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CBNData年度洞察|“出行+電商”試水新零售

今年雙11正式開始之前,天貓和滴滴聯手在北京和上海給乘客發福利。

當天坐上“天貓特快車”的用戶掃碼即可免費領取價值百元天貓超市大禮包。與普通網購不同的是,用戶可以直接從汽車後備箱把貨提走,而不需要等待快遞上門。這樣一個堪稱路徑最短的“網購”方式,甚至直接跳過了物流環節。

“出行+電商”的未來

據滴滴方面介紹,這次送出去的天貓超市大禮包主要是餅幹、牛奶等零食,這些商品與專車用戶需求是高度匹配的。很多人在早晚高峰打車的時候往往是餓著肚子的,如果能夠在滴滴專快車上實現即買即拿,不僅創新了新的購物場景和消費方式,同時也滿足了用戶需求提升了專車服務體驗。

“除了購買頻次高、適合即買即用的商品之外,化妝品、數碼產品等註重線下體驗的商品同樣也適用於專車購物場景。甚至,滴滴可以成為這些商品的首發平臺。”天貓方面表示。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分析師龐春澤表示,分享經濟利用互聯網分享海量閑置資源,滿足多樣化需求,同時創造了新的消費模式;不同於傳統消費模式,分享消費具有交易成本低、信息透明度高、實現方式便利的優勢。場景化的分享消費的發展趨勢背後是人們消費需求的升級。互聯網約車作為互聯網分享經濟的代表,從一開始的出租車網絡預約平臺發展到包括快車、專車、順風車、代駕等多種業務,是較為典型的案例。從滴滴出行的數據來看能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用戶習慣,一二線城市出行時每10人就有5人使用過滴滴出行,而從用戶規模來看,超過80%的分享出行用戶都是80、90後,有40%的分享出行用戶都是從事知識密集型行業。互聯網約車讓也讓個性化出行需求更便捷,彌補了公共交通的不足,在人們的日常通勤、夜生活、周末出行中均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見分享經濟改變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分享消費觀念逐漸成熟。

在今年年頭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與滴滴出行聯合發布的《2015中國智能出行大數據報告,從知城•知路•知事三個維度解析滴滴出行4年的訂單數據,對中國智能出行的交通現狀和市場規模,以及城市化進程,包括就業、上學和看病等民生問題進行了多角度、數據化的深入分析。截至2015年底,智能出行平臺上活躍著3億乘客和1000萬車主,註冊用戶數以月均13%的速度增長。僅以滴滴平臺為例,2015年累計完成訂單14.3億單,行駛時間4.9億小時,行駛里程128億公里。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雖然目前只是營銷層面的合作,但在這一模式中,滴滴專快車成為零售環節中的“線下”載體,與“線上”天貓共同搭建起了新的購物場景。這與阿里巴巴此前預判的未來“新零售”商業模式不謀而合。

雖然天貓與滴滴這一次合作初衷是讓消費者獲得一次雙11的驚喜體驗,但雙方還是希望能夠在合作過程中挖掘出更多的合作可能性和想象空間。特別是手握大量出行數據的滴滴與擁有海量消費者的電商平臺天貓,在一定程度的數據相互聯通之後,到底能創造怎樣的新故事?

而來自阿里巴巴研究院觀點認為,未來,線下與線上零售將深度結合,再加現代物流,服務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構成未來新零售的概念。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將結束,純零售的形式也將被打破,新零售將引領未來全新的商業模式。

作為一年一度的購物盛典,2016天貓雙11總交易額最終定格在1207億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視為“新零售起點”的這次雙11中,技術的運用程度達到歷屆雙11的最高水平。在未來融合傳統商業的過程中,技術本身將發揮決定性作用。

對此,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未來30年屬於“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公司、國家和年輕人。新技術將融合到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引領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變化。“不管你是什麽人,不管你身處哪里,我們所有每個人都會是這場大變革的一部分。”

馬雲認為,未來30年一定不會只是“互聯網公司”的天下,未來30年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公司,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國家的天下,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年輕人的天下。“我們必須把互聯網技術,互聯網資源能夠普惠化,才能成為造福人類的巨大的福祉。”

作為一年一度的購物盛典,2016天貓雙11總交易額最終定格在1207億人民幣。

炫目的交易額數字背後,電商市場中的流量紅利正在逐漸縮小是困擾目前國內電商的集體問題。

於是,開拓更多的消費場景成了電商們嘗試的重點。

電商新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已經走過8個年頭的雙11雖然仍在不斷地在創造著銷售奇跡,但業界對於電商市場天花板的擔憂問題始終存在。

這其中,業界最大的擔憂是從銷售情況來看,服裝、家電3C等電商支柱品類已進入銷售穩定期,一些新興品類的進入也很難掀起大的波瀾,盡管跨境、海淘、母嬰、直播轉化等眾多新鮮概念依然讓如今的電商市場熱鬧不已,但增速天花板問題影響的是整個電商產業。在舊有布局下,增量空間已經較低。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幅雖然達到39.1%,但比起2014年同期(同比增48.3%)則有近10個百分點的下滑,而2015年,雙11期間全國網上零售額占全年比重的3.0%,實際上較2014年僅上升約0.1個百分點。

如今,中國的電商企業需要面對的現實是,電商渠道置換的人口紅利正在漸漸退去。在已經擁有超過4億網購人群的中國市場,GMV增速下滑問題困擾著目前國內的幾家大電商平臺。

最為直接的反應是,2015年到2016年,從業績和股價上來看,中國自營B2C的日子都不那麽好過。特別是垂直類B2C電商平臺,即使能夠在一個品類中做到重度垂直所向無敵,但購物頻次永遠弱於綜合平臺,新用戶獲取成本更是遠遠高於後者。

如何挖掘現有用戶的需求,如何能夠在弱關聯中發現新的商業機遇就是大數據的價值所在。來自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的觀點是,隨著技術的不斷更叠,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都趨於互聯網化/移動互聯網化,大互聯網消費數據的價值則更為凸顯。各領域的優質平臺和企業都需要為將來的發展審慎思考。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獨立前行,只有相互扶持,才能在變幻莫測的互聯網更叠中屹立不倒,而數據就是將各大平臺連接在一起的紐帶,是各方共贏的基石。

對於電商增速的新出路,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2016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結束之後給出的答案是,“今天,所有互聯網和所有實體商業的同仁們,共同致力一件事情,那就是推動實體商業要素進行重構,通過商業要素的重構,產生化學反應,最終為我們共同的客戶提供價值。”大數據,將成為新的商業要素。

要使這個要素價值最大化,最好的方法是通過數據價值共享。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總經理黃磊認為表示,每個數據源都在獨立的做有限開發,這跟互聯網的共享精神相違背。CBNData將努力促使不同的數據源開放出來,一旦數據需求、研究能力、數據源三要素能充分互動,數據價值就可以被成倍的釋放,對所有人都有益的“經濟全景圖”就能呈現出來。

秉承這樣的理念,12月8日,CBNData將在北京聯合15家互聯網公司將共同發布《2016中國互聯網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在商業運行的背後,消費者的便捷與品質兩大需求成為推動行業內或行業間融合趨勢的重要動力。報告將深入9大互聯網消費領域,探索互聯網消費生態中數據連接後的價值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1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