全場116件,成交率84%,總成交額3590萬元,市場反響出人意料。2007年7月西泠春拍推出了「文房清玩——歷代名硯專場」,成交率高達98%,成交額1832.38萬元,掀起國內文房市場的小高潮。同年11月中國嘉德秋拍又推出「文房清韻——清代硯墨筆印專場」,自清乾隆時期直至近代名家的硯墨筆印文房類精品共111件,成交率高達89%,成交額1460.36萬元,令人刮目。其中一套「清乾隆御製西湖十景集錦色墨(十錠)」,估價40萬-60萬元,經多輪叫價以448萬元創出古墨拍賣天價,令人稱嘆。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隨著文房行情的轉熱,不少贋品也大量湧現。如筆者發現的標價上百萬元的假「唐英詩文筆筒」,不少清代端硯的銘文也是後刻上的,更有人打起了偽造齊白石印章的主意,有些古琴的題刻也完全是當代所為,種種造假,不一而足。

  門檻低收藏正當好時機

  目前市場上文房用具的文物拍賣價格之所以持續走高,主要是存世量太少,物以稀為貴所至。文房用品在古時候,是文人日常的普通用品,而正因為是日常生活用品,所以才很難保存至今。同時,古代制筆工藝相關的歷史文獻資料匱乏,民間流傳的多是家族手工業作坊式制筆的工藝流程,因此國內各級博物館除了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少數幾家外,其他單位均沒有文房用具的實物收藏。

  文房用具收藏由於剛剛起步,因此價格並非讓人遙不可及。目前除了少數宮廷御製或由名人落款的一些文房用具,其他的價格相對尚處低位,大多在幾萬元左右,門檻較低,未來升值空間大,現在是收藏的好時機。

  普通投資者收藏需慎重

  對於準備投資文房用品的人來說,不同層次的買家可以有不同的投資策略。對於實力較強的買家來說,首先關注的就是應該流傳有序,特別是曾經在拍賣會專場上露過面的文房用品。但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投資則需慎重。最好的辦法是從拍賣會上的低檔拍品入手,以積累經驗。經過10年的發展,文房用品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門類,特別是大量專場的出現,使得名家原先的系統珍藏,逐漸開始分散,也使得買家有機會獲得經過名家收藏的物品,這在最大程度上能保證藏品的真實性。

  從目前拍賣市場來看,以下幾類文房用品無疑是市場所關注的。關注龍頭品種,即當前收藏市場上的熱門,而在「四寶」之外,當前市場上最關注的文房品種莫過於筆筒,如2005年的藝術品拍賣中,清雍正仿木紋釉墨彩山水高士訪游圖筆筒,拍出了2209.04萬元,不僅成為筆筒拍賣的最高價,也成為目前文房用品拍賣的最高價。

  一般的投資者要關注竹雕物品,由於竹雕的原材料竹子非常價廉,因此其價值就完全體現在雕工上,對於這類物品能夠把握好,就能為今後掌握材質昂貴的文房用品做準備。如瓷質、玉質以及象牙等材料的文房用具,雕工與質地在整體價值中的比例不同,其價值差距很大。目前市場上已發現有的竹雕在製作年代和製作人方面作偽,如將新的竹雕深抹包漿,冒充明清竹雕;在普通竹雕上仿刻名人的款,冒充名人的作品等等,對此要仔細識別。

  筆筒成系列收藏價更高

  筆筒是中國古代除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之外重要的文房用具。雖說屬於文玩收藏中的「小器」,但由於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和集中體現,藝術價值與使用價值兼而有之,因此筆筒在民間不乏收藏者。

  收藏專家稱,老筆筒按材質主要分六大類,分別為瓷、木、竹、漆、玉和象牙等。判斷筆筒收藏價值的第一要素就是看其材質,材質的珍貴稀缺與否決定了其收藏價值。其次是看筆筒的工藝,筆筒的製作工藝主要有光身與雕刻兩種。由於雕花筆筒的工藝難度遠遠大於光身筆筒,因此即使是同種材質,雕花筆筒的價值也要高出平磨工藝筆筒許多。

  一般來講,文化含量越高的筆筒,收藏價值越高。特別是清代中晚期的筆筒,文人墨客、詩畫名家往往喜歡在筆筒上做足工夫。因此,不管是什麼材質的筆筒,上面如果有名人題詩、作畫或者題印,價值往往會比一般筆筒高出很多。

  收藏筆筒如果能按不同材質有系列地進行,則更具投資價值。老筆筒種類繁多,以個人的財力物力不可能一網打盡。因此,藏家最好集中精力收集某一種材質的系列筆筒,或許更具投資價值。在拍賣會上,系列藏品往往比單件藏品的拍賣價格要高許多倍。

  收藏專家建議,初學者可從普通木筆筒入手。普通木製老筆筒,成交價格在200元-500元不等。而一些清代的木筆筒,價格大約在4000元到1萬元不等。整體來說,木製筆筒收藏門檻相對較低,比較適合初入門的收藏愛好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31

寻找空白点 文房用品巧经营

1 : GS(14)@2011-01-22 01:36:50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120/181759.html
    
  杨涛初中毕业后,辗转各个城市打工学徒,三年后,他在徐东古玩城租了个不到20㎡的门面,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起初,杨涛仍是“手艺人”,靠装裱字画养活自己。偶然一次,他发现整个市场居然没有人卖文房用品,这个“空白点”让杨涛兴奋不已。
  如今,杨涛的文房用品店,已经有120平方米,一天的营业额最多可达1万元。日前,杨涛大方地向记者坦露了他的生意经。创业十年,他如何从穷小子蜕变成小老板?经营文房用品,到底有何秘诀?
  两块木板起家
  16岁的杨涛,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一个人去了贵州,在一家字画装裱店里当学徒。此后3年,他先后辗转到湖南、广西、广州、江西、北京、武汉拜师学艺。
  一天,武汉的师父对他说:“你的技术可以独当一面了,总不能当一辈子学徒工吧。”
  19岁的杨涛听从了师父的建议,揣着几百元,在刚刚兴起的徐东古玩城租下一个小门面,门口挂上两块装裱木板,向朋友借了两张画当装饰,就算做起了生意。
  第一年,杨涛的生意毫无起色。“很多顾客一看我像个小孩,根本不愿意把字画交给我装裱,对我的手艺不信任。”杨涛回忆,足足一年的时间里,他连自己都养不活,为了应付租金,不得不省吃俭用,有时一天仅吃一碗面条,瘦得像只猴子,也落下了胃病。
  杨涛深知,要想赢得顾客的心,只有在手艺上精益求精。“装裱是门技术活,只要我裱的画比别人好,一定会有回头客。”抱有这种想法的杨涛硬是坚持下来。
  初生牛犊不怕虎。为了生存,杨涛甚至冒险接下几单名画、巨幅画的装裱生意。“这些活儿,连很多老师傅都不愿接,风险大,一旦裱坏了就要全额赔偿,名声也败坏了。”直到现在,杨涛还挺佩服自己当时的勇气,“要知道,一幅画就是好几万元,我哪里赔得起?”
  有难度方显技艺高。渐渐地,杨涛的名声传开了,回头客也多了起来,生意有了转机。
  杨涛说,他的装裱生意能在武汉闯出一片天地,除了手工精细,敢于接风险单外,另一原因就是他走南闯北三年,见过各地的装裱风格。创业后,他把各地风格、工艺融会贯通,装裱样式纷繁多样,客户的选择也更多。
  人脉就是钱脉
  2004年某天,徐东古玩城一位字画商户在杨涛店里取货,嘟囔着“这么大的市场,怎么没有卖笔墨纸砚的店?”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正是这句话,让杨涛看到了商机!说干就干,他把三分之二的家当拿去进了一批笔墨纸砚,成为徐东第一家文房四宝店。
  年轻的杨涛,没有市场调查,也没有找到正确的进货渠道,拿回来的货不知经过几手倒卖,进价很高。“那时候真是着急啊,钱都压在货里,又没人愿意买,生意没法继续运转。”
  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次教训,杨涛变得成熟起来,他一边继续字画装裱生意,一边去崇仁路、美术学院等地的文房用品店“取经”,不再鲁莽进货。“那后来,生意怎么好起来的?”面对记者的提问,杨涛笑着说:“第一靠朋友,第二靠创意。”
  几年的经验,让杨涛深知,做生意朋友最重要,一个人在外打拼,没有朋友怎么行?因此,自从他开店起,他尤其注意人脉的积累。“即便吃点亏,朋友的忙也一定帮到底。出来做生意的都知道感恩,这次你帮了他,下次有了困难,他也不会坐视不管。”
  正所谓“人脉等于钱脉”,经朋友介绍,杨涛逐渐认识了毛笔、宣纸的货源地厂家,以最低的价格进货,以最优惠的价格卖给客户,慢慢地,他的文房用品经营不再亏损,一年下来也小有盈余。
  选准主打业务
  杨涛的第二条秘诀是“创意”。在传统字画装裱手艺得到顾客信任后,杨涛开始琢磨新的“手艺”。“当时,在武汉装裱业,还没有皮画装裱技艺,但我在杭州等地见过,何不把这种手艺带到武汉来?”杨涛慢慢摸索,经过十几次试验后,成功装裱出第一张皮画。
 皮画,作为精美传统工艺品,在礼品业、装修业都很有市场。首创皮画装裱技艺后,杨涛的字画装裱生意节节攀升,一年的利润可达10万元以上。
  凡事有利有弊,由于皮画装裱业务量太大,杨涛不得不请了六个工人,没日没夜赶货,根本来不及顾及他的文房用品生意。
  2008年,杨涛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逐渐放弃皮画装裱业务,专心经营文房四宝。“因为,我想从一个‘手艺人’蜕变成‘商人’。虽然一年利润少了十几万,但从长远看,这是值得的。”杨涛解释:“皮画毕竟是工艺品,时髦品,可能在哪一天就不流行了,但文房四宝的需求仍稳步上升,这才是长远市场。”
  这一年里,他搬了新的门面,到全国的笔墨纸砚产地跑,逐渐丰富品种,高端的砚台、实用的毛笔、最贵的宣纸,在他那都买得到。
  为了扩大文房用品经营,他不断想创意点子,把文房四宝打包成“礼品”,批发给企事业单位,这一块业务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同时,因为靠近古玩城,对收藏耳濡目染,慢慢地,他会收集一些当代值得收藏的名家砚台、名家笔筒,摆在“收藏区”,吸引收藏圈内的高端客户。
  创意生生不息。如今,杨涛的生意蒸蒸日上,仅文房用品业务量一年已超过50万元,并顺利拿到一些知名品牌的代理权,成为圈内小有名气的生意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