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央行開發“新套路” 縮短放長應對“錢荒”

債市風聲鶴唳,大家都在擔心“不差錢”的日子要走了。

國內債市11月17日午後調整加劇,國債期貨跌幅擴大。10年期國債主力合約T1612創10月31日以來最大跌幅;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2.9012%,創近5個月新高。一年期利率互換(IRS)升破3%,表明市場預期未來流動性偏緊。實際上,伴隨貨幣市場利率的上行,這種調整已經持續多日。

在許多金融業內人士看來,國際國內的複雜形勢下,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正面臨兩難。放,有出現流動性陷阱的風險;收,可能打擊正在企穩的經濟。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的實體經濟情況還不足以令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的持續貶值和貶值預期下資本外流的壓力,以及國內房地產等資產價格的上漲,又使得央行的貨幣政策“松不得”。

事實上,10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未來一段時間的貨幣政策定了調:要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註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

為應對當前的複雜局勢,央行貨幣政策的操作手段和策略較過去已開始發生變化,業內人士將主要特點概括為“縮短放長”“量價分離”。

債市“風聲鶴唳”

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前已升至2.9%附近,距離3%只有一步之遙。“年底破3%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一位公募基金總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內市場目前情緒趨向謹慎,貨幣市場利率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出現恐慌性拋售,“說明大家很緊張。”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中國債券市場一直是不健康的市場,因為久期錯配和加杠桿是中國債市的主要模式,且絕大多數債券投資者未采取任何對沖手段。

這就可能引發兩方面風險:流動性風險或杠桿風險。“加杠桿套息的前提是,預期較長時間貨幣市場利率不會超過買入時的債券收益率,即不會出現收益率倒掛。一旦貨幣市場資金成本上行,套息的息差無法覆蓋成本甚至倒掛,則將引發全面去杠桿。”鄧海清說。

上述公募基金總經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久期錯配的主要是理財,理財的平均負債成本只有4個多月,但是過去一段時間它們通過委外等方式大量配置債券,購買期限甚至是20年久期。今年債市邊際上增加的買盤將近50%都來自理財,比例非常大。一旦流動性收緊,確實對債市影響巨大。

債市的“風聲鶴唳”只是當前流動性壓力的一個縮影,市場“差錢”的情況在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有所顯現。盡管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持續凈投放,但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已經連續數個交易日持續上漲。11月17日,3個月Shibor上行2個基點至2.9325%,成為當日漲幅最大的品種。

Shibor利率全線上漲

美國大選的結果觸發了全球資本市場的震動。美債收益率大幅上行也影響了全球債市,中國也沒能幸免。特朗普勝選演講後,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近10個BP。

章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特朗普主張財政擴張,並傾向於加強基礎設施投資,而非資本市場。這種“傾增長、傾通脹”的策略,引發了市場對於增長和通脹的預期,因此資金短期內從避險的債券市場湧向風險資產。另一方面,美國債市對於中國債市的傳導主要體現在匯率層面。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美元強勢必然導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壓力和資本流出壓力加大,中國央行或許會加大對沖力度。

眼下,跌跌不休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成為債券投資者心中最大的隱憂。“匯率對資金面肯定有一定的制約。”上述公募基金總經理表示,“今年外占下降這麽多,理論上央行肯定要降準,但是現在降準肯定會給市場一個全面放松的預期,就會助長資產泡沫不利於防風險,也不利於匯率的穩定,對於貨幣當局來說比較棘手。”

有業者認為,情況或許並沒有那麽嚴峻。一位券商固收人士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市場設想明年會出現高通脹,從而導致貨幣政策全面收緊,“但這種情況是不會馬上出現的,最早也要到明年下半年或後年上半年,而且經濟基本面還相對疲軟,所以擔憂有些過度。”

貨幣政策有新套路

既要抑制資產泡沫,又要防止出現2013年的“錢荒”,考驗著央行的智慧。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11月17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個財經論壇上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面臨一個“風險三角”,一是生產率不斷下降,二是杠桿率不斷上升,三是宏觀經濟政策的空間明顯收縮。

在這種情形之下,“靠周期性的政策已經比較難做了,現在已經不可能再像2008、2009年那樣采取一個短期的宏觀經濟政策,讓增長回升。”黃益平說。

央行在三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指出,下階段貨幣政策的目標,在保持流動性充裕的同時,還要“抑制資產泡沫”,“防控金融風險”。既不能繼續“大放水式的刺激”,也不能采取“危機式去杠桿”,兩難之下如何平衡?

事實上,央行貨幣政策的操作手段和策略較之過去已經開始發生變化,業內人士將主要特點概括為“縮短放長”“量價分離”。

中信證券研究部總監、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量上,央行流動性供給充裕,但在匯率和資本外流壓力下資金面並不寬松;價上,操作利率穩定,但“縮短放長”下擡升投放資金的綜合加權成本。

可以看到,自10月份以來,央行整體保持公開市場凈投放態勢。其中,公開市場凈投放為43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凈投放為2055億元,10月流動性凈投放3290億元。11月初截至17日流動性整體凈投放861億元。

從期限和品種來看,無論是公開市場逆回購還是MLF操作,都體現出“縮短放長”的特點。逆回購方面,自14天和28天逆回購相繼重啟後,央行相關操作頻率不斷加大,投放量占比結構呈現變化,其中7天逆回購操作量占比由此前100%降至10月54%,同時14天期占比升至29%,28天期為17%。MLF方面,8月以來的最近5次MLF續作中,央行均以6月期、1年期的長期限投放替換此前3月期、6月期短期限流動性的回收。

在此之下,10月的公開市場逆回購的加權平均操作期限已拉長至13.87天,MLF操作期限拉長至8.44個月。當前11月份截至目前,公開市場逆回購的加權平均操作期限已拉長至10.49天。

從價上來看,各工具各期限的操作利率穩定不變,但在“縮短放長”下,央行向市場投放的流動性的綜合資金成本已被擡升。

截至11月16日,逆回購的加權操作利率自8月和9月的14天、28天重啟後明顯擡升,目前已達2.32%,超出7天期2.25%水平0.07個百分點。而MLF的加權操作利率也升至2.91%,超出3月期2.75%水平0.16個百分點。

 

“如果過去還心存僥幸賭一賭(央行貨幣政策放松)的話,現在完全不會了。”上述公募基金總經理表示,央行的貨幣政策大的方針已經很明了,保持適度流動性,同時要防風險和去資產泡沫,這樣的前提之下,肯定不會松。不過,他也認可,貨幣政策總體來說還是會保持適度的流動性,再出現2013年“錢荒”的可能性比較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8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