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表現振奮人心,以資源股為代表的抗通脹概念強勢上漲,助推上證綜指順利站上3200點。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機構人士表示,當前策略轉向積極參與,其中的一大考量是市場早已形成了通脹預期的投資主線。近日市場對特朗普的政策基調進行了重估,更是意識到全球性的通脹預期已經有了苗頭。
盡管如此,對待A股投資上,在這些業內人士看來,強勢過後短期風險猶存。美聯儲加息助推強勢美元的預期可能會對資源板塊形成壓制。而最近幾個交易日,貴金屬、基本金屬等資源板塊已經展開了回調;A股市場的相關標的也出現了高換手現象。
機構轉向樂觀
11月12日,國內知名私募易鑫安資管改變了投資策略,它稱基於市場經歷了種種不穩定情緒的考驗,現階段反而看不到新的風險因素,市場本身殺跌動能不足,目前看到更多的是機會。本周策略積極參與,倉位整體有所提升。
時間調回到一周之前。它的策略基本是維持震蕩市的風險對沖風險,以少量持有股票頭寸、賣出期權外加打新套利、期貨套利等方式來謀求相對收益。
與易鑫安一樣,最近一周出現策略變化的機構並不少。早在10月底時,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參加的上海某中型公募基金的策略會上,該公司的投資總監表示看淡年末行情,考慮到大盤藍籌進行了估值修複、題材股漲勢成風,以及中小創的成長股短期行情不會來到預期,年末很難會有好的投資機會。
然而,從最近基金凈值的顯著上漲的表現來看,他的操作策略顯然是積極進取的。在本報記者接觸的另有幾家私募機構近日也對行情表達了樂觀,在他們看來短期“可以賭一把”。
有擅長技術分析的私募人士對記者稱,A股上證指數已經站穩了,指數已經有效突破了均線,兩市的成交量也逐漸放大,人氣回升。但深諳基本面的機構投資者則覺得美國大選特朗普獲勝後,按照他之前宣稱的執政基調,外圍市場原本浮現的巨大風險將被延後,市場正在按照通脹預期積極布局。
美股風險延後
截至目前,美國股市走過了7年零8個月的走勢,道瓊斯指數從2009年3月的6469.95低點,一路叠創新高,截至11月14日上探18934.05點,漲幅高達192.6%。指數上漲了將近兩倍,個股紛紛創出新高,其間10倍牛股層出不窮。
美股如此牛市,在全球範圍內,並不多見。而在一些價值投資者眼里,美股已經失去了投資價值,未來一旦經濟增長低於預期,甚至有崩盤危機。長城證券分析師汪毅在11月初發布研究報告時指出,鑒於未來半年可能出現的利率拐點和經濟下行壓力同時疊加的情況,美國上市公司大規模回購維持下嚴重高估的美股將有可能出現50%-70%的大幅下挫,在這種情況下將對A股造成嚴重沖擊。
汪毅稱,過去一段時間里,私人投資者、官方投資者和海外投資者對美股的持倉量降低明顯,支撐美股走強的主要因素是上市公司股東的回購。美國股市的走勢與經營基本面之間的背離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而推動這一創紀錄水平的背離形成的力量,正是創紀錄的美股回購規模。
“(回購)短期是蜜糖長期是毒藥。”汪毅稱,利用超低利率環境,發行企業債,然後回購自家股份推高股價,股東持有的股票的賬面價值上漲。另一方面,管理層通過回購股份,減少流通股數量提升了每股收益(EPS),而大量的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獎金與每股收益的表現緊密掛鉤,更高的EPS往往意味著更高的薪酬和獎金。
汪毅進一步指出,不過,若把上市公司回購的因素從估值因素里面剔除之後並加以估算後,美股目前幾乎處於歷史最高估值水平的驚人事實。如果考慮到美股整體回購率在4%左右,實際上美股大約在2014年二季度前後,基於生產經營的盈利情況已經轉為負增長,並且基於生產經營的盈利實際負增長的幅度大大超過EPS負增長的幅度。
在汪毅看來,美聯儲 12 月加息已基本板上釘釘,上市公司的債券融資成本將進一步提高,另外隨著市場對上市公司債務杠桿的憂慮不斷增加,相關融資成本也會提高。在此背景下,任何宏觀經濟上的沖擊都將使得情況快速惡化,最終使得市場構築歷史大頂,逆轉上升趨勢。
汪毅的看法,原本也是一些機構投資者的看法。在全球市場密切聯動的當下,美股一旦大幅調整,其負面效應會傳遞到全球權益類市場,包括A股。為此,A股市場一批機構投資者看淡今年的年末行情,在他們看來甚至連結構性機會都少有。
然而,特朗普的意外勝出,則讓其中的一些機構投資者的風格大幅轉變。上海一家公募投資經理對本報稱,起初大家對特朗普關註不是太多,大都認為他會給全球經濟帶來諸多不確定性。為此,權益類市場一度重挫,黃金價格飆漲。但隨後,市場關註的焦點落到了他的競選時提出的言論上。他提出了大搞基建,經濟刺激等方案,這些無疑將在其執行後的一段時間內提振美國經濟。
該投資經理續稱,中國四萬億基建方案出臺後,A股大幅反彈,而美版基建刺激方案無疑也將推升美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美股繼續強勢的預期。
抗通脹概念“滿血複活”
華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資總監李輝(化名)稱,現在投資的主線落到通脹概念身上。10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1%,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時隔四個月重返“2時代”。
在通脹反彈的苗頭預期成立之前,市場上的抗通脹概念早已聞風起舞。以資源股為例,A股資源指數(000805)從2月初的3147.23點持續上漲到了4665.57點,漲幅將近50%。同期衡量A股有色板塊整體漲幅的國證有色指數(399395)一度漲幅超過60%;衡量A股煤炭板塊整體漲幅的中證煤炭指數(399998)一度上漲逾50%。以一線城市為代表的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2月以後掀起了瘋狂上漲的格局。而二級市場的地產股也獲得了價值重估,萬科A更是遭遇寶能系、安邦、恒大系等資本巨頭舉牌。
李輝稱:“如果銀行股是由於打新族配新股市值以及自身估值因素而走高的,那資源股等板塊則是在全球流動性充裕以及通脹預期的背景下而順勢走高的。”
顯而易見,今年以來資源股的投資標的輕易便獲得了市場的青睞。據wind資訊統計,今年以來易方達資源行業基金(110025)、華寶興業資源優選(240022)、國泰有色(160221)幾乎領漲了整個大偏股型基金。而投資於海外資源品的基金產品同樣表現突出。華寶興業油氣(162411)今年以來漲幅超過25%、諾安油氣能源(163208)漲幅也超過了20%。
警惕美聯儲加息風險
盡管如此,資源股的短期風險也正在浮現。眼下市場焦點轉向美聯儲(FED)利率前景。美國聯邦基金期貨走勢表明,美聯儲在12月13-14日會議上作出加息25個基點決定的幾率如今已經達到94%。
“12月加息是絕對會做的事情。”互聯網貨幣交易公司OANDA的一位高級分析師Jeffrey Halley表示:“我們今日看見的仍是整個市場多頭在繼續清倉。現在人們不再擔憂‘特朗普恐慌’了,而是談論‘特朗普通脹’,由於特朗普表示要大肆投資基礎設施,這將會導致通脹和貸款利率和收益率。”
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也推升了強勢美元的預期,以美元計價的資源品受到沖擊。最為明顯的是,貴金屬跌勢啟動後,近期全球資源品價格出現大挫,連基本金屬也出現了明顯的跳水行情。11月15日截至記者發稿時,倫銅下跌2.25%、上海螺紋鋼期貨大跌6%。
而對於中國A股市場的資源股來說,11月15日也出現了明顯的回調行情。最近幾個交易日,換手率明顯加大。截至11月15日收盤,江西銅業大跌5%,換手率6.43%,而此前三個交易日它的換手率還超過了10%;中國鋁業股價跌2.5%,換手率1.53%,遠超今年以來的均值水平。
盡管如此,華南一家私募基金經理張峰稱,今年以來的抗通脹主線的投資機會可能還沒完。資源股回落後,其他板塊可能會隨之起來。“關鍵是流動性、估值和實質的抗通脹特性”。
易鑫安則表示,對於近期的投資布局,在重點調出風險積聚較高標的,調入更具補漲潛力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