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TPP領銜全球化退潮,中歐協定卻“逆勢”前行

“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遭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拋棄,被視為經濟全球化的可能轉向;在此背景下,《中歐雙邊投資協定》卻在繼續向前推進。

當地時間23日上午,兩年一度的中歐漢堡峰會在德國漢堡市召開。在此峰會上,中德雙方重要嘉賓都表示要繼續保持開放,繼續擁抱全球化,繼續推進中歐投資協定前行。

據商務部消息,此前的9月底,中歐投資協定第十二輪談判剛剛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結束,談判已經處於圍繞文本談判的階段。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在此次漢堡峰會上代表中方作主題發言時表示,中歐投資協定正在繼續推進,中歐應堅持相互進一步開放,提高貿易自由化水平,並向投資等更高水平合作升級。

李毅中援引了一些數據來表明中歐之間的貿易與投資勢頭。他表示,今年1~8月中歐貿易額增長3.5%,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5.3%。在投資方面,雙向投資持續增長,2015年中國對歐FDI達230億美元,同比增44%,歐盟對華投資今年1~8月同比增速也超過40%。

漢堡峰會名譽主席、德國原總理施羅德在致辭中稱,公平和開放是驅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國與歐洲之間“需要合作,而非對抗,雖然我們政治經濟體系不同”。

他表示,德國經濟仍以出口為導向,投資和開放性是驅動經濟的元素,德國不應該在面對中國投資時采取防禦姿態。

此前的9月份,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在北京表示,希望中歐雙方可以在2017年完成包含市場開放、全面互惠對等內容的《中歐雙邊投資協定》的磋商。

該商會此前一份調查顯示,在華歐企認為,2001 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時建立了路線圖和法律框架,為更多的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或拓展在華業務提供了所需的確定性,也帶來了持續十年的空前發展,目前,歐洲企業認為《中歐投資協定》勢在必行,如談判能夠圓滿結束,減少市場準入限制,可進一步改善商業環境。

目前,投資協定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中歐溝通和談判,其中包括但不限於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

德國聯邦政府以及各地政府方面,對來自中國的投資仍以開放的態度表示歡迎。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曹奕女士對第一財經表示,近兩年來中國在德綠地投資(Green field Investment,指到國外投資設廠的投資模式)數量連續增長,並在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成為在德國綠地投資數量最多的國家,德國歡迎中國企業來德國投資並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漢堡市市長OalfSchholz先生23日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此前有個別並購案因重新審核引起熱議,實際上也正是因為德國一直抱有開放心態,幾乎從不否決。他表示,漢堡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與並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