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
最近世界上發生了很多大事,特別是特朗普的上臺給世界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是在這些不確定性中,我覺得有一個確定性就是追求綠色世界,多一些山清水秀,少一些霧霾。今天是一個霧霾天,正好和我要講的綠色金融主題相關。綠色金融不僅是一個學術問題,還是一種價值取向、一種理想追求。金融機構具有重大的資源配置權,金融機構的價值追求將可能成為改變世界未來的巨大力量。作為一名金融工作者,我想借此機會談一談綠色金融與金融機構的責任與追求。
▌首先,綠色金融的興起,契合了綠色發展的時代主題,意義重大
近代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建設中碩果累累,但也嘗到了環境汙染的苦果。美國湯姆斯河的“癌癥村”、倫敦的“霧都劫難”、日本的“水俁病”等事件,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
1962年,美國人蕾切爾•卡遜在《寂靜的春天》一書中,首次對工業文明造成的生態破壞進行反思,喚醒了社會各界對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意識。
50多年來,人類不斷反思自身生產和生活方式,努力改變“高消耗、高汙染”的增長模式。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系統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擁護和認可。
中國不能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道路,邊發展邊治理的道路也行不通,為此,不管是政治家還是金融工作者都必須拿出勇氣和力量,投身到綠色發展中去,這是唯一能夠挽救地球並讓大家生活得更美好的途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
作為一項重要的創新性金融制度安排,綠色金融旨在引導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產業,同時有效抑制汙染性投資,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綠色金融的興起,正是我們所處時代的必然要求。
▌第二,綠色金融是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綠色金融必將改變世界
近年來,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一致行動,各國紛紛出臺了綠色發展的願景目標和實施路線圖。要將這些願景目標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果,綠色金融將發揮三大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是為全球綠色轉型提供“源頭活水”。
目前,全球金融資產中綠色金融占比僅10%,資金問題是制約綠色發展的主要瓶頸。據國際能源機構的估計,僅實現“2050年全球溫度增加不超過2攝氏度”的目標,就需增加36萬億美元的投資。大力推進綠色金融的發展,將極大地緩解綠色轉型的資金“饑渴癥”,拓展人類社會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新綠洲”。
二是創造新需求,促進經濟可持續增長。
通過發揮金融的杠桿作用,綠色金融可以將更多的資源配置到綠色、低碳和環保產業。我們估計,“十三五”時期,我國綠色產業及汙染防治年均投資至少達2萬億元人民幣,將有力地促進綠色GDP的增長。
三是改變金融價值理念,推進“負責任”的金融發展。
金融機構要保持適當盈利,這是對股東負責的要求。大型國有銀行也要給股東一個交代,但首先要擔當好社會責任。綠色金融代表著金融業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商機無限,就算一開始不賺錢,也應該要推進。除了大型國有銀行外,中小銀行和國外的金融機構在綠色金融上已經行動起來了。中國銀行作為國際化大銀行,需要用世界性的共同語言去改變世界,同時用行動去說話。
▌第三,發展綠色金融大有可為,是金融機構發展的新機遇
近年來,在全球綠色發展潮流的帶動下,我國從政府到企業層面都在積極行動,綠色金融發展日新月異,成為全球市場的“領頭羊”。截至2016年6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已超過7萬億元人民幣,約占各項貸款的9%。2016年前8個月,我國境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接近1100億元人民幣,約占同期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量的35%,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發行市場。此外,各類綠色發展基金、碳金融、綠色保險等產品正在快速興起。金融機構及早布局和發展綠色金融,面臨新的機遇。
以中國銀行為例,2015年7月,中國銀行協助新疆金風科技公司完成3億美元境外債券發行,成為中資企業發行的首單綠色債券。兩周前,中國銀行以倫敦分行為主體,發行了5億美元的“綠色資產擔保債券”,這是全球首單兼具“雙重綠色屬性”的綠色資產擔保債券。綠色金融開辟了我行業務發展的新領域。
為迎接綠色金融新時代的到來,金融機構需要著力推進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在機構管理及企業文化建設中嵌入綠色金融理念。
金融機構要加快綠色金融頂層設計,在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規劃好綠色金融重點發展領域。要建立綠色金融發展的長效機制,將綠色金融作為長期戰略來抓,持續加大對綠色環保行業的資金支持,有序壓縮、停止不符合國家綠色發展要求的金融支持。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相關的風險管理政策,評估相關項目時,除了看經濟效益外,還要關註能夠去汙多少、降耗多少,降低碳排放量多少等,與政府、企業一起形成綠色發展的廣泛共識和文化氛圍。
二是持續加大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
目前,綠色信貸已成為綠色金融的主要手段,金融機構在不斷完善綠色信貸產品種類、創新豐富綠色信貸工具、擴大綠色信貸服務範圍的同時,還要探索滿足不同融資條件需求的非信貸金融產品和服務,更多地支持政府相關部門發展綠色國債、綠色資產證券化等業務。同時,要推進金融跨界合作,積極探索綠色保險、綠色租賃、綠色信托、綠色理財、碳金融等新興產品,積極參與綠色發展基金及PPP項目,形成多元化、綜合化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在這方面,金融機構要肯坐冷板凳、下大工夫,設計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金融產品來。
三是積極開展綠色金融國際交流與合作。
當前,全球綠色金融呈跨越式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在此背景下,發展綠色金融,更要有國際視野,充分利用好全球金融市場資源。中國銀行在這方面做了積極探索,充分感受到綠色金融產品在國際市場的活力。例如2016年7月,中國銀行作為牽頭主承銷商及簿記管理人,協助新開發銀行成功發行30億元人民幣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將專項用於金磚國家、其他新興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綠色產業項目。這是中國銀行首次和國際開發機構合作,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綠色金融債券,吸引了境內外多元化的投資者踴躍認購,認購倍數達3.1倍。
可見,綠色金融可以成為中國金融機構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主題。目前,全球綠色金融推廣還只是處在起步階段,如能積極參與到綠色金融產品開發、綠色金融市場建立和完善、綠色金融發展規則的形成和制定,無疑將有利於提高我國金融機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主動權和影響力。
各位嘉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金融是一篇大文章,既有對理想的追求,也有現實的利益,希望我們既帶著理想、也帶著投資者的遠見去參與到綠色金融的事業中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