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國家能源局印發《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生物質能基本實現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約5800萬噸標準煤。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00萬千瓦。
生物質能是世界上重要的新能源,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源供需矛盾、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全球繼石油、煤炭、天然氣之後的第四大能源,成為國際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
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能源化利用潛力大。《規劃》顯示,全國可作為能源利用的農作物稭稈及農產品加工剩余物、林業剩余物和能源作物、生活垃圾與有機廢棄物等生物質資源總量每年約4.6億噸標準煤。截至2015年,生物質能利用量約3500萬噸標準煤,其中商品化的生物質能利用量約1800萬噸標準煤。生物質發電和液體燃料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物天然氣等產業已起步,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規劃》指出,生物質能發展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堅持分布式開發。根據資源條件做好規劃,確定項目布局,因地制宜確定適應資源條件的項目規模,形成就近收集資源、就近加工轉化、就近消費的分布式開發利用模式,提高生物質能利用效率。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吳創之認為,生物質資源來源多樣、能量密度較低、分布分散,這些資源特點決定了因地制宜、分布式利用是發展生物質能產業的必然要求。
具體來講,吳創之提出,資源供應方面,應該就地開發、利用,不必長距離運輸,有效降低運輸成本,符合生物質資源密度低,分布分散的自然屬性;能源使用方面,應該就近使用,直接面向終端用戶,多余能源可外送;管理運行方面,應該具備獨立運行的能力和條件,必要時可以聯網或與化石能源互補相利用。
生物質能是唯一可轉化成多種能源產品的新能源,通過處理廢棄物直接改善當地環境,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然而目前,我國生物質能總體仍處於發展初期。《規劃》明確指出目前發展中存在的五大主要問題:社會各界對生物質能認識不夠充分,尚未達成共識;分布式商業化開發利用經驗不足;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低,技術水平有待提高;標準體系不健全,尚未建立生物天然氣、生物成型燃料工業化標準體系;政策上,尚未建立生物質能產品優先利用機制,缺乏對生物天然氣和成型燃料的終端補貼政策支持。
基於此,《規劃》明確了發展布局和建設重點,包括大力推動生物天然氣規模化發展,到2020年,初步形成一定規模的綠色低碳生物天然氣產業,年產量達到80億立方米,建設160個生物天然氣示範縣和循環農業示範縣。積極發展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穩步發展生物質發電,加快生物液體燃料示範和推廣。
我國生物質能發電前景廣闊。廣西桂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韋生安在文章中提到,發展生物質發電,實施煤炭替代,可顯著減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產生巨大的環境效益。發展生物質發電產業是構築穩定、經濟、清潔、安全能源共贏體系,突破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環境制約的重要途徑。
《規劃》同時提出,到2020年,生物質能產業新增投資約1960億元。其中,生物質發電新增投資約400億元,生物天然氣新增投資約1200億元,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產業新增投資約180億元,生物液體燃料新增投資約1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