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五發布10月金融統計數據,社會融資規模和信貸都較9月大幅下滑。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僅6513億元,但是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4891億元,並未明顯下行。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下滑主要與季節性因素有關,不應過分解讀。但是,居民中長期信貸仍高,表明房地產調控並未重創房地產市場。
另一方面,廣義貨幣(M2)同比繼續上行,狹義貨幣(M1)同比繼續下行,M1-M2剪刀差繼續收窄。鄧海清表示,這表明企業層面的“流動性陷阱”正在得到緩解。後續看好股市,看空債市。
央行數據顯示,中國10月M2貨幣供應同比11.6%,預期11.4%,前值11.5%;中國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513億,預期6720億,前值12200億;中國10月社會融資規模8963億,預期10000億,前值由17200億修正為17209億。
鄧海清認為,10月M2同比繼續上行,M1同比繼續下行,M1-M2剪刀差繼續收窄。M1開始由超高增速回落,表明企業堆積現金的局面正在發生改變,企業層面的“流動性陷阱”正在得到緩解,與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升相匹配,支持中國經濟繼續回暖。
社會融資規模情況,2016年1-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4.3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1.78萬億元。10月份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8963億元,比去年同期多3370億元。
鄧海清稱,社會融資規模較上月大幅下滑,主要與季節性因數有關。從歷史上看,歷年10月均較9月大幅下滑,因此不宜過度解讀。縱向相比,16年10月社融規模為2013年以來10月份當月的最高值,企業融資需求仍然旺盛。
貸款方面,信貸較上月大幅下滑。其中,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6010億元,同比多增437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335億元,同比少減982億元。
“同樣與季節性因素有關,居民中長期信貸仍高,表明房地產調控並未重創房地產市場。新增貸款中,居民中長期貸款仍然高達5000億,並未明顯下行,與10月百城價格指數同比繼續上行一致,表明房地產調控對房地產市場的打壓並不如市場預期,中國房地產投資增速保持平穩概率較高。”鄧海清表示。
鄧海清進一步解讀稱,繼續看好股市健康牛,堅定看空債市。近日,上證綜指觸及3200點,國債期貨連續大跌,黃金跌回前期低點,大宗商品持續上漲。鄧海清預測,中國經濟L型拐點已過,繼續看好盈利改善驅動的中國股市長期健康牛,基於經濟增長回升、通脹上行、貨幣政策流動性拐點長期看空中國債市。