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勝選總統特朗普重振美國制造業、扶持傳統能源業的經濟治理綱要下,全球著名高科技產業集聚地——加州——也將在不久的將來迎來難以避免的產業調整。加州的立法者已經開始思考潛在的調整方向,在特朗普上臺後,制造業和能源業或將在這里萌發新生機。
“對於這次大選的最終結果,說實話我很意外”,剛剛連任成功的民主黨籍加州眾議員朱感生(Kansen Chu)在其位於Milpitas的地區辦公室對第一財經記者坦言:“民主黨應該自我反思,接下來我們應該重點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務在這次選舉前被忽略的美國中產階級。”
朱感生是現任加州第25選區眾議員,工程師出身的他在轉型從政之前曾在IBM任職多年,目前是加州眾議會經濟發展、交通和環保等多個小組的召集人。他對大選反思的結論之一,就是加州或將需要在制造業的重振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位於西海岸的加州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
“加州發展制造業確實有諸多挑戰,但這里文化多元、氣候宜人,再加上教育資源優良,有利於吸引和留住制造業人才。”朱感生認為:“在特朗普上臺之後,我們可能會看到減稅等相關政策,這將進一步提振加州制造業。”朱感生的從政之路始於加州第三大城市聖何塞(San Jose),在他擔任該市市議員時,就曾積極推動當地制造業發展。“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數十年的城市規劃,”朱感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因為建一個工廠要比建一個研發中心難太多。”朱感生作為市議員時積極推動的立法之一,就是為制造業預留用地,控制商品房開發。
今年10月份,特斯拉公司也向其工廠所在地加州菲蒙(Fremont)市政府提出擴建計劃,希望將現有廠房面積擴大一倍。據特斯拉預計,此舉可為當地創造3100個就業崗位。當地時間11月21日晚,菲蒙市現任副市長、最近剛剛贏得市長競選的高敘加(Lily Mei)在一場公開活動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特斯拉的擴建計劃仍在討論階段而不便置評,但她透露目前這一項目已經在該市市議會中獲得了多數支持。
特斯拉的菲蒙工廠
“像特斯拉這樣的高端制造業或許可以在加州生存,但一些中低端制造業就很難想象了,制造業在加州的生存非常艱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矽谷大型科技公司副總裁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即使是像蘋果這樣的大型公司,要把工廠搬到加州,恐怕日子也不好過。”
這位高管的擔憂顯而易見。一方面,加州勞動力成本過高又缺乏技術性人才,不斷飆漲的生活成本已經迫使越來越多中低收入民眾搬離加州;另一方面,加州企業用地價格居高不下,再加上嚴苛的環保政策令能源成本高企,使得部分企業對加州望而卻步。從當前的現實環境上來看,要在加州大力發展制造業似乎較難想象。畢竟,就像這位科技公司副總裁所言,“企業運營是要看見利潤的”。
過去數十年間,制造業一直是美國經濟的脊梁,制造業的發展也是美國廣大中產階級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的主要途徑。但近幾年,加州制造業的用工量增長極其緩慢。統計數據顯示,從2010年2月至2015年初的這段經濟改善期,美國制造業整體就業增長6.7%。同一時間段內,美國部分中西部和南部州的制造業就業增長比率達到15%,相比之下,加州卻只有1%,墊底全美50個州。
對於廣大中產階級的利益需求,加州的立法者無法視而不見,尤其是在民主黨在國會和政府大敗的現實之下。盡管加州州一級眾議院和參議院仍然是民主黨的天下,但共和黨總統已經選出,國會參眾兩院全面飄紅,在美國經濟結構可能面臨的大調整中,加州無法完全抽身於外。“加州制造業的回升短期內仍有諸多挑戰,但它是一個可預見的發展趨勢”,朱感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作為立法者,我們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矽谷聚集了大量科技企業
在制造業之外,加州立法者未來幾年需要審慎平衡的還有環境保護與傳統能源業發展這對矛盾。加州是美國能源儲存重地,已探明原油儲存量約28.35億桶,據全美第三。加州也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州,占全美人口約12.18%,但其能源總需求卻低於人口占比8.55%的德州。此外,加州還是全美人均能源消費量最低的地區之一。加州溫和的氣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低能耗的實現,但全美最嚴苛的環保政策無疑也是主要因素。
加州是美國的環保急先鋒,現任州長布朗(Jerry Brown)也一直是堅定的環保主義者,在他的任內,加州企業和居民被要求嚴格控制用水和溫室氣體排放。今年9月,布朗剛剛簽署通過法案,加州將在203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1990年排放水平的40%。他的終極目標是到2050年之前,將加州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排放水平的80%。嚴格地環境保護政策無疑為加州的環境改善帶來諸多益處,但卻也成了加州經濟發展的制約。籌備多年的加州高鐵項目就因環保人士的抗議而幾次延宕,傳統能源業的發展更是備受掣肘。
“美國是要繼續做全球環保排頭兵,還是願意為自身經濟發展做出一些讓步?”朱感生對記者表示:“這個問題現在很難有明確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將是加州立法者在大選之後重點討論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