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好教育:長啥樣?怎麽做?中國教育的另一種探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152

把課堂從教室移到植物園里,孩子們學得很專心。(視覺中國/圖)

現在有點見識與理想的教育者也憋屈,不少人知道什麽教育對孩子好,什麽是對孩子的傷害,但大家中了魔咒一般!不只一位老師跟我說,“好歸好,整歸整”。

為什麽青少年網癮那麽厲害?因為孩子們的生命與現實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被割斷了,他們只能在這些虛擬的世界中尋找安慰,發泄情緒。但成人世界給予了他們什麽幫助?

周四下午,成都華德福學校有教師大會。事實上,全球上千所華德福學校都有周四大會。七年級老師帶大家做“探險與發現”課程的一個遊戲:每四個老師組成一個小組,前面三個人都戴上黑色眼罩,只有最後一個人眼睛睜著,這個遊戲,就是讓每一組“毛毛蟲探險隊”像人類“大發現時代”向外面探索,甚至搶奪地上的紅氣球代表的寶藏。

“貪婪”的人們中,只有最後那個人(貪婪者常把眼睛掛在腦後)做肢體指揮,不能用言語。主導者一聲令下,大家就忙乎開了。“能見者”傳遞的指令是滯後的,“搗亂者”目的各異,“忙乎者”一陣瞎忙後所得有限,只引得旁觀者狂笑不止。

這一幕,頗似我們的教育。各方忙亂地行動著,真正的目標卻很模糊,“能見者”幹著急,帶著大量利益訴求的機構或個人卻在各個環節成為教育真改革的“攪局者”。孩子、家長、學校、社會,被裹挾著跌跌撞撞地走向不確定的未來。

中國應試教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系統化、工具化、細密化。全國上下一張網,幾套題;考試類型,答題技巧;要特長抓特長、要考點捉考點;老師教、學生學、補習班補;產、供、銷、宣,一條龍。一位從南京來的同事(原為當地重點中學理科老師,成功送走好幾輪高三)說,現在幫孩子準備高考已經不大可能,因為離開三四年,疏於“戰陣”了。

考試選拔本無可厚非,但妖魔化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問題就嚴重了。究竟什麽樣的教育是好教育?怎麽才能從根本上避免應試教育的弊端?

教育的目標要“終極化”

“士先誌,不足以啟其誌者,勿教焉可也。尊其所聞則高明,行其所知則光大,不足以致高明光大者,勿學焉可也。”章太炎在《救學敝論》中提到教學的目的是致“高明”“光大”,他認為凡是不能致“高明”“光大”的東西都不能給孩子,而當時的教育與學者,都心向“側詭之道”“內不充實”“頗有謏聞”——旁門左道、沒有內在、貪圖小名。

我贊同先賢的觀點,教育關乎三個層次:道、心、術。

其一在道。“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說卦》)。大地運作,宇宙生機,人倫互美。教育之道理應朝向這些終極之事,激發學生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教育的著眼點不在這個層面上,不足以立教。

其二在心。萬法歸心,心景合一,體察有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知、情、意,善、美、真,離此不足以宣教;授之以漁,方法圓熟,技能精湛,離此不足以教習。從來沒聽說任何一個古今中外的教育家著眼點在考試、小技之上。

現在有點見識與理想的教育者也憋屈,不少人知道什麽教育對孩子好,什麽是對孩子的傷害,但大家中了魔咒一般!不止一位老師跟我說,“好歸好,整歸整”。所以,才有“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紮紮實實”的局面。本應對孩子未來負責,但未來還在未來,還遠。為什麽?

1919年8月到9月,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在德國斯圖加特,為即將成為全世界第一批華德福教師的13人,做了連續14天加一個晚上的講座,講座分為人的本質和發展,教學實踐建議,教師實務探討。之後不久,世界第一所華德福學校誕生了。

1919年8月對德國來說是什麽概念?剛作為失敗的同盟國簽署戰敗條約一年,社會百孔千瘡、雕零疲憊。施泰納沒在花費巨大心血創辦的華德福學校講如何學技術,如何找工作。他在開講致辭中說“華德福教育必須是一場真實的文化行動”。僅著眼於當前現實問題的教育行之不遠,真正的教育必須面向根本,面向未來。教育的目標要“終極化”。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對孩子天性與個性要深度研究

其三在術,教育是有方法的。

一場“瞎忙”遊戲引起無限歡樂,但教育絕不該也不敢是這樣。現在很多教育,不從孩子的生理結構和變化、基本心理動因和發展入手,完全是隔靴搔癢,人雲亦雲。甘地把“沒有特色的教育”歸為人的七宗罪之一,很多學校也認識到要有特色,但特色不是想打造就打造的。蒙臺梭利、尼爾、皮亞傑、維經斯基、布魯納、施泰納……都在孩童發展的生理心理動因方面作出了了不起的貢獻。他們的教育理論與實踐,都指向孩子的天性。

怎麽依循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是其所是地發展。包括:物質身體的發展,比如開始走路、換牙、青春期;心理、心靈的發展,如孩童早期的感受、青春期的情感、成年的思考;意識層面的發展,如自我感出現、強烈的自我意識、與周遭世界一體。三方面若能配合發展,光、溫度、水分與植物相匹配,孩子就茁壯成長。反之,就像植物人或精神病人,身體與心靈不能很好地結合到一起。

就我從事的華德福教育來說,這種教育被稱為“全人教育”,思考、情感、意誌(意願)即智商、情商、意商要全面發育,腦、心、手作為有機整體,在孩童受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為它們提供平衡發展的條件。想象力、行動力、感受力、思考力,都是必須培養的內容。

總體來說,孩童的天性是變中的不變,具有“整體表現”的個性特質,而個性的發展是教育的另一個本質之處。自我的順利發展是個性發展的基礎,個體有其絕對意義,有精神性或靈性,恰如蒙臺梭利所言的“精神胚胎”。每一個個體生命的發展過程,即是自我“入駐”的過程,即是自我意識與自己的身體、各種感官、他人、世界的相互作用和影響過程。

教育肯定必須尊重每一個個體,毫無疑問應當是人性的,也是個性的。稍稍極端點說,照顧個性即人性。看看《西遊記》四夥計,有人稱為“火相”“風相”“水相”“土相”氣質,構成一群真實的人——由神寫人。老師應該觀察、接納和鼓勵“和而不同”,“因材施教”,就是希望發揮孩子的天性,而形成個性。每個孩子思考、感受、學習,對待人生都會有不同,就像春天花園里有五彩斑斕的花與小草,鮮活地組成一個充滿生命動感與靈性的世界。對孩子的觀察、研究、靜思都是必需的,“一切為了孩子”不用寫在墻上,要落在心里。

孩子有玩耍的天性,更有學習的天性。尼爾的夏山學校,幾乎沒有紀律管束,卻幾乎沒有孩子最後不進教室的。這種教育,因為“耍得好”,解放了孩子們的想象力與感受力。

照顧個性,說則容易做則難。應試教育一致化、簡單化,便於管理。但就像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提到的——各種技術、大數據的發展,已開啟了浩浩湯湯的個性化大潮。整齊劃一的教育,必將被迅速淘汰。

但是,孩子的天性是要引領的。現在的孩子更自由了嗎?更自主了嗎?更自覺了嗎?都不是。自由和規則、自主和依賴、自覺與安排,往往相互聯系在一起。

發展孩子的潛能要靠課程做支撐

孩子深受各自的遺傳因素與家庭環境影響,學校教育不可能塑造一切,也很難每一步都做得剛剛好,符合孩子的發展需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潛能,老師能做的就是營造環境,用具有想象力的優秀課程對孩子們加以引導,使其好學樂學,“點燃”他們。

前陣子,我們參與高中實驗的老師們在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麽很多人對教育的研究落在孩子發展的後面?討論的結果是,因為孩子是一顆顆富含物質與精神潛能的種子,他們是朝向未來的。尼采在遺稿中說,我們的過去已經無法為我們的未來提供經驗,從而指明道路。局限於自己的人生經歷與教育經歷里的教育者或成人,無法用自己的過去為未來的孩子包打天下。人們常常試圖用過去應對未來,忽略孩子的發展性。如果想到有一天你面前的“鼻涕”小孩也會成翩翩少年,長大成人,創造你所完全不了解的未來,你定然會有不同心態,會更有想象力地設計出面向未來的課程。

華德福教育認為人有十二種感官能力,即觸覺、聽覺、視覺、運動覺、嗅覺、味覺、平衡覺、溫暖感、生命感、思想感、語言感、自我感。這些感官能力即是孩子與外部世界聯系的橋梁,也是他們可以被觸發的重要潛能。很多具體的課程,都圍繞這些能力的建構與形成來展開。

課程要支撐孩子發展,必然是有階段性的、豐富的、系統的、可操作的。不僅華德福教育如此,蒙臺梭利教育、杜威教育,也都有這些特質。具體的、可操作的教學方法,是最終決定一種教育理念能夠有效落地的關鍵。

貫徹課程需要堅持力。事實上,教育很多時候就在拼意誌。今天這個觀念,明天那個課程,最後就像漫畫家華君武的一幅畫作所諷刺的:到處都在挖坑找水,水就在那些坑的下面一點點,卻因為意誌力不夠,怎麽也挖不到。

好教育必須面向生活

最近第一個華德福實驗班的孩子們在參加高中會考,通過會考拿到的畢業證,是他們大多數人需要的。這也算我們的一個嘗試,但這個舉動使很多人大跌眼鏡,甚至認為這會讓學校“輸掉底褲”。但是,沒有一個國家的華德福學校不是面向自己國家的生活實際的,“需要考試”也在此列。

但是,面向生活不僅僅是這個意思。準備會考的過程中,我看到的一個問題是:因為會考,我們放棄了孩子們的很多活動,包括學校聚會、社會實踐、個體項目……

我們深深自問,如果為了考試,徹底放棄這些東西,值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會考、高考、洋高考,都需要花時間,都有其必要性。但所有這些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高中生處於進入人生旅程的重要節點,應該更多地與社會生活接觸,他們應該在求真的同時,開始考慮自己的職業、婚姻、家庭,關註和參加社會活動。而長期嚴苛的應試教育,卻使他們系統地脫離了生活現實。

為什麽青少年網癮、“空心病”那麽厲害?因為孩子們的生命與現實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被割斷了,他們只能在這些虛擬的世界中尋找安慰,發泄情緒。他們不是勇敢,是怯懦;不是面對,是逃避。但成人世界給予了他們什麽幫助?

在教育與社會有良好聯結的國家,社會中有各種主題活動、開放給孩子的各種俱樂部、各種文化設施設備、受社會與教育體系鼓勵的各種公益慈善活動……這些都是孩子們接觸社會的窗口。

面向生活,肯定要更多地與技能教育聯系起來,培養孩子技能也應該是各種教育大綱所強調的。遊泳、乒乓球、做飯、解題、裝電、房屋設計、開車……需要技能的地方觸目皆是。技能學習好了,也會給孩子帶來自信。

教育必須提供多元化的選擇

現在國內上大學並不難,大家爭的是所謂名校。青少年的學習路徑其實已經很多元了。常見的有:1.出國;2.高考;3.職業教育或做學徒;4.小眾學院。

出國路徑眾多。去英美,大陸歐洲或其他小語種國家,他們所要求的學習經歷、語言、能力、一定經濟支撐,並不是很難。應該說,可行性很大,包括非大規模民辦學校的學生,都容易找到出國路徑,外方很多是直接到校招生。

高考有藝考與高職、普通大學之分,藝體生的途徑也比較容易走通。現在中國也有人已創建一些小眾學院,以師徒小規模形式來進行學習。

我有位朋友,女兒在國內讀了個很一般的二本,後來去國外那種照顧老人及身體不便行動者的康複村,之後在英國讀戲劇碩士,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博士。她的求學路徑,是否也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

從我們學校已畢業的七、八年級學生走向來看,大學入學分布廣泛。孩子的實際情況多樣,家長有不同的選擇。

現代人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以前小學、初中畢業進入社會已不再現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提倡終身學習。各種針對性的教育,如私校、個性化學習、各種形態的網絡課程,將慢慢變成一種常態。

學習的路徑有千萬條,最重要的,是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與學習的興趣,願意努力發展自己的人格與各種能力。

在政策層面,放開民辦學校是非常重要的。民辦教育促進法應該有更多措施為教育的多元化發展提供支持。順便說一句,我認同義務教育階段不能以營利為導向,培養人的目標和將義務教育作為商品,畢竟有重大差別。

對老師松綁

孩子的成長沒有秘訣,就是家長、老師的愛所澆灌。老師是參與到孩子生命成長過程重要的人。

我們缺的是好老師。學校肯定不在於大樓而在於大師,按古代的標準,老師應當是修身、誠意、“致廣大而盡精微”(《中庸》)的人,授人以漁的人。按現代標準,老師應當是對世界有極大興趣、開放、努力向前的人。沒有老師的主動發揮,再好的理念和教育都是空談;有老師的主動創造,離真教育都不遠。

在學校中,老師變成主人,教師教授治校,教育家辦學,是一個根本的推動點。華德福學校中,教師占有主體地位,因而具有強大的主動性,有無窮的創造力。一位哈佛博士、麻省理工教授,也是資深華德福老師,曾與筆者談到,十個公司開十年,倒閉九個;十個華德福學校開十年,倒閉一個。

成都華德福學校2004年由黃曉星、張俐與我引進中國大陸開辦,與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華德福學校一樣,是非營利組織。學校的治理結構,由教師自治管理。學校就應該是一種制度創新、學術創新的機構,正因為它斬斷了投資營利分紅的妄念,專註於教育本身,老師才自然把學校變成自己的家,也願意持續地學習與成長。

我所在學校開辦已有12個年頭,肩負的任務就是開路。她是中國大陸第一所華德福實踐機構,12年前,幼兒園、小學、培訓同時開辦,皆為大陸第一。第一的背後,既是一種理想和勇氣,更需要有大膽實踐的精神。

同理,中國教育在這樣一個巨大的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必須要有迎接的勇氣,開創的精神。在與西方文化的相遇中,中國文化肯定可以做到“西體中用”“中體西用”“化而為用”,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吸入、適應、消化、分解、維持、生長、繁衍的有機生命過程。

“兒童身上與生俱來就孕育著未來人的種子”(威廉·華茲華斯),教育的困難在於它是面向未來的。教育必須帶來生命向未來生長的力量,為孩子生命的發展做指引,為生活做準備。

(作者為成都華德福學校校長、廣東省山海源慈善基金會理事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1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